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金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16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该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具体原料配比包括厚朴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

技术介绍

[0002]猪蓝耳病(PRS)就是由猪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猪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外国传入中国,该病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南部发现并报道,中国1996年首次报道此病并分离到病毒。
[0003]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蓝耳病,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由于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且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言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帯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0004]猪蓝耳病已成为全球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它的泛滥给养殖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治疗蓝耳病的化学药物和疫苗也应时而生,PRRSV的特性:1、病毒的高度变异性;2、持续性感染,一旦进入猪群很难根除;3、抗体依赖增强作用;4、中和抗体出现时间慢,研究表明,化学药物对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没有明显效果,并且药效单一有很强的针对性,养殖户很难按病理和药理盲目用药,不能从根本上防控蓝耳病,且容易存在残留、应激、副作用等问题。蓝耳疫苗也一直存在弊端,尤其是:1、易发生水平和垂直传播,造成猪只持续带毒和排毒,不利于本病的净化;2、易发生重组和变异,新的毒株不断出现;3、易发生毒力返强,而中兽药对该病的实际效果已得到了学界专家们的肯定。因此,寻求新型高效中兽药来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特别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化学药物对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没有明显效果,并且药效单一有很强的针对性,养殖户很难按病理和药理盲目用药,不能从根本上防控蓝耳病,且容易存在残留、应激、副作用等问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该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具体原料配比包括厚朴10

12份、白蔻仁8

10份、茯苓13

15份、桔梗4

6份、通草12

14份、党参8

10份;
[0007]该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的具体生产步骤流程如下:
[0008]初步处理:取厚朴10

12份,放置到容器的内部,倒入清水洗净,将洗净后的厚朴放置在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10

15min,取出,堆放在阴湿处,直至厚朴内表面呈棕褐色,将厚朴卷成筒状;取白蔻仁8

10份取出内部的杂质,洗净,并放置干燥处进行晾干备用;取茯苓13

15份用清水洗净出去表面的污泥,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多次直至出现
皱褶备用;取桔梗4

6份,用清水洗净,放置烘干装置的内部,用20

30摄氏度的温度持续烘干30

40min,取通草12

14份,将茎秆部分切割下来,用清水洗净,放置干燥处晾干备用;取党参8

10份洗净放置备用;
[0009]粉碎:将处理后的厚朴、白蔻仁、茯苓、桔梗、通草、党参放置粉碎装置的内部进行初步粉碎,直至成块状;
[0010]研磨:将初步粉碎后的中药混合物放置到研磨装置的内部进行研磨,直至成粉末状;
[0011]加工装袋:将研磨后的中药粉末加工成袋装。
[0012]优选的,该中药添加剂在使用时可以与水混合制成溶液或者直接与食物混合供动物食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蓝耳病引起的发烧多为中度烧(并非高热,根据人发烧温度来划分,超过机体2℃左右视为中度发烧),大多体温在39.8℃~41℃之间(100公斤体重的猪,正常体温在38.5℃~39℃左右)实为温热;热,是邪气,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的特性,称为火热之邪;显为阴邪,其性重、浊、腻,善阻塞气机,弥漫“三焦”(心包积液,病至全身),湿热合并入侵,可是湿久留而化热(温热不退,稽留热)侵入脏腑可出现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肠道湿热等症状,病机:内有湿热,外感风塞,常波及三焦而至上焦肺气不宣,中焦牌气不运,下焦肾与膀胱气化失常;
[0015]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蓝色即青色,青色入肝“,“肝气之火上逆犯肺”,蓝耳病是“肝肾同病”的表现。“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金生肾生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呼吸困难、喘促是肺肾同病,伤及元阳的表现;因肺主宣发,行运位之气寻行与皮肤,调节毛孔,温养脏腑,润泽皮毛,故“湿邪”侵入机体后及元气使肺不能宣发,气血津液不得已散步全身,致使耳部、眼眶、乳头、会阴等末端软组织皮肤呈蓝青色;腹部皮下、全肺、肾脏及流产胎儿与其脐带等组织水肿或严重出血等;眼睑、鼻端水肿,心包积液,腹腔积液,肺间质水肿,镶入式坏死,肝脏边缘变蓝青色,肾脏有出血点,膀胱积尿,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或废绝,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猪只气喘,母猪流产,公猪死精等一系列症状,专利技术人发现,蓝耳病毒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在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因此病机十分短暂,很难抓住时机及时用药,因此使用药物短期治愈相对困难,该中药针对蓝耳病具有西药不可比拟的防治作用,中药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不仅降低其发病率且降低发病后病猪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生产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该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具体原料配比包括厚朴10

12份、白蔻仁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该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具体原料配比包括厚朴10

12份、白蔻仁8

10份、茯苓13

15份、桔梗4

6份、通草12

14份、党参8

10份;该用于防控猪蓝耳病的中药添加剂的具体生产步骤流程如下:初步处理:取厚朴10

12份,放置到容器的内部,倒入清水洗净,将洗净后的厚朴放置在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10

15min,取出,堆放在阴湿处,直至厚朴内表面呈棕褐色,将厚朴卷成筒状;取白蔻仁8

10份取出内部的杂质,洗净,并放置干燥处进行晾干备用;取茯苓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举创马金旗
申请(专利权)人:马金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