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筒状中医艾灸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733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筒状中医艾灸治疗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筒身、第二筒身、安装槽和设置在第二筒身内的加热部,底座上端开设有安装槽,第二筒身设置在安装槽上并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筒身套设在第二筒身外并与安装槽活动配合,第一筒身远离安装槽一端设有温炙端,温炙端上开设有熨板槽,底座远离安装槽一侧开设有换气窗,换气窗内设有换气扇,安装槽内开设有与换气窗相连通的换气孔;艾灸治疗装置由内外筒身两部分组成,内筒身通过电加热方式进行加热,能有效提高艾灸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在对艾草加热时,艾草所产生的烟雾会在风扇的影响下,从底座一端排出以避免烟雾影响到治疗的视野,提高艾灸治疗的舒适度。提高艾灸治疗的舒适度。提高艾灸治疗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筒状中医艾灸治疗装置


[0001]本实用涉及中医艾灸
,具体是一种小型筒状中医艾灸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0003]传统的艾灸治疗工具在使用时,需要将艾条明火点燃,然后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明火电热的方式在治疗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另外由于艾条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从艾灸治疗工具前端冒出,会遮挡医疗人员的视野,同时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治疗效果,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筒状中医艾灸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小型筒状中医艾灸治疗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筒身、第二筒身、安装槽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筒状中医艾灸治疗装置,包括底座(2)、第一筒身(1)、第二筒身(10)、安装槽(8)和设置在第二筒身(10)内用于使艾条均匀受热的加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端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第二筒身(10)设置在安装槽(8)上并与安装槽(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身(1)套设在第二筒身(10)外并与安装槽(8)活动配合,所述第一筒身(1)远离安装槽(8)一端设有温炙端(4),所述温炙端(4)上开设有熨板槽(5);所述底座(2)远离安装槽(8)一侧开设有换气窗(17),所述换气窗(17)内设有换气扇(18),所述安装槽(8)内开设有与换气窗(17)相连通的换气孔(9),所述换气孔(9)设置在第一筒身(1)内壁与第二筒身(10)外壁之间,所述第二筒身(10)上开设有多组与第二筒身(10)内腔相连通的过烟孔(11);所述加热部包括设置在第二筒身(10)内的加热座(12)、与加热座(12)电性连接的电热丝(15)以及导热套管(13),所述导热套管(13)一端穿设在第二筒身(10)内并与加热座(12)相连接,所述电热丝(15)呈环形套设在导热套管(13)管身外并与其相贴合,所述导热套管(13)另一端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凤明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