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浇筑柱脚的模板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
,特别是一种用于浇筑柱脚的模板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目前施工中模板夹具通常需要木工、架管工等不同的工种配合,现有竹木模板(胶合板)方案,用木(竹)胶合板做面板,用木方或木工字梁做加强筋以及背愣,辅以对拉螺杆、步步紧为加固件,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裁切和组装,对于不同尺寸需要重新组装,一套模具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和形状,一旦模具尺寸误差过大,易导致浇筑位置不稳固。
[0003]柱脚作为基础架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浇筑质量至关重要,但是采用常规木模板施工方法,不仅易造成基础不稳,进而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例如柱脚缺棱、掉角等相关质量缺陷,还可能造成承载力过小,柱脚精度较差;其次,还可能因为多次组装木模板造成建筑材料的堆积,废料过多,污染环境;又因为对于不同尺寸的箱型柱需要重新组装木模板,拖慢施工进程,增加施工成本等问题,进而需要一种可周转使用的便携式模板夹具来提高施工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浇筑柱脚的模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板框架(1)、定位调节装置(2)、U形夹具(3)和限位机构(6);所述钢模板框架(1)与定位调节装置(2)和U形夹具(3),限位机构(6)与定位调节装置(2)均为活动连接;所述钢模板框架(1)包括第一夹持板(11)、第二夹持板(12)、两对连接耳板(13)和一对角部加劲肋(14),所述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均呈L形,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连接耳板(13),所述连接耳板(13)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的外端面的角点位置均设置有横截面呈C形的角部加劲肋(14);所述定位调节装置(2)为一对,包括调距机构(21)、横向支撑板(22)、斜向支撑板(23)、竖向支撑板(24)、翻转轴承(25)和固定耳板(26);竖向支撑板(24)设置在一对连接耳板(13)中间,所述U形夹具为一对,分别锁紧两对相邻的连接耳板(13)和竖向支撑板(24),使第一夹持板(11)和第二夹持板(12)围合成矩形的钢模板框架(1);所述横向支撑板(22)呈凹形,其靠近竖向支撑板(24)的一端两侧垂直连接有一对固定耳板(26),固定耳板(26)套接在竖向支撑板(24)顶部,翻转轴承(25)穿过一对固定耳板(26)和竖向支撑板(24),螺母锁紧翻转轴承(25);所述斜向支撑板(23)设置在横向支撑板(22)下端面与竖向支撑板(24)内端面之间;所述调距机构(21)套设在横向支撑板(22)上;所述横向支撑板(22)包括定位孔二(221)和导槽(222),所述定位孔二(221)为贯穿横向支撑板(22)的内螺纹孔;所述调距机构(21)包括滑块(211)、凸起(212)、调节孔(214)、定位孔一(215)和卡紧倒角(216),所述滑块(211)背面设置有凸起(212),所述凸起(212)与横向支撑板(22)的导槽(222)相匹配,所述调节孔(214)和定位孔一(215)均贯穿滑块(211),所述调节孔(214)和定位孔二(221)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锦来,王长磊,陈会平,董翔宇,张伟,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