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48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面罩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前表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管,还包括箱体,患者在进行呼吸时,储氧接口不外接储氧袋,当需要给予患者纯氧时,将储氧袋外接在储氧接口上,再通过固定组件将面罩本体固定佩戴在患者的面部,随后,将输氧管插接在固定管内,通过可拆卸结构使二者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如此一来,增加了呼吸机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实现了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规避了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外界的异物进入到患者身体内的问题,佩戴完成后,送氧机构工作,将储氧袋内的氧气输送到输氧管内,由此反复进行心脏复苏操作,此时可实现对患者的抢救。此时可实现对患者的抢救。此时可实现对患者的抢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相关
,具体是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

技术介绍

[0002]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而心肺复苏是唯一有效的救治手段。院外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缩短患者缺氧时间,但现场实施率极低,源于施救者对交叉感染的考虑,从而导致心肺复苏现场成功率极低。新冠疫情背景下,在院外实施心肺复苏更需要考虑呼吸道飞沫感染的风险。
[0003]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它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面罩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前表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管,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氧气接口,所述氧气接口上安装有输氧管,且所述输氧管通过可拆卸结构与所述固定管密封连接,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同储氧袋连接的储氧接口;送氧机构,所述送氧机构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储氧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氧袋中的氧气通过所述输氧管泵入至所述面罩本体中;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用于使所述面罩本体与患者的面部连接;所述呼吸机与急救系统通过5G网络互联,且所述急救系统用于同所述呼吸机配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管的前端位置处开设有锥形槽;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外侧且与之螺纹连接的旋转盖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盖的内侧且处于所述锥形槽中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和旋转盖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旋转盖和橡胶套上的导气孔皆与固定管的导气孔相通,且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锥形槽一端上安装有单向阀。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中心位置处的微型气泵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侧边上且与所述微型气泵电性连接的电池;
所述电池与箱体之间为可拆式连接,用于对所述微型气泵进行供电,且所述微型气泵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储氧接口的位置相对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气泵工作的按键开关,且上表面上还设置有连接口。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方位置上的弹性带以及安装在所述面罩本体两侧上的固定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罩本体上处于所述固定管两侧的位置上对称设置有出气孔,且所述面罩本体靠近患者面部的一侧设置有包围圈边。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急救系统包括:心肺复苏手持呼吸除颤仪,所述心肺复苏手持呼吸除颤仪与所述呼吸机连接,用于同所述呼吸机配合辅助患者的心脏起搏和供氧;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与所述心肺复苏手持呼吸除颤仪连接,所述定位装置用于获取心肺复苏手持呼吸除颤仪的位置并显示报警;其中,所述心肺复苏手持呼吸除颤仪与移动终端通讯。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心肺复苏手持呼吸除颤仪包括呼吸机、核心处理器以及除颤仪,且三者连接有语音模块、北斗定位模块、无线心率血氧模块以及自动除颤模块,各个模块均与屏幕显示模块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患者在进行呼吸时,储氧接口不外接储氧袋,当需要对患者给予纯氧时,将储氧袋外接在储氧接口上,再通过固定组件将面罩本体固定佩戴在患者的面部,随后,将输氧管插接在固定管内,通过可拆卸结构使二者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如此一来,增加了呼吸机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实现了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规避了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外界的异物进入到患者身体内的问题;2、佩戴完成后,送氧机构工作,将储氧袋内的氧气输送到输氧管内,由此反复进行心脏复苏操作,此时可实现对患者进行抢救,抢救工作完成后,可拆卸结构解除输氧管与固定管之间的连接状态,将输氧管从固定管中拔出,最终,通过呼吸机中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呼吸机使用的安全性,防止了在进行心脏复苏的过程中出现病菌交叉感染的问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性,且同时,由于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输氧管不与患者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呼吸机可反复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5]图2为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一种实施例的侧剖图。
[0016]图3为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一种实施例中箱体的装配图。
[0017]图4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5为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一种实施例中急救系统的模块图。
[0019]图中:1

弹性带;2

面罩本体;3

包围圈边;4

固定带;5

出气孔;6

固定管;7

箱体;8

微型气泵;9

输氧管;10

按键开关;11

连接口;12

电池;13

单向阀;14

锥形槽;15

橡胶套;16

导气孔;17

旋转盖;18

储氧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面罩本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2前表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管6,还包括:箱体7,所述箱体7上开设有氧气接口,所述氧气接口上安装有输氧管9,且所述输氧管9通过可拆卸结构与所述固定管6密封连接,所述箱体7上还设置有用于同储氧袋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包括面罩本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2)前表面中心位置处的固定管(6),还包括:箱体(7),所述箱体(7)上开设有氧气接口,所述氧气接口上安装有输氧管(9),且所述输氧管(9)通过可拆卸结构与所述固定管(6)密封连接,所述箱体(7)上还设置有用于同储氧袋连接的储氧接口(18);送氧机构,所述送氧机构安装在所述箱体(7)内且与所述储氧接口(18)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氧袋中的氧气通过所述输氧管(9)泵入至所述面罩本体(2)中;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2)上,用于使所述面罩本体(2)与患者的面部连接;所述呼吸机与急救系统通过5G网络互联,且所述急救系统用于同所述呼吸机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6)的前端位置处开设有锥形槽(14);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管(6)的外侧且与之螺纹连接的旋转盖(17)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盖(17)的内侧且处于所述锥形槽(14)中的橡胶套(15);所述橡胶套(15)和旋转盖(17)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导气孔(16),所述旋转盖(17)和橡胶套(15)上的导气孔(16)皆与固定管(6)的导气孔(16)相通,且所述固定管(6)远离所述锥形槽(14)一端上安装有单向阀(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脏复苏时代替人工呼吸的面罩型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7)内部中心位置处的微型气泵(8)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7)侧边上且与所述微型气泵(8)电性连接的电池(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陈军钟让力刘亚玲吴彩芝杜婧常宪明颜惠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启鑫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