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渗流检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源开采、核废料处理、水利工程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等大型工程的大量兴建,岩石渗流问题日益得到关注,特别是在水利工程中,裂隙渗流对岩体工程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岩体裂隙是导致地下工程水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裂隙的存在也大大降低了岩体强度。众所周知,因为水的可压缩性很小,容易传递压力,含水孔隙中的流体压力会改变岩体中的应力状态。但是,岩体的形变性质与流体的形变性质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流体压力所造成的应力场的改变,以及流动的地下水动态性质所造成的流体应力的连续变化,都对地质体的形变特性起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的坝体渗流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0003]然而,现有的坝体渗流检测装置多是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渗流点,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多次移动检测,才能够得到比较多的实验数据,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包括防水底座(1),防水底座(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试验水箱(2),试验水箱(2)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样板固定槽(3),样板固定槽(3)为上端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样板固定槽(3)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连通孔(4),且样板固定槽(3)通过连通孔(4)与试验水箱(2)相连通,连通孔(4)端口处的样板固定槽(3)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防水密封垫(5),防水密封垫(5)间的样板固定槽(3)内腔卡合固定岩石试样板(6),且样板固定槽(3)的侧壁上设置有样板换更组件(7),其横跨悬置于岩石试样板(6)的顶端,样板固定槽(3)远离试验水箱(2)一侧的防水底座(1)上端设置有气动滑轨件(8),气动滑轨件(8)顶部设置有受其驱动的气动滑块(9),气动滑块(9)的顶端安装有检测组件(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水箱(2)远离样板固定槽(3)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伸缩固定杆(11),伸缩固定杆(11)的末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移动板(12)的侧壁上,移动板(12)活动卡合于试验水箱(2)的内壁间,且将其分隔成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第一腔室(13)对应的试验水箱(2)顶部通过固定架(15)设置有中转水箱(1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中转水箱(16)的底部设置有滴水管(17),滴水管(17)下端贯穿试验水箱(2)顶板并延伸至第一腔室(13)内腔,滴水管(17)的进口端设置有电磁阀,且第一腔室(13)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循环泵(18),循环泵(18)的底部输入端固定连接抽水管(19)的一端,其另一端与第一腔室(13)侧壁相连通,循环泵(18)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20),导水管(20)远离循环泵(18)固定连接于中转水箱(16)的一侧外壁上靠近顶部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水箱(2)内部的第二腔室(14)与样板固定槽(3)相连通,第二腔室(14)底板高度高于样板固定槽(3)底板高度,且试验水箱(2)与样板固定槽(3)为一体式结构,样板固定槽(3)内部的岩石试样板(6)顶部延伸至其端口上方,且样板固定槽(3)端口外部的岩石试样板(6)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2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样板换更组件(7)包括横跨设置于岩石试样板(6)上端的门型架(71),门型架(71)两端支柱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样板固定槽(3)两端的外壁上,且门型架(71)顶板下端设置有液压伸缩吊杆(72),液压伸缩吊杆(7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板(73),金属板(73)下端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腔分别活动卡合固定移动块(74)的顶端,移动块(7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体的固定夹臂(75),固定夹臂(7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持块(7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基于BIM的模拟渗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块(76)的底部为倾斜结构,且呈八字形设置,夹持块(76)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夹头,且固定夹臂(75)的两侧内壁间分别设置有连接弹簧(77),连接弹簧(77)处于正常舒张状态时,夹持块(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全,郝立健,刘剑锋,底朝斌,刘兴,尹喜,
申请(专利权)人:吕德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