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真菌FO-R20在防治水稻穗颈瘟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84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生真菌F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21505,其分类命名为Falciphora oryzae。
[0010]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定殖于水稻根部组织中,可以显著增强水稻对穗颈瘟的抗病性,防治效果达到90.85%。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保藏号为CCTCC M 2021505的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在防治水稻穗颈瘟中的应用。
[0012]所述应用为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与水稻共培养,使其定殖于水稻根部组织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应用包括:所述应用包括: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菌丝与壳聚糖溶液混匀后制备成种衣剂,再与水稻种子混合,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制得包衣种子,然后将包衣种子通过直播的方式播种于大田,培育至收获。
[0014]基于种衣剂用量少,方便使用,便于推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以种衣剂的形式应用于水稻种子上,显著提高定殖效果,包衣种子通过直播的方式施用大田,操作简单便捷。
[0015]优选的,将活化的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25℃培养,获得菌丝,然后菌丝与质量百比分浓度为1%的壳聚糖溶液按照1g:10L的比例混合制得种衣剂;菌丝质量以干重计,1%壳聚糖溶液由1g壳聚糖溶于100mL的1%醋酸溶液制得。
[0016]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每250mL含0.4%豆饼粉、1%玉米粉、0.05%硫酸镁、0.1%磷酸氢二钾。
[0017]液体发酵之前,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进行活化培养,25℃黑暗培养7天。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应用包括: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接种于无菌大麦粒上,黑暗培养至菌丝生长布满麦粒,制得FO

R20固体菌肥,再混合到育苗基质中制得混合基质,水稻种子萌发后播种于混合基质中育苗,然后水稻秧苗移栽至大田,培育至收获。
[0019]本专利技术将Falciphora oryzae FO

R20制备成固体菌肥,通过基质育秧的方式施用到水稻根部,使其定殖于水稻根部,
[0020]优选的,将活化的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25℃培养,获得发酵液,发酵液与无菌大麦粒按照100mL:500g的比例混合,25℃黑暗培养至菌丝生长布满麦粒,即得FO

R20固体菌肥;
[0021]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每250mL含0.4%豆饼粉、1%玉米粉、0.05%硫酸镁、0.1%磷酸氢二钾。
[0022]优选的,制备混合基质中,固体菌肥与育苗基质按照质量比1:9进行混合。
[0023]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将Falciphora oryzae FO

R20制备成种衣剂或固体菌肥,应用于水稻种子上,在培育过程中,菌种定殖于水稻根部,显著增强水稻对穗颈瘟的抗病性,防治效果达到86.91%

90.85%,病情指数下降了64.92

72.07。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对水稻穗颈瘟的生物防治作用在农业领域内的推广应用具有巨大价值。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内生真菌FO

R20在水稻根部的定殖。
[0026]图2为实施例2中内生真菌FO

R20种衣剂对穗颈瘟的田间防效。其中A

B:FO

R20种衣剂处理组和对照组植株穗颈瘟的发病情况;C:FO

R20菌株种衣剂处理组和对照组水稻穗颈瘟病级指数频率分布;D:FO

R20菌株种衣剂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水稻病情指数,图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误。显著水平(t

test):***P<0.0001。
[0027]图3为实施例3中内生真菌FO

R20固体菌肥对穗颈瘟的田间防效。其中A

B:FO

R20菌株接种处理组和对照组植株穗颈瘟的发病情况;C:FO

R20菌株接种处理组和对照组水稻穗颈瘟病级指数频率分布;D:FO

R20菌株接种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水稻病情指数,图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误。显著水平(t

test):***P<0.0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若无特别说明,实施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试剂均为市售商品。
[0029]实施例1内生真菌FO

R20的分离和鉴定
[0030]一、内生真菌FO

R20的分离纯化
[0031]内生真菌FO

R20分离自云南疣粒野生稻(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采集)根系。具体分离方法为:首先,用自来水连续冲洗野生稻根系,仔细去除土壤颗粒和附属物。选取健康根组织,进行表面消毒处理,75%乙醇浸泡1

2min,1%次氯酸钠4

5min,再用无菌去离子水清洗3次。将根组织块切成0.5cm小段,然后放入2%麦芽粉琼脂培养基(MEA,malt extract agar,OXOID;培养基中加入50mg/L的氯霉素抑制内生细菌的生长)平板上孵育,25℃黑暗培养。培养至第5天,从组织切口边缘处长出内生真菌菌丝,用接种针小心将其挑出后转接到新鲜PDA培养基上纯化培养并记录菌株编号FO

R20。
[0032]PDA培养基:葡萄糖20g/L,马铃薯200g/L,琼脂15g/L。根据待配培养基的体积称取所需马铃薯(200g/L),水煮后捣碎溶解过滤,加入葡萄糖和琼脂,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
[0033]二、菌株鉴定
[0034]1、形态鉴定
[0035]FO

R20菌株经过分离纯化后,接种到PDA培养基上,25℃培养7天。用挑针挑取少量菌体,制成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其形态特征为:菌株FO

R20在PDA平板上菌落生长缓慢,25℃生长10天后菌落直径为6cm;气生菌丝不发达,匍匐状贴于培养基表面,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藏号为CCTCC M 2021505的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在防治水稻穗颈瘟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oryzae FO

R20与水稻共培养,使其定殖于水稻根部组织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菌丝与壳聚糖溶液混匀后制备成种衣剂,再与水稻种子混合,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制得包衣种子,然后将包衣种子通过直播的方式播种于大田,培育至收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化的内生真菌Falciphora oryzae FO

R20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25℃培养,获得菌丝,然后菌丝与质量百比分浓度为1%的壳聚糖溶液按照1g:10L的比例混合制得种衣剂;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每250mL含0.4%豆饼粉、1%玉米粉、0.05%硫酸镁、0.1%磷酸氢二钾。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液体发酵之前,将内生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呈苏珍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