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闸下游防冲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闸下游防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闸的闸下水流消能方式一般有底流式消能、挑流式消能和面流式消能三种,平原地区建于河道或河口的水闸多采用底流式消能的方式,为能充分消减水闸泄流的能量,底流式消能的消能设施一般由消力池、海漫、防冲槽组成。
[0003]下泄的水流经过海漫后,河床流速分布虽然接近正常分布状态,但在海漫末端仍有冲刷现象。海漫末端的冲刷深度决定了防冲槽的深度,由于平原地区河道或河口处的土层多为易受冲刷的粉细砂层或淤泥、淤泥质土层,修建水闸后闸下游海漫末端出口的河床冲刷深度的计算值往往很大。
[0004]当计算冲刷深度较大,如按计算深度设计下游防冲槽,不仅不经济,而且施工也很困难。参照已建水闸工程的实践经验,下游防冲槽深度一般采用1.5
‑
2.5m,防冲槽内的抛石数量根据下游河床冲刷至最深时块石坍塌后完整覆盖在冲刷坑上游坡面确定。
[0005]虽然以上做法在实践中进行应用,但在下游防冲槽深度小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闸下游防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下游防冲结构垂直于水流方向布置在水闸下游海漫的末端;所述水闸下游防冲结构包括前墙、后墙、冠梁、系梁、块石、复合土工布和砼预制块;所述前墙和后墙由预制砼板桩组成,所述前墙位于顺水流方向的上游,所述后墙位于顺水流方向的下游;在前墙和后墙的顶端设有冠梁;所述冠梁之间通过系梁固定连接,冠梁之间每隔设定距离则设置一条冠梁;在前墙、后墙、冠梁和系梁形成的箱式结构的内部上端填充有块石;所述复合土工布垫于地基土层和防冲槽之上;所述砼预制块铺设于复合土工布之上且砼预制块之间由绳索进行柔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闸下游防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系梁和预制砼板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闸下游防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砼板桩一侧短边为阳榫,另一侧短边为阴榫;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预制砼板桩,通过阳榫和阴榫之间的互相搭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亮,刘启波,潘永华,吴燕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