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通风结构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34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合器通风结构及离合器,所述离合器通风结构包括壳体、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壳体内腔用于供离合器本体放置,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壳体上设有间隔设置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进气装置形成一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用于将所述壳体内腔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排气装置位于所述排气口出,所述排气装置形成一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用于将所述壳体内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其中,所述离合飞轮旋转时,将外部空气由所述进气通道吸入并依次经过所述离合压盘、所述离合从动盘后从所述排气通道流出。道流出。道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通风结构及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
,特别涉及离合器通风结构及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离合器因密封在离合器壳体内,在使用中离合器因半离合过程会产生大量摩擦热量及粉尘,腔体内最高温度可达160℃,离合器压盘瞬态温度最高可达300℃-500℃,高温影响对离合器寿命,离合飞轮摩擦粉尘密封在腔体内,影响离合拨叉球销润滑产生异响,粉尘粘贴在花键上或离合器周边,易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导致换挡产生卡阻。
[0003]目前常见离合器壳体内腔设计为封闭式或有单个通大气口,对离合器散热有一定散热作用,但粉尘排泄作用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离合器通风结构及离合器,旨在解决目前离合器散热效果差及离合器内摩擦粉尘堆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离合器通风结构,所述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本体,所述离合器本体包括依次叠设的离合飞轮、离合从动盘和离合压盘,所述离合器通风结构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用于供离合器本体放置,所述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通风结构,所述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本体,所述离合器本体包括依次叠设的离合飞轮、离合从动盘和离合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通风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用于供离合器本体放置,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壳体上设有间隔设置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进气装置形成一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用于将所述壳体内腔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及,排气装置,位于所述排气口出,所述排气装置形成一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用于将所述壳体内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其中,所述离合飞轮旋转时,将外部空气由所述进气通道吸入并依次经过所述离合压盘、所述离合从动盘后从所述排气通道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穿设于所述进气口的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下端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上端伸出于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上端口呈朝向所述第二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内腔用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管上端口处的防尘滤网;和/或,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下端口呈沿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朝下倾斜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形成有沿上下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连接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管段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宝立邓克旺朱永多黄财隆梁甲韦铈潍韦淇鹏马洁高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