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及供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利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及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热是指来自地壳内部的热量,而地热主要是是由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热核反应所形成的,这部分热量使地壳内的岩石形成熔岩,之后通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的流动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使得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而地热能的利用,便是指抽取地面下1至5公里的地壳内热量,并对其加以利用。
[0003]目前,公告日为2020年11月06日,公告号为CN211876152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及供热系统,其包括埋入地下的第一管、第二管以及第三管,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依次连通,且第二管在地下呈水平设置。冷水从第一管中流入,在冷水流经第二管时,冷水与地下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并形成温水,之后温水从第三管中流出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第二管在地下呈水平设置,使得第二管不容易被铺设,增加了地埋管的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600),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换热机构(100)、地上换热机构(300)以及导热机构(200),所述地下换热机构(100)包括换热管(110)以及温水管(120),所述温水管(120)同轴穿设在所述换热管(110)中,且所述温水管(120)与所述换热管(110)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10)上设置有用于钻地的攻地组件(400),所述攻地组件(400)包括钻头(410)与自攻螺纹(420),所述钻头(410)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管(110)的底端,所述自攻螺纹(420)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管(110)的外周面上;所述导热机构(200)包括与所述温水管(120)同轴且连通的上流管(210)以及与所述换热管(110)同轴且连通的下流管(220),所述上流管(210)远离所述温水管(120)的一端与所述地上换热机构(30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下流管(220)远离所述换热管(110)的一端与所述地上换热机构(30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上流管(210)或所述下流管(220)上设置有水泵(2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攻地组件(400)还包括压土块(430),所述压土块(430)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管(110)远离所述钻头(410)一端的外周面上,所述压土块(430)的外径大于所述换热管(110)的外径,所述下流管(220)与土壤之间浇筑有隔热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攻地组件(400)还包括支撑筒(440),所述支撑筒(440)的外径与所述压土块(430)的外径相同,所述支撑筒(440)设置在所述压土块(430)远离所述钻头(410)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440)设置有多段,相邻的两段所述支撑筒(440)之间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装置(600),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筒(44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500)连接,所述连接组件(500)包括第一弧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义远,刁海忠,彭明章,王继国,邱光辉,吴树明,邓觉梅,刘建稳,李银真,韩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