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47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底座的端面右侧均匀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移动底座的端面通过设置的伸缩杆连接有支撑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伸缩杆调节整体高度,便捷而高效,同时设置拉杆和推拉把手,并在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带刹车的移动轮,进一步方便了整体装置的移动,另一方面利用旋转气缸实现整体装置的旋转,调节仪器整体使用角度,便捷而高效,同时设置固定器,防止仪器出现晃动而在底座内发生磨损,有利于保护仪器,并且结构简单,设计更加合理,因此使用性能强,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推广价值。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主要由主机、触控系统、输出组件和治疗电极贴片等组成,可以进行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神经肌电刺激和吞咽电刺激,疗效显著、无创伤、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设计新颖、结构科学,是国内唯一具有综合治疗模式的神经精神疾病的物理治疗设备,但是现有的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移动不便,无法固定位置,同时高度不能根据工作需求调节,在使用时,也无法根据工作需求旋转调节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的角度,因此不能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仪器在底座内会发生晃动,表面会和底座产生磨损,使用起来多有不便。
[0003]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底座的端面通过设置的伸缩杆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移动底座的左侧壁处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顶部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支撑平台的中心处开设有气缸槽,所述气缸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气缸通过旋转柱连接有分压板,所述旋转柱的外壁并且位于气缸槽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分压板的基面设置有仪器座,所述仪器座的前后壁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壳体、固定槽、压紧弹簧、拉手杆、定位柱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器正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正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中心处设置有拉手杆,所述拉手杆的右端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拉手杆的外壁并且位于固定槽的内部套接有压紧弹簧,所述拉手杆上并且位于压紧弹簧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柱。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轮为带刹车的支角万向轮。
[0008]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并且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杆有四个均匀设置在支撑平台的底部四角处。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轴承内嵌于气缸槽内并且固定轴承的基面与支撑平台的基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气缸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旋转柱与固定轴承之间
为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拉手杆的右端贯穿于壳体和固定槽并且延伸至壳体的外壁,所述固定板位于仪器座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伸缩杆调节整体高度,便捷而高效,同时设置拉杆和推拉把手,并在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带刹车的移动轮,进一步方便了整体装置的移动,解决了现有的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移动不便,无法固定位置的问题。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旋转气缸实现整体装置的旋转,能够旋转调节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的角度,便捷而高效,同时设置固定器,可以在仪器座内固定仪器,防止仪器出现晃动而在底座内和底座产生磨损,有利于保护仪器,使其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工作需求旋转调节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的角度,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从而提高了它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三维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整体主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移动底座;2、移动轮;3、伸缩杆;4、支撑平台;5、拉杆;6、控制器;7、推拉把手;8、气缸槽;9、旋转气缸;10、旋转柱;11、分压板;12、固定轴承;13、仪器座;14、固定器;15、壳体;16、固定槽;17、压紧弹簧;18、拉手杆;19、定位柱;2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移动轮2,移动底座1的端面通过设置的伸缩杆3连接有支撑平台4,移动底座1的左侧壁处设置有拉杆5,拉杆5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6,控制器6的顶部设置有推拉把手7,支撑平台4的中心处开设有气缸槽8,气缸槽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气缸9,旋转气缸9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柱10,旋转气缸9通过旋转柱10连接有分压板11,旋转柱10的外壁并且位于气缸槽8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承12,分压板11的基面设置有仪器座13,仪器座13的前后壁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固定器14,固定器14包括壳体15、固定槽16、压紧弹簧17、拉手杆18、定位柱19和固定板20,固定器14正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壳体15,壳体15正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槽16,固定槽16的中心处设置有拉手杆18,拉手杆18的右端面设置有固定板20,拉手杆18的外壁并且位于固定槽16的内部套接有压紧弹簧17,拉手杆18上并且位于压紧弹簧17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柱18。
[0023]进一步的,移动轮2为带刹车的支角万向轮;
[0024]进一步的,伸缩杆3为电动伸缩杆并且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伸缩杆3有四个均匀设置在支撑平台4的底部四角处;
[0025]进一步的,固定轴承12内嵌于气缸槽8内并且固定轴承12的基面与支撑平台4的基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6]进一步的,旋转气缸9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旋转柱10与固定轴承12之间为转动连接;
[0027]进一步的,拉手杆18的右端贯穿于壳体15和固定槽16并且延伸至壳体15的外壁,固定板20位于仪器座13的内部。
[0028]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将固定器14中的拉手杆18拉出,将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放入仪器座13中,放开拉手杆18,拉手杆18在压紧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同时,拉手杆18带动固定板20压紧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保证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的稳定性,当需要调节高度时,伸缩杆3为电动伸缩杆并且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并且伸缩杆3有四个均匀设置在支撑平台4的底部四角处,可利用控制器6在电性连接的作用下控制伸缩杆3向上升起,带动支撑平台4向上调节高度,实现整体仪器装置的位置调节,当需要调节仪器使用角度时,旋转气缸9和控制器6为电性连接,利用控制器6控制旋转气缸9运动,旋转柱10与固定轴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两输出经颅电磁康复治疗仪底座结构,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移动轮(2),所述移动底座(1)的端面通过设置的伸缩杆(3)连接有支撑平台(4),所述移动底座(1)的左侧壁处设置有拉杆(5),所述拉杆(5)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的顶部设置有推拉把手(7),所述支撑平台(4)的中心处开设有气缸槽(8),所述气缸槽(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气缸(9),所述旋转气缸(9)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柱(10),所述旋转气缸(9)通过旋转柱(10)连接有分压板(11),所述旋转柱(10)的外壁并且位于气缸槽(8)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承(12),所述分压板(11)的基面设置有仪器座(13),所述仪器座(13)的前后壁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固定器(14),所述固定器(14)包括壳体(15)、固定槽(16)、压紧弹簧(17)、拉手杆(18)、定位柱(19)和固定板(20),所述固定器(14)正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正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槽(16),所述固定槽(16)的中心处设置有拉手杆(18),所述拉手杆(18)的右端面设置有固定板(20),所述拉手杆(18)的外壁并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康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