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及配煤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34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及配煤工艺,其中配煤装置包括三通管、料斗、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三通管包括进料管、两个出料管和两个第一挡板,进料管与料斗连接,两个出料管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两个第一挡板均位于三通管内,两个第一挡板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出料管和进料管的连接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力配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煤种不易高效掺配均匀的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此配煤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性强,采用两个出料管同时出料时,配煤比例稳定,掺混均匀,运行高效;此配煤工艺通过将两个配煤装置结合,可将两种不同的煤料平均分配到两个输送带上,能够充分利用上游传送带的运煤能力,提高配煤效率。配煤效率。配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及配煤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配煤
,具体涉及一种三通配煤装置,还涉及一种配煤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电厂为降低发电成本,普遍掺烧低热值经济煤种,但不同煤种掺混不均,配比不稳,经常造成锅炉燃烧不稳定,导致机组负荷大幅波动,是影响机组灵活性深度调峰的难题。
[0003]传统上煤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两个不同煤种同时向原煤仓加煤,燃煤混合均匀程度较差;第二种为不同煤种向下级同一条皮带上配煤,此运行方式上煤效率低,设备运行时间长,受火车、船运燃煤接卸、设备停机检修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燃煤均匀、精准、连续高效的掺配。为实现炉前燃煤均匀精准掺配,建造配煤仓不仅造价高、混煤量小,重要的是易自燃褐煤无法长期储存,使配煤仓安全性差、使用率低。储煤场分层堆煤,断层取煤方式燃煤掺配不均,燃煤配比精度差,为此专利技术能够将燃煤均匀、高效掺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及配煤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煤种不易高效掺配均匀的问题。r/>[000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1)、料斗(2)、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4),所述三通管(1)包括进料管(101)、两个出料管(102)和两个第一挡板(7),所述进料管(101)与所述料斗(2)连接,两个所述出料管(102)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3)和所述第二管道(4)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挡板(7)均位于所述三通管(1)内,两个所述第一挡板(7)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出料管(102)和所述进料管(101)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6)和推杆(5),所述第一挡板(7)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6)转动连接在所述三通管(1)的内壁上,所述推杆(5)与所述第一挡板(7)的中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板(8),所述第二挡板(8)的一端与所述三通管(1)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挡板(8)与所述三通管(1)的内壁形成有空腔,所述转轴(6)位于所述空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7)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耳(701),所述第一挡板(7)的另一端设有弯折部(703),所述第一挡板(7)的中心设有第二固定耳(702),所述第一挡板(7)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耳(701)与所述转轴(6)连接,所述第一挡板(7)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耳(702)与所述推杆(5)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贯穿所述三通管(1)的管壁,所述转轴(6)的两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三通管(1)的外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料管(102)沿所述进料管(101)的轴线对称设置。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季国杨成典张风涛林安飞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丹东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