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42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包括有由后向前依次相连的臂托部和手腕托部;手腕托部为前端低后端高式倾斜式设计;臂托部和手腕托部均呈弧形且臂托部和手腕托部的上端均设有下凹的弧形面;在手腕托部的两侧上端均向内延伸有一弧形压紧部;在臂托部的侧边上设有手臂固定带;手臂固定带的一端与臂托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手臂固定带的另一端与臂托部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连接;在臂托部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一连接绳,且连接绳远离臂托部的那一端连接有一弹性球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稳定地固定好患者的手臂和手腕,保护了患者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手腕托部为前端低后端高式倾斜式设计则可以方便地让手掌和手腕向下倾斜,更容易将桡动脉暴露出来。动脉暴露出来。动脉暴露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有创血压监测是重症监护室常用的一种监测手段,首选的穿刺部位为桡动脉。桡动脉穿刺术后的固定方法较为简单,通常一些躁动的患者约束时会使约束带与穿刺处摩擦导致穿刺处有流血,甚至导致脱出,血流不止。因此,固定好桡动脉穿刺的肢体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其结构简单合理,且其可稳定地固定好患者的手臂和手腕,防止手腕等肢体乱摆动,保护了患者,防止穿刺处出血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同时,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包括有由后向前依次相连的臂托部和手腕托部;所述手腕托部为前端低后端高式倾斜式设计;所述臂托部和所述手腕托部均呈弧形且所述臂托部和所述手腕托部的上端均设有下凹的弧形面;在所述手腕托部的两侧上端均向内延伸有一弧形压紧部;在所述臂托部的侧边上设有手臂固定带;所述手臂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臂托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手臂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臂托部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连接;在所述臂托部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一连接绳,且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臂托部的那一端连接有一弹性球体。
[000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臂托部的底部靠近所述手腕托部的位置设置有垫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为软质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垫块设有多个且多块所述垫块重叠设置。
[000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手臂固定带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手臂固定带前后对称设置。
[001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臂托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手腕托部的长度;所述手腕托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臂托部的宽度;所述手腕托部的顶面高于所述臂托部的顶面。
[001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弹性球体为硅胶制成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一)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其通过设置臂托部和手腕托部,且臂托部和手腕托部的上端均为下凹的弧形面,在使用时可让手臂和手腕嵌入到臂托部和手腕托部里,从而可以有效地稳定好患者的手臂和手腕,而通过设置两个弧形压紧部可用于抵住手腕的顶部,从而有效防止了手腕等摆动且舒适度高,其还可有效保护留置在桡动脉里的留置针,延
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且减少了患者因为再次穿刺所带来的痛苦,而通过设置手臂固定带和魔术贴可以进一步地固定好患者的手臂;手腕托部为前端低后端高式倾斜式设计则可以方便地让手掌和手腕向下倾斜,更容易将桡动脉暴露出来,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弹性球体的设置则可以让手掌长时间静置而导致手麻后对弹性球体进行捏动,从而可以起到活动关节的效果,由于弹性球体与连接绳连接,所以收纳也较为方便。
[0014](二)本技术通过设置垫块能够提高臂托部前端的高度,从而能够让患者更舒适地固定好手臂,还能够让桡动脉更容易暴露出来,再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7]附图标记:
[0018]1、臂托部;2、手腕托部;21、弧形压紧部;3、手臂固定带;4、魔术贴;5、连接绳;6、弹性球体;7、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阐述,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包括有由后向前依次相连的臂托部1和手腕托部2;手腕托部2为前端低后端高式倾斜式设计;臂托部1和手腕托部2的均呈弧形且臂托部1和手腕托部2的上端均设有下凹的弧形面;在手腕托部2的两侧上端均向内延伸有一弧形压紧部21;在臂托部1的侧边上设有手臂固定带3;手臂固定带3的一端与臂托部1的一侧固定连接,手臂固定带3的另一端与臂托部1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4连接;在臂托部1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一连接绳5,且连接绳5远离臂托部1的那一端连接有一弹性球体6。优选的,弹性球体6为硅胶制成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其通过设置臂托部1和手腕托部2,且臂托部1和手腕托部2的上端均为下凹的弧形面,在使用时可让手臂和手腕嵌入到臂托部1和手腕托部2里,从而可以有效地稳定好患者的手臂和手腕,而通过设置两个弧形压紧部21可用于抵住手腕的顶部,从而有效防止了手腕等摆动且舒适度高,其还可有效保护留置在桡动脉里的留置针,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且减少了患者因为再次穿刺所带来的痛苦,而通过设置手臂固定带3和魔术贴4可以进一步地固定好患者的手臂,提高穿刺成功率;手腕托部2为前端低后端高式倾斜式设计则可以方便地让手掌和手腕向下倾斜,更容易将桡动脉暴露出来,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弹性球体6的设置则可以让手掌长时间静置而导致手麻后对弹性球体6进行捏动,从而可以起到活动关节的效果,由于弹性球体6与连接绳5连接,所以收纳也较为方便。在使用时,手臂放在臂托部1内,而手腕放在手腕托部2内且掌心朝上,当然,手掌可将弹性球体6捏住,接着将手臂固定带3与臂托部1连接好即可。
[0021]其中,在臂托部1的底部靠近手腕托部2的位置设置有垫块7。通过设置垫块7能够提高臂托部1前端的高度,从而能够让患者更舒适地固定好手臂,还能够让桡动脉更容易暴露出来,提高穿刺成功率。具体的,垫块7可以为软体的,从而让患者的手臂固定在臂托部1上的时候不至于太僵硬;更具体的,垫块7还可以设置有多块且多块垫块7重叠设置,从而能
够提高臂托部1前端的高度,当然,垫块7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手臂固定带3设有两条且两条手臂固定带3前后对称设置,从而能够很好地固定好患者的手臂。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手臂固定带3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23]臂托部1的长度大于手腕托部2的长度;手腕托部2的宽度大于臂托部1的宽度;手腕托部2的顶面高于臂托部1的顶面。通过以上设置能够让臂托部1和手腕托部2更符合人体设计,使其能够更舒适地与手臂和手腕贴合;通过将手腕托部2的宽度设置为大于臂托部1的宽度,将手腕托部2的顶面设置为高于臂托部1的顶面,能够让手腕在嵌入到手腕托部2时更稳定,不容易摆动,亦即其可以很好地对手腕进行约束,从而让约束带与穿刺处之间不易产生摩擦,防止出血。
[0024]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由后向前依次相连的臂托部和手腕托部;所述手腕托部为前端低后端高式倾斜式设计;所述臂托部和所述手腕托部均呈弧形且所述臂托部和所述手腕托部的上端均设有下凹的弧形面;在所述手腕托部的两侧上端均向内延伸有一弧形压紧部;在所述臂托部的侧边上设有手臂固定带;所述手臂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臂托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手臂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臂托部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连接;在所述臂托部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一连接绳,且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臂托部的那一端连接有一弹性球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臂托部的底部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楚真黄庆萍杨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厚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