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拉缆器
[0001]本技术属于缆线拉线装置,尤其属于智能拉缆器。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传统的电缆线,还是光缆线,都是表面光滑,一层层绕在转芯外,形成缆线盘,现有的放缆器只是个旋转台而已,使用时将转芯放置于旋转台,由工人拉拽出线,无论是地下管道还是地面,拉拽过程都有摩擦力的阻碍,因此,长距离的布线由多人接力拉拽,使用人工多,劳动强度大,工人的拉线很难做到匀速前进,有时前方遇到阻碍必须要停下,中间的工人主动调节速度以适应前方工人的速度,由于旋转台无任何制动措施,靠人工守候进行制动,一旦最后端的工人停下,守候的工人未及时拉拽旋转台进行制动,惯性力使缆线仍然向外放出,散放在地面,外表光滑的缆线容易发生缠绕,且缆线盘中的缆线缠绕的密实性受到破坏,也容易下溜或松开,当前方工人继续工作时,缆线容易出现打结甚至报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缆线放线装置靠人工拖拽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人工少,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智能拉缆器。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拉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拉缆线装置、缆线放线装置构成,拉缆线装置由动力机、离合器、控制器、变速器、拉线器构成,动力机、离合器、变速器、拉线器依次连接,控制器、离合器依次电连接,控制器位于拉线器的前端,控制器以缆线的运动速度控制离合器从而控制变速器和拉线器的转速,缆线放线装置位于拉缆线装置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拉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由壳体、电源、速度传感器、控制模块、转速传感轮及与之相配合的压线导轮构成,速度传感器装在转速传感轮上,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压线导轮与转速传感轮相对,缆线穿过壳体由转速传感轮与压线导轮的相接处穿过,壳体的缆线孔中装有缆线保护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拉缆器,其特征在于:压线导轮与转速传感轮、控制模块位于控制器壳体的中部,两块蓄电池分别位于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拉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线器由固定板、若干个拉缆轮构成,拉缆轮呈两排相对设置,拉缆轮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缆线从两排拉缆轮中间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拉缆器,其特征在于:每排拉缆轮外周环绕有履带,变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每排拉缆轮中的一个拉缆轮相接,链条与拉缆轮的连接方式为链条的外侧与其中一排的一个拉缆轮相啮合,而链条的内表面与另一排的一个拉缆轮相啮合,这样两个拉缆轮的相对面的线速度方向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拉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缆线放线装置由落地支架、承重转盘、制动齿轮圈、电磁制动器、传感编码器、传感编码器支架、电源、控制系统构成,落地支架的中心有一中轴管,承重转盘、制动齿轮圈通过轴承固定于中轴管外,制动齿轮圈在承重转盘下方,二者联动,电磁制动器与制动齿轮圈相连,传感编码器固定于传感编码器支架上,传感编码器上方接有传动装置,控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