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18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包括多个杆件、多个连接块及多个杆套,多个所述杆件能够拆卸地首尾相连成一体,任一所述杆件的两端沿其轴向均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卡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的卡槽内;杆套包覆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的连接处。本输电混凝土杆塔有多个杆件能够拆卸地首尾相连成一体,采用拆卸式的组装方式,便于运输、拆装和预制;此外,利用连接块作为相邻两个杆件的内心连接件,能够有效地提高相邻两组杆件之间的连接韧性;同时利用杆套来包覆任意相邻的两个杆件的连接处,配合连接块一并连接两个杆件,可以有效保证相邻两组杆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强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


[0001]本技术涉及输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输电塔主要分为高压输电塔和低压输电塔,而高压输电塔基本为装配式的钢结构塔,而低压输电塔一般单杆状的结构。
[0003]传统低压输电塔是木质的杆件,随着科技发展木质输电杆塔逐渐被混凝土杆塔所淘汰。现有的水泥电线杆通常为一体成型,重量较大、杆件很长,给电线杆的运输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尤其是一些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险峻地段,一体成型的电线杆的输送问题便更加严峻。针对于上述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821858560.0

一种防滑式分段水泥电线杆中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的混凝土输电杆塔,虽然该技术解决了一体式电线杆重量较大、杆件很长,难以运输的问题。由于采用装配式,相邻两个电线杆模块之间连接处的强度基本依靠杆套来保证,这导致了杆套的设计要求十分高,以保证整体刚度。但是这类装配式电线杆,基本是依靠杆套的硬连接来保证相邻两个电线杆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这就导致了相邻两个电线杆模块内部韧性不足。这类装配式电线杆如果安装在大风区域,大风容易吹动电线,电线不断的摆动容易造成电线杆挠性完全变形,久而久之这类电线杆容易被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本输电混凝土杆塔采用装配式的结构设计,除了拆装和运输外,还具有一定的韧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包括多个杆件、多个连接块及多个杆套,多个所述杆件能够拆卸地首尾相连成一体,任一所述杆件的两端沿其轴向均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卡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的卡槽内;杆套包覆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的连接处。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任一所述杆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和凸起,所述杆件一端上的凹槽及凸起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杆件一端上的凸起及凹槽契合。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杆件两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台阶,所述杆套的两端分别套装在相邻的两组所述杆件相向一端的台阶上。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台阶上包覆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上设置环槽,所述杆套的两端上均设置有配合环槽的凸沿。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杆套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杆件的两端上均设置有配合锁紧螺栓的螺孔。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预埋桩体,所述预埋桩体浇筑或埋设于地层中;最底部的所述杆件的下端安装在预埋桩体上;所述预埋桩体的顶部亦设置有所述凸起及所述凹槽;所述预埋桩体上的凸起及凹槽分别与所述杆件上的凹槽及凸起契合;所述预埋桩
体与杆件连接处亦套设有所述杆套。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槽设置在杆件的端面上,所述卡槽开口端的直径大于卡槽底部的直径。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块为钢筋混凝土预制块。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杆件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攀爬把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输电混凝土杆塔有多个杆件能够拆卸地首尾相连成一体,采用拆卸式的组装方式,便于运输、拆装和预制;此外,利用连接块作为相邻两个杆件的内心连接件,能够有效地提高相邻两组杆件之间的连接韧性;同时利用杆套来包覆任意相邻的两个杆件的连接处,配合连接块一并连接两个杆件,可以有效保证相邻两组杆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本输电混凝土杆塔采用装配式的结构设计,除了拆装和运输外,还具有一定的韧性,适合在大风区域使用。
附图说明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杆件1、卡槽11、凹槽12、凸起13、台阶14、强化层15、环槽16、螺孔17、把手18、连接块2、杆套3、凸沿31、预埋桩体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部件被称为“设置在中部”,不仅仅是设置在正中间位置,只要不是设置在两端部都属于中部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包括多个杆件1、多个连接块2及多个杆套3,多个所述杆件1能够拆卸地首尾相连成一体,任一所述杆件1的两端
沿其轴向均设置有卡槽11;所述连接块2的两端分别卡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1的卡槽11内;杆套3包覆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1的连接处。其中,杆件1的外形基本一致,便于工厂进行预制,同时为了减轻重量以及保证强度,本申请中杆件1为空心结构设计。而卡槽11在本申请中可以设置在杆件1两端的端面上,如果杆件1采用空心的设计,则卡槽11可以直接设计在杆件1内孔的两端上,当然卡槽11也可以设计在杆件1非内孔的区域上。在本申请中杆套3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栓紧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这个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选用。当然,在本申请中由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1的强度基本由杆套3和连接块2来实现,为此本申请中杆套3采用钢制材料制成,可以在有限的厚度情况下保证足够的强度。
[0027]为了避免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1产生转动,任一所述杆件1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2和凸起13,所述杆件1一端上的凹槽12及凸起13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杆件1一端上的凸起13及凹槽12契合。其中,凹槽12和凸起13的设计可以便于相邻的两组所述杆件1在后期吊装或装配时配对对齐,同时凹槽12和凸起13的交错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其特征在于:多个杆件,多个所述杆件能够拆卸地首尾相连成一体,任一所述杆件的两端沿其轴向均设置有卡槽;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卡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的卡槽内;及多个杆套,包覆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件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杆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和凸起,所述杆件一端上的凹槽及凸起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杆件一端上的凸起及凹槽契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两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台阶,所述杆套的两端分别套装在相邻的两组所述杆件相向一端的台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上包覆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上设置环槽,所述杆套的两端上均设置有配合环槽的凸沿。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输电混凝土杆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月红张栋翔汪鹏王宇张博华潘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