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749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涉及铁路照明技术领域,具体为头盔和摄像头,所述头盔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外槽,且外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主体,且主体上端的外部安装有辅助组件,所述摄像头位于外槽外部的两端。该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通过限位组件的设计,限位组件设置有两个,使用者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可通过力的作用把限位组件向一侧夹紧,从而放置在外槽中的两个限位组件之间的距离增加,便于使用者把手电筒放置在头盔中的两个限位组件之间,停止对限位组件施加力的作用可利用弹簧力的作用对放置在限位组件中的手电筒进行限位固定处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操作。速进行操作。速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照明
,具体为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辞海》对于铁路的解释是:使用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或以自身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循规行驶的交通线路。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在对铁路的后期维护过程中需使用到照明装置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0003]现有的铁路照明用的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安装,不便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手持或者其它方式的携带,并且防护效果不佳,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碰撞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铁路照明用的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安装,不便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手持或者其它方式的携带,并且防护效果不佳,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碰撞损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包括头盔和摄像头,所述头盔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外槽,且外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主体,且主体上端的外部安装有辅助组件,所述摄像头位于外槽外部的两端,且外槽底部外部的两端均连接有卡槽,所述头盔底部外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槽,且侧槽的内部安装有收紧带,所述主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且防护组件外部的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防护组件末端外部安装有盖板,所述主体底部的外部设置有衔接底块,且衔接底块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带。
[0006]可选的,所述主体电性连接有用户模块,且用户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报警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处理分析模块,且处理分析模块的一端并联连接有控灯模块和闪灯模块,所述处理分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定位模块,且定位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行为对比模块,且行为对比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对讲模块,所述对讲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预警模块。
[0007]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簧和中轴,且弹簧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的竖直中心处下端安装有中轴。
[0008]可选的,所述头盔与中轴紧密贴合,且中轴的中轴线与弹簧的中轴线相重合。
[0009]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手柄、微型气杆、辅助带、辅助槽、扭簧和轴体,且手柄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带,所述辅助带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轴体,且轴体外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外部的一端连接有辅助槽,所述手柄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微型气杆。
[0010]可选的,所述微型气杆与手柄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手柄设置有两个,并且手柄关于主体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0011]可选的,所述辅助槽设置有四个,且辅助槽的内部通过螺丝与扭簧构成固定连接,并且辅助带与手柄的内部为活动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连接轴、衔接块、衔接套板和卡块,且连接轴外部的两端均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外部的中部安装有衔接套板,所述衔接套板外部远离头盔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块。
[0013]可选的,所述衔接套板通过连接轴和衔接块构成旋转结构,且衔接套板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
[0014]可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泡沫和内置腔,且泡沫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泡沫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内置腔,所述防护组件的末端外部与盖板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能够根据使用环境所需为使用者提供多种对手电筒携带的方式,并且便于使用者把手电筒与头盔进行安装,且可多次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走动过程中手电筒产生脱离,以及可在铁路系统维护过程中对与一些突发状况进行一键报警处理,同时可在对手电筒的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
[0017]1.该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在对手电筒进行使用时能够利用定位模块中GPS的设计对行走轨迹进行观察,便于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进行及时的搜救,同时可利用摄像模块的设计进行夜视摄像处理,便于在灰暗的状况下对环境进行及时检测,同时可在遇到困难时利用对讲模块的设计与外部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可快速得到最佳方案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可在利用摄像模块进行摄像时可对于一些明显失常的行为与大数据中事先录入的行为进行对比,一致时可进行预警处理,避免光线较暗时利用摄像模块辅助使用者进行勘测,减少安全隐患;
[0018]2.该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通过限位组件的设计,限位组件设置有两个,使用者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可通过力的作用把限位组件向一侧夹紧,从而放置在外槽中的两个限位组件之间的距离增加,便于使用者把手电筒放置在头盔中的两个限位组件之间,停止对限位组件施加力的作用可利用弹簧力的作用对放置在限位组件中的手电筒进行限位固定处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操作;
[0019]3.该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通过微型气杆的设计能够带动与其相连接的手柄进行前后位置的移动,从而能够在使用者选用背挎的方式对手电筒进行携带时,可通过微型气杆的作用把手柄伸出于主体的外部表面,便于使用者对手柄进行手持,以及后续的背挎处理,即使用者可利用扭簧的设计把辅助带向外部一侧拉动,有效增加辅助带的长度,便于进行背挎处理,可在不需使用辅助带的设计利用扭簧科自动收缩至手柄的内部;
[0020]4.该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辅助组件的设计,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利用连接轴、衔接块和衔接套板的相互作用对辅助组件进行旋转,通过对辅助组件的旋转可对放置在头盔中的手电筒从前端外部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可在对手电筒放置在外槽内部的中部时,可利用微型气杆对手柄的移动从手电筒的外部在外槽中进行再次限位处理,有效避免在对手电筒与头盔进行安装时因碰撞产生掉落的肯能,更加的稳固;
[0021]5.该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防护组件内部泡沫的设计,能够在手电筒受到外部撞击时可利用泡沫对受到的力进行缓冲保护,且泡沫较轻不会增加手电筒的重量,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且整个防护组件与主体之间可独立开来,使用者可根据使用所需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主体与防护组件连接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体与防护组件连接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组件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原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头盔;2、限位组件;201、弹簧;202、中轴;3、摄像头;4、主体;401、手柄;402、微型气杆;403、辅助带;404、辅助槽;405、扭簧;406、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1)和摄像头(3),所述头盔(1)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外槽(5),且外槽(5)的内部安装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主体(4),且主体(4)上端的外部安装有辅助组件(6),所述摄像头(3)位于外槽(5)外部的两端,且外槽(5)底部外部的两端均连接有卡槽(7),所述头盔(1)底部外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槽(8),且侧槽(8)的内部安装有收紧带(9),所述主体(4)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11),且防护组件(11)外部的上端安装有上盖(14),所述防护组件(11)末端外部安装有盖板(12),所述主体(4)底部的外部设置有衔接底块(10),且衔接底块(10)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带(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电性连接有用户模块(15),且用户模块(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16),所述显示模块(1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报警模块(17),所述显示模块(16)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处理分析模块(18),且处理分析模块(18)的一端并联连接有控灯模块(19)和闪灯模块(20),所述处理分析模块(1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定位模块(21),且定位模块(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摄像模块(22),所述摄像模块(2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行为对比模块(23),且行为对比模块(2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对讲模块(24),所述对讲模块(2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预警模块(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弹簧(201)和中轴(202),且弹簧(201)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201)的竖直中心处下端安装有中轴(2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1)与中轴(202)紧密贴合,且中轴(202)的中轴线与弹簧(201)的中轴线相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世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极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