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包括控油盒,控油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控油盒的底部设置有纳油盒,控油盒内嵌式的卡接在纳油盒内,盒盖与纳油盒卡扣连接;控油盒内设置有蔬菜槽和主食槽,蔬菜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滤油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滤掉食物烹调加工中多余的油脂,能帮助使用者实现控油目的;整个餐盒体积小巧、密封性好、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而且滤掉的油脂能通过纳油盒暂存,避免油脂外泄,保护了个人及环境卫生;通过定量设计能帮助使用者实现定量进食,帮助使用者学习食物定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该定量设计能很好的帮助使用者做到定量进食,避免过多摄入,从而真正实现饮食干预、营养治疗、营养教育和行为改变的目的。营养教育和行为改变的目的。营养教育和行为改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具
,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疾病状况报告显示: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油的用量引起关注。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0003]如何减盐减油、合理进食已成为预防上述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不可或缺的国家策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行动倡导“三减三健”。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们往往缺少对食物定量的基本认知,同时人们的烹调用油过量。特别是川菜,脂肪含量高于其他八大菜系,因此难以实现减油减盐、健康体重的要求。
[0004]传统的餐盒只能起到简单盛装食物的作用,并不能控制食物的量以及食物中的油脂。为了更好的响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行动要求,减少超重肥胖等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急需一种定量控油餐盒帮助人们减少食物烹饪过程中多余的油脂,且直观的指导人们对进食量的控制,真正实现减油定量的饮食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传统餐盒不能对食物定量和减少食物中油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包括控油盒,控油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控油盒的底部设置有纳油盒,控油盒内嵌式的卡接在纳油盒内,盒盖与纳油盒卡扣连接;控油盒内设置有蔬菜槽和主食槽,蔬菜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滤油网。本专利技术的蔬菜槽和主食槽用于盛装蔬菜菜品和主食,并且通过第一滤油网将菜品中多余的油脂过滤掉,过滤掉的油脂滴落到控油盒下方的纳油盒中暂存,第一滤油网能有效滤掉食物烹调加工中多余的油脂,能帮助使用者实现控油目的,满足国家健康饮食的要求。整个餐盒体积小巧、密封性好、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而且滤掉的油脂能通过纳油盒暂存,避免油脂外泄,保护了个人及环境卫生。
[0007]进一步的是,控油盒内设置有肉类槽,肉类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滤油网。肉类槽用于盛装荤类菜品,并通过底部的第二滤油网滤掉食物烹调加工中多余的油脂,能帮助使用者实现控油目的,满足国家健康饮食的要求。通过肉类槽和蔬菜槽将不同荤素的菜品分别进行存放,既保证了菜品的口感,又能保证每顿食物的单独的进食量。
[0008]进一步的是,肉类槽的底部为弧形,肉类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刻度线。由于肉类槽的底部为弧形,相当于在肉类槽的底部设置一定的坡度,从而更加方便食物中的油脂更加顺利的流到第二滤油网上,避免肉类槽的底部边缘集油。此外,由于肉类食物中含有的油脂量较高,在肉类槽的内壁设置第一刻度线,帮助使用者学习肉类食物定量,控制肉类食物的
摄入量,该定量设计能很好的帮助使用者做到定量进食肉类食物,避免过多摄入。
[0009]进一步的是,主食槽内活动布置有与主食槽匹配的主食碗。在没有主食碗的情况下,主食槽用于盛装主食;在设置有主食碗的情况下,主食碗用于盛装主食,在拿出主食碗后,主食槽可用于盛装汤类菜品,该设计一举多得,实现了功能多样化;在保证功能和定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小了控油盒的体积,便于携带。
[0010]进一步的是,主食槽为锥形,主食槽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在主食碗装入主食槽的过程中,锥形的主食槽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可起到增大主食槽容积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是,主食碗上设置有手柄,主食碗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手柄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拿取、存放主食碗;此外,在主食碗的内壁设置第二刻度线,帮助使用者学习主食定量,控制主食的摄入量,该定量设计能很好的帮助使用者做到定量进食主食,避免过多摄入,例如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者可按照饮食干预和营养治疗的要求做到定量进食主食。从而实现从餐盒使用到接受营养教育养成定量进食习惯的目的。
[0012]进一步的是,盒盖的顶部可拆卸式的连接有餐具盒,餐具盒内设置有控油勺和筷子。本专利技术将餐具盒集成到餐盒上,避免额外携带餐具的烦恼,同时也能避免忘带餐具的情况;此外,餐具盒与盒盖可拆卸连接,便于餐具盒的存、取以及清洗;筷子为伸缩筷子。
[0013]进一步的是,餐具盒与盒盖通过卡接方式相连;盒盖上设置有卡槽,餐具盒上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块。通过卡接的方式相连,便于使用者快速、简单的装卸餐具盒;餐具盒与盒盖通过相互的摩擦力进行固定,使用者施加的外力大于摩擦力时就可推动餐具盒相对于盒盖滑动。
[0014]进一步的是,卡槽为燕尾槽,燕尾槽的承载能力强,限位效果好,而且能有效防止热胀冷缩带来的部件之间脱落的情况发生。
[0015]进一步的是,盒盖上设置有提手,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餐盒;定量勺的容量为10ml,使用者可用来学习食用油定量,可在烹调时用来学习和定量烹调用油量,也可在进餐后,计量纳油盒里漏掉的油量,从而指导进食和烹调行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滤掉食物烹调加工中多余的油脂,能帮助使用者实现控油目的,满足国家健康饮食的要求;整个餐盒体积小巧、密封性好、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而且滤掉的油脂能通过纳油盒暂存,避免油脂外泄,保护了个人及环境卫生。
[0018]2、本专利技术的肉类槽和主食碗以及控油勺的定量设计能帮助使用者实现定量进食的目的,帮助使用者学习食物定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该定量设计能很好的帮助使用者做到定量进食,避免过多摄入,从而真正实现饮食干预、营养治疗、营养教育和行为改变的目的。
[0019]3、本专利技术将餐具盒集成到餐盒上,避免额外携带餐具的烦恼,同时也能避免忘带餐具的情况;此外,餐具盒与盒盖可拆卸连接,便于餐具盒的存、取以及清洗。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中标记为:
[0023]1、控油盒;2、盒盖;3、纳油盒;4、餐具盒;
[0024]101、蔬菜槽;102、主食槽;103、肉类槽;104、主食碗;105、第一滤油网;106、第二滤油网;107、第一刻度线;108、第二刻度线;109、手柄;401、控油勺;402、筷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正面”、“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油盒(1),控油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2),控油盒的底部设置有纳油盒(3),控油盒内嵌式的卡接在纳油盒内,盒盖与纳油盒卡扣连接;控油盒内设置有蔬菜槽(101)和主食槽(102),蔬菜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滤油网(1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油盒内设置有肉类槽(103),肉类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滤油网(10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肉类槽的底部为弧形,肉类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刻度线(10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食槽内活动布置有与主食槽匹配的主食碗(10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定量控油餐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敏,付善彬,张泽宇,李敏,张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汪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