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52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渗水板和蓄水层,所述渗水板上层阵列多个菱形状的栅格,渗水板下层对应与每个菱形状的栅格开设一个渗水孔,所述蓄水层包括多个围板,多个围板围成第一空腔,用于蓄水,所述渗水板置于所述围板上,覆盖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均匀布置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支撑所述渗水板,另一端与地面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增大了绿植蓄水装置的蓄水能力。避免了洒水车洒水导致的绿植根茎部的泥土外溅,避免浇水溢出,防止绿植根茎部的泥土流失,防止绿植根茎部的路面倾斜下沉。沉。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绿植蓄水装置是覆盖在城市道路两旁绿植根茎部的保护装置,一方面能够起到将道路洒水车喷洒的水锁在绿植根茎部,另一方面能够美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建设。
[0003]但是现有的绿植蓄水装置,大都是采用砖块在绿植根茎部围砌一个区域,这样往往会影响城市的美观,而且在洒水车浇水时,会将绿植根茎部的泥土冲刷,使泥土外溅,浇水溢出。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在围砌的区域砌上砖块,这样往往会导致绿植根茎部的难易实现有效的浇灌,而且由于根茎部的泥土流失,导致砖块倾斜下沉,不利于绿植的养护。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以增加绿植根据蓄水,防止绿植根茎部泥土外溅、浇水溢出,防止绿植根茎部的路面倾斜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渗水板和蓄水层,
[0006]所述渗水板上层阵列多个菱形状的栅格,渗水板下层对应与每个菱形状的栅格开设一个渗水孔,
[0007]所述蓄水层包括多个围板,多个围板围成第一空腔,用于蓄水,所述渗水板置于所述围板上,覆盖所述第一空腔;
[0008]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均匀布置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支撑所述渗水板,另一端与地面抵接。
[0009]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绿植蓄水装置由两部分拼接而成,渗水板拼接界面具有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蓄水层拼接界面的围板相互抵接,并且对应于第一半圆形凹槽的位置设有第二半圆形凹槽,
[0010]当绿植蓄水装置拼接后,第一半圆形凹槽围成的圆环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围成的圆环,形成直径相同的同心圆孔洞,所述同心圆孔洞用于容纳绿植。
[0011]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同心圆孔洞内嵌入至少一个圆环,用于调整所述同心圆孔洞的内径大小,以适应不同绿植的根茎部。
[001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圆环具有向外出凸出的凸沿。
[0013]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圆环由两部分拼接而成,在所述凸沿上设置用于拼接的凸块和凹槽。
[0014]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围板内部分割成多个第二空腔,在所述围板上覆盖底板。
[0015]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底脚和连接板,所述底脚中心开设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中心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柱,另一侧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柱,所述渗水板下侧开设第二连接孔;
[0016]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固定连接板与底脚,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固定连接板与渗水板。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通过渗水层和蓄水层集成化制备,在渗水层下方形成蓄水空腔,并通过支撑柱支撑渗水层,有效增大了绿植蓄水装置的蓄水能力。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在渗水层上层阵列菱形状栅格,下层设置渗水孔,有效避免了洒水车洒水导致的绿植根茎部的泥土外溅,有效避免浇水溢出,从而防止绿植根茎部的泥土流失,防止绿植根茎部的路面倾斜下沉。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在绿植蓄水装置中心的同心圆孔洞设计调整圆环,根据绿植的生情况调整不同的圆环,从而适应根茎部的直径。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采用复合材料制备,能够提高使用寿命长达8到10年,整体集成化高,降低施工成本。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复合材料采用不同纤维长度的优化组合,提高了绿植蓄水装置的强度,比通用SMC片材,提高30%以上。氢氧化铝和碳酸钙的优化组合,即保证了绿植蓄水装置的阻燃效果,同时降低了成本。
[0022]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3]参考随附的附图,本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0024]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整体结构的底面示意图。
[0026]图3示出了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上层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4示出了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底层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5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绿植蓄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示出了本技术用于制备绿植蓄水装置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技术的具体细节。
[0031]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003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绿植蓄水装置存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
备的绿植蓄水装置。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整体结构的底面示意图,图3所示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上层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图4所示本技术绿植蓄水装置底层视角的爆炸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包括渗水板1和蓄水层2,渗水板1与蓄水层2集成化制备,利用复合材料SMC片材模压成型。
[003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渗水板1上层阵列多个菱形状的栅格101,渗水板1下层对应与每个菱形状的栅格101开设一个渗水孔102。蓄水层2包括多个围板,多个围板围成第一空腔,用于蓄水,渗水板1置于所述围板上,覆盖第一空腔。
[0035]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围板内部分割成多个第二空腔202,在围板上覆盖底板4。
[0036]当路面洒水车洒水后,水流进入栅格101后,通过渗水孔102渗入到蓄水层2的第一空腔内。
[003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空腔内均匀布置多个支撑柱3,支撑柱3一端支撑渗水板1,另一端与地面抵接。本技术通过支撑柱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蓄水层2的第一空腔,从而提升蓄水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支撑渗水层1,避免根茎部路面倾斜下层。
[003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支撑柱3包括底脚301和连接板302,底脚301中心开设第一连接孔3011,连接板302中心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柱3022,另一侧设置至少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制备的绿植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渗水板和蓄水层,所述渗水板上层阵列多个菱形状的栅格,渗水板下层对应与每个菱形状的栅格开设一个渗水孔,所述蓄水层包括多个围板,多个围板围成第一空腔,用于蓄水,所述渗水板置于所述围板上,覆盖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均匀布置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支撑所述渗水板,另一端与地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植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蓄水装置由两部分拼接而成,渗水板拼接界面具有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蓄水层拼接界面的围板相互抵接,并且对应于第一半圆形凹槽的位置设有第二半圆形凹槽,当绿植蓄水装置拼接后,第一半圆形凹槽围成的圆环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围成的圆环,形成直径相同的同心圆孔洞,所述同心圆孔洞用于容纳绿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植蓄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成臧飞贵王启功马明博公茂利柳佳冀杨开保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优捷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