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培卫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层炉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78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多层炉中炉。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炉体、集烟罩、抽风机、主烟管、副烟管、出水管、锁紧门、前烟道门、进水管、后烟道门、铆钉、炉底横条、进气管、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三个水槽,形成内外两层储水炉体,并在顶部设置了水槽进行储水,在炉体内部设置了多层次的烟气和热量流通的火道,使炉膛中燃烧的热量进入火道后能够在炉体内充分扩散分布,延长了烟气排出炉体之前在炉体中的扩散行程,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热量来加热水,而内外两层炉体结构也能够减少热量向外的扩散而是被水吸收,提升了炉体对热量的吸收率。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便于清理和维护,可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采暖需要,适用面广。适用面广。适用面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层炉中炉


[0001]本技术属于取暖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多层炉中炉。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中已实现集中供暖,可由大型锅炉进行采暖供暖工作,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其冬季的供暖依旧是一个大问题,大多数农村家庭选用小型火炉来采暖,而对于现在农村所用的取暖炉,供热效果不佳,且不能进行烧水,或烧水供水量太少,不能充分利用火炉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烧水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层炉中炉,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炉体分为U形的外水槽、回形的内水槽和位于顶部的顶部水槽,所述内水槽位于所述外水槽内侧且在前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水槽位于所述内水槽和所述外水槽的顶部且与所述内水槽内腔连通,所述内水槽中部空间为炉膛,所述内水槽与所述外水槽之间的空间为火道,所述火道的竖向空间由二层隔板和三层隔板分割为三层,所述二层隔板和所述三层隔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火道侧壁上,所述二层隔板在后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三层隔板在左右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内水槽前部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加料口、清渣口、清灰口,所述加料口、所述清渣口、所述清灰口与所述内水槽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均安装有锁紧门,所述炉体的前部面两侧与所述火道对应位置开设有火道前清灰口,所述火道前清灰口外侧对应位置均安装有前烟道门,所述炉体左右两侧后部与所述火道对应位置开设有火道后清灰口,所述火道后清灰口与所述外水槽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对应安装有后烟道门,所述炉体顶部与所述炉膛对应处开设有副出烟口,所述副出烟口与所述顶部水槽的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副烟管,所述副烟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顶部且通过所述副出烟口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炉体顶部与所述火道对应处开设有主出烟口,所述主出烟口与所述顶部水槽的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顶部且通过所述主出烟口与所述火道连通,所述内水槽与所述外水槽的后部下方位置及前部左右两侧上方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水道,所述水道使所述内水槽的内腔与所述外水槽的内腔连通,所述内水槽底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出火口,所述出火口与所述内水槽的内腔不连通,所述集烟罩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集烟罩内腔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处固定连通连接有主烟管,所述主烟管与所述副烟管固定连通连接,所述炉体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顶部水槽内腔连通,所述炉体左右两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外水槽内腔连通,所述内水槽前后面上等间距均匀固定连接有炉底横条,所述炉底横条位于所述清渣口和所述清灰口之间,所述内水槽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位于所述炉膛内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外壁。
[000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水槽的左右及后部面上固定连接有铆
钉,所述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外水槽的内侧板和外侧板。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门上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一端通过转动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炉体上,所述固定梁另一端开设有卡扣槽口,所述固定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手轮,所述炉体上与所述卡扣槽口对应位置固定连接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配合安装有锁紧手轮,所述螺杆卡扣在所述卡扣槽口中。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为呈U形的两端开口的方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炉膛内的上部管壁上开设有气口。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三个水槽,形成内外两层储水炉体,并在顶部设置了水槽进行储水,在炉体内部设置了多层次的烟气和热量流通的火道,使炉膛中燃烧的热量进入火道后能够在炉体内充分扩散分布,延长了烟气排出炉体之前在炉体中的扩散行程,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热量来加热水,而内外两层炉体结构也能够减少热量向外的扩散而是被水吸收,提升了炉体对热量的吸收率。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便于清理和维护,可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采暖需要,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去除各个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第一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第二视图;
[0012]图5为本技术的锁紧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炉体、101

加料口、102

清渣口、103

清灰口、104

火道前清灰口、105

火道后清灰口、106

二层隔板、107

三层隔板、108

外水槽、109

内水槽、110

火道、111

顶部水槽、112

出火口、113

炉膛、114

水道、115

主出烟口、116

副出烟口、2

集烟罩、3

抽风机、4

主烟管、5

副烟管、6

出水管、7

锁紧门、701

固定梁、702

固定手轮、703

固定柱、704

转动销轴、705

卡扣槽口、706

螺杆、707

转动底座、708

锁紧手轮、8

前烟道门、9

进水管、10

后烟道门、11

铆钉、12

炉底横条、13

进气管、1301

气口、14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层炉中炉,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4,所述炉体1分为U形的外水槽108、回形的内水槽109和位于顶部的顶部水槽111,所述内水槽109位于所述外水槽108内侧且在前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水槽111位于所述内水槽109和所述外水槽108的顶部且与所述内水槽109内腔连通,所述内水槽109中部空间为炉膛113,所述内水槽109与所述外水槽108之间的空间为火道110,所述火道110的竖向空间由二层隔板106和三层隔板107分割为三层,所述二层隔板106和所述三层隔板107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火道110侧壁上,所述二层隔板106在后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三层隔板107在左右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内水槽109前部自上而下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层炉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4),所述炉体(1)分为U形的外水槽(108)、回形的内水槽(109)和位于顶部的顶部水槽(111),所述内水槽(109)位于所述外水槽(108)内侧且在前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水槽(111)位于所述内水槽(109)和所述外水槽(108)的顶部且与所述内水槽(109)内腔连通,所述内水槽(109)中部空间为炉膛(113),所述内水槽(109)与所述外水槽(108)之间的空间为火道(110),所述火道(110)的竖向空间由二层隔板(106)和三层隔板(107)分割为三层,所述二层隔板(106)和所述三层隔板(107)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火道(110)侧壁上,所述二层隔板(106)在后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三层隔板(107)在左右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内水槽(109)前部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加料口(101)、清渣口(102)、清灰口(103),所述加料口(101)、所述清渣口(102)、所述清灰口(103)与所述内水槽(109)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均安装有锁紧门(7),所述炉体(1)的前部面两侧与所述火道(110)对应位置开设有火道前清灰口(104),所述火道前清灰口(104)外侧对应位置均安装有前烟道门(8),所述炉体(1)左右两侧后部与所述火道(110)对应位置开设有火道后清灰口(105),所述火道后清灰口(105)与所述外水槽(108)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对应安装有后烟道门(10),所述炉体(1)顶部与所述炉膛(113)对应处开设有副出烟口(116),所述副出烟口(116)与所述顶部水槽(111)的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副烟管(5),所述副烟管(5)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1)顶部且通过所述副出烟口(116)与所述炉膛(113)连通,所述炉体(1)顶部与所述火道(110)对应处开设有主出烟口(115),所述主出烟口(115)与所述顶部水槽(111)的内腔不连通且其外部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集烟罩(2),所述集烟罩(2)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1)顶部且通过所述主出烟口(115)与所述火道(110)连通,所述内水槽(109)与所述外水槽(10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卫
申请(专利权)人:陈培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