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49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演示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仪,其特征在于在扬声器的上方连接一透明罩,罩内扬声器的纸盆内设有轻质颗粒,下方连接一底壳,底壳内,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电连接,输出端与扬声器电连接。使发出的声音连续、洪亮,且随着声音的振动,纸盆内的彩色轻质颗粒也会随之跳动,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还能清楚地看见随之跳动的颗粒物,从而能够直观地达到演示实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这一教学目的。它还真实地反映出不同音量、不同音调对振动、振幅的影响,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实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直观、明显的物理教学演示仪。(*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理教学演示仪,尤其是一种用于演示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仪器。
技术介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使学生充分认知自然界,满足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唤起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实验观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尤其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物理现象而言,目前的教学演示方式是通过一个扬声器及外接电池来完成的,即在扬声器的纸盆内放一些碎纸片,当触发扬声器发声时,声音产生的振动可使其上的碎纸片跳动起来。由于该教学演示仪发出的声音极为有限,且碎纸片的跳动范围很小,故在教学中仍不能直观地、清楚地演示出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因此,现有的教学演示仪远不能满足教学实验的需要,完全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教学演示仪存在的音量小、振动不明显且频率和振幅不可调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演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仪,该教学仪不仅音量大,振动明显,而且产生的音量、音调及振动幅度可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演示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仪,其特征在于在扬声器的上方连接一透明罩,罩内扬声器的纸盆内设有轻质颗粒,下方连接一底壳,底壳内,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电连接,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演示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仪,其特征在于在扬声器的上方连接一透明罩,罩内扬声器的纸盆内设有轻质颗粒,下方连接一底壳,底壳内,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电连接,输出端与扬声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昆明市第三十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