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江河水下护岸沙袋高效精准深水抛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江河水下护岸沙袋高效精准深水抛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过去大江大河治理中,水下岸坡防护大多采用抛石进行防护。近年来,由于土工织物充填沙袋(以下简称:沙袋)水下护岸结构具有能就地取材、施工效率高、造价低廉等优势,在部分地区取代了抛石,应用于水下坡脚局部防护,但未能大规模应用于水下岸坡防护。
[0003]限制水下沙袋护岸这一新兴环保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为:在进行水下岸坡防护时,需要构筑具有一定坡度的护岸结构,这要求施工过程中能精准控制沙袋的落点。
[0004]而在过去在深水抛投沙袋时,沙袋的落点及难以有效预测,导致无法确保抛投的沙袋按设想堆叠形成设计断面;为形成护岸堆体并确保堆体达到设计标高,实际抛投沙袋方量往往远大于设计方量;而不可控的沙袋堆体成型过程也使得护岸结构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0005]此外,现有沙袋抛投施工时一般采用翻板抛投驳船,使用该类驳船的抛投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江河水下护岸沙袋高效精准深水抛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沙袋抛投区域(1)进行分层设计、分区设计、区格抛投顺序设计;2)依据分区布置及沙袋(3)抛投落距经验公式,选定定位驳船(6)位置并通过锚(9)固定,将运沙船(11)和抛投驳船(10)靠泊两侧;3)依据现场测得抛投沙袋(3)漂移对抛投落距经验公式系数进行修正,得到实际采用的系数,并调整定位驳船(6)位置;4)在运沙船(11)中水力冲沙造浆,使用泥浆泵(13)经定位驳船(6)抽送至抛投驳船(10);5)在抛投驳船(10)中分层充填沙袋(3),逐层堆叠为V字型,随后抛投驳船(10)开底,抛投沙袋(3),并进行相应水下断面监测;6)根据施工分层分区设计,将定位驳船(6)、抛投驳船(10)移位至下一分区,重复上述步骤2)
‑
步骤5)的驳船定位、调整、沙袋充填、沙袋抛投过程,直至全断面沙袋(3)抛投施工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河水下护岸沙袋高效精准深水抛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抛投落距经验公式为:沙袋(3)抛投水槽模型试验与现场抛投沙袋(3)漂移落距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得到,式中S为顺水流漂移距离(m);H
d
沉落水深(m);v为水流速度(m);Δ为沙袋(3)浮比重(
‑
);g为重力加速度(m/s2);C为沙袋(3)沙袋周长(m);k、b(
‑
)为经验公式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江河水下护岸沙袋高效精准深水抛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k、b的取值如下表所示:坡度kb无边坡1.7570.2061:30.7330.7431:2.52.5190.2321:21.6560.4601:1.51.8590.435k、b的取值与抛投沙袋(3)处的坡度有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河水下护岸沙袋高效精准深水抛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1)分层设计:根据设计高程将沙袋(3)护岸结构分为若干层,每层位于不同高程区间,每层高度取沙袋(3)设计高度的5~10倍;分层设计意义在于,按平层抛投顺序抛投沙袋(3),施工断面抛投完一层后,上层抛投施工;1.2)分区设计:按照工程量,每层取一定长度、宽度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将每层单元工程区格再进一步细分至定点抛投区格(2),抛投区格(2)即定位船移位一次,抛投驳船(10)抛投沙袋(3)覆盖范围;1.3)按平层抛投顺序将抛投区格(2)编号:从远岸向近岸依次抛投沙袋(3),每抛投一次后即向近岸移船至下一抛投点,再次定位、抛投;将第一层全部抛投完毕后,进行水下地
形监测,并记录局部沙袋(3)抛投缺陷位置,开始第二层由远岸至近岸抛投,并在缺陷位置补抛、加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河水下护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民,肖洋,臧英平,李涛章,田振宇,李一彤,程醒,袁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