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教学用具。目前关于近视眼形成的幻灯教具尚不存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按教课书死板地讲,同学们机械地听,教学内容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质量深受影响。由于学生对近视眼的形成没有完整的概念,从而也不能很好地预防,使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明显上升。为了克服近视眼形成无直观教具的弊端,特设计了本幻灯片,使学生能直观,清楚了地看到近视眼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由原来的20%提高到10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幻灯片由大、小蜡烛、眼球、晶状体凸度线四层彩色胶片、三个手柄、拉绳、框架等构成。通对移动手柄使大、小蜡烛产生远近变化,使晶状体凸度线产生大、小变化,这样在幻灯片上就能看到小蜡烛(也就是大蜡烛在眼内的成像)是否落到视网膜上以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一是本幻灯片的主视图。图二是四层胶片图。图三是幻灯片的组装过程图。下面结合图一、图二、图三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本幻灯片由大蜡烛(4)、小蜡烛(5)、晶状体凸度线(6)、眼球(7)四层胶片,手柄(1)、(2)、(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自然教学的近视眼形成的幻灯片,其特征在于该幻灯片是由小蜡烛(5)、眼球(7)、大蜡烛(4)、晶状体凸度线(6)四层彩色胶片及手柄(1)、(2)和(3),拉绳(8)和框架(10)等组成,其中小蜡烛(5)大蜡烛(4)、晶状体凸度线(6)这三层胶片是可动的,大小蜡烛(4)、(5)的远近变化和晶状体凸度线(6)大小变化是通过移动手柄(1)、(2)和(3)来实现的。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