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46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光插座,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触摸FPC、主控电路板、电源板,外壳包括面壳和底壳,面壳顶部外表面设置有滑动触摸面板,触摸FPC与面壳顶部内表面贴合,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触摸FPC与控制单元连接,面壳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外接灯光设备的插孔,电源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和电压调节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分别与控制单元和电源输出端口连接,电源输出端口位于与插孔相对位置处,底壳设置有用于连接市电的插脚,插脚与电源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调光插座不仅仅为外接灯光设备提供电源,还可以实现对外接灯光设备的灯光亮度的调节,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的个性化用光需求。景的个性化用光需求。景的个性化用光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光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光插座。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因此插座可以作为电源与外接用电设备的桥梁,使多个外接用电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一处电源的电能。现有的插座为带有电源线的台灯、夜光灯、床头灯提供电源的输入,但是台灯、夜光灯、床头在使用过程由于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需要的光亮不同会需要不同亮度的灯光,目前的插座只能使上述外接灯光设备发出单一亮度的灯光,并不具备调节外接灯光设备的灯光亮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光插座,其能解决目前的插座只能使外接灯光设备发出单一亮度的灯光,并不具备调节外接灯光设备的灯光亮度的功能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调光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触摸FPC、主控电路板、电源板,所述外壳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顶部外表面设置有滑动触摸面板,所述触摸FPC与所述面壳顶部内表面贴合,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触摸FPC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面壳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外接灯光设备的插孔,所述电源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和电压调节模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位于与所述插孔相对位置处,所述底壳设置有用于连接市电的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电源板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含有若干LED灯珠的LED灯条,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套设在所述LED灯条上,所述触摸FPC在与导光板相对位置设置有感应触摸透光区域,所述滑动触摸面板在与所述感应触摸透光区域相对位置设置有用于触发调节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处对应输出电压的面板触摸透光区域。
[0007]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条、所述导光板、所述面板触摸透光区域、所述感应触摸透光区域的数量均为两个。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触摸面板的感应触摸透光区域设置有透光条。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数量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面壳的两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板还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为主控MCU,所述主控MCU的型号为CBM7326FLQ1D。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市电输入接口,所述插脚与所述市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继电器和可控硅,所述可控硅的与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继
电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口、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还设置有WIFI主板,所述WIFI主板分别与外部手机终端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WIFI主板与外部手机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板上设置有用于启动WIFI主板的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所述WIFI主板电性连接。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中的一种调光插座,使用者通过触摸滑动触摸面板来使触摸FPC发送灯光调节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灯光调节信号控制电源调节模块对电源板上的电源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从而使通过插孔与电源输出端口连接的外接灯光设备的输入电压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外接灯光设备发出不同亮度灯光的效果,本申请中的调光插座不仅仅为外接灯光设备提供电源,还可以实现对外接灯光设备的灯光亮度的调节,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的个性化用光需求。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调光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调光插座的控制原理图。
[0020]图中:1、面壳;11、滑动触摸面板;111、面板触摸透光区域;12、插孔;13、开关按键;2、底壳;21、插脚;3、触摸FPC;31、感应触摸透光区域;4、导光板;5、主控电路板;51、LED灯条;511、LED灯珠;6、电源板;61、电源输出端口;62、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一种调光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触摸FPC3、主控电路板5、电源板6,所述外壳包括面壳1和底壳2,所述面壳1顶部外表面设置有滑动触摸面板11,所述触摸FPC3与所述面壳1顶部内表面贴合,所述主控电路板5上设置有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为主控MCU,所述主控MCU的型号为CBM7326FLQ1D;所述触摸FPC3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面壳1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外接灯光设备的插孔12,所述电源板6上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61和电压调节模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61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口61位于与所述插孔12相对位置处,所述底壳2设置有用于连接市电的插脚21,所述插脚21与所述电源板6电性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5上设置有含有若干LED灯珠511的LED灯条51,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导光板4,所述导光板4卡扣在
所述LED灯条51上,导光板4上设置有若干透光孔,透光孔与对应LED灯条51上的LED灯珠511一一对应,LED灯珠511发出的光线从对应透光孔射出;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4和LED灯条51的数量相同,导光板4和LED灯条51的数量优先设置为两个,每个LED灯条51上均卡扣有对应的导光板4;所述触摸FPC3在与导光板4相对位置设置有感应触摸透光区域31,所述滑动触摸面板11在与所述感应触摸透光区域31相对位置设置有用于触发调节所述电源输出端口61处对应输出电压的面板触摸透光区域111。上述的所述LED灯条51、所述导光板4、所述面板触摸透光区域111、所述感应触摸透光区域31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LED灯条51与唯一的导光板4位置对应,每个所述导光板4与唯一的所述面板触摸透光区域111对应,每个所述面板触摸透光区域111与一个所述触摸显示区域对应。所述插孔12的数量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6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插孔12设置在所述面壳1的两侧,每个所述插孔12与指定的一个所述电源输出端口61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WIFI主板,所述WIFI主板分别与外部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插座,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触摸FPC、主控电路板、电源板,所述外壳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顶部外表面设置有滑动触摸面板,所述触摸FPC与所述面壳顶部内表面贴合,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触摸FPC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面壳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外接灯光设备的插孔,所述电源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和电压调节模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位于与所述插孔相对位置处,所述底壳设置有用于连接市电的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电源板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含有若干LED灯珠的LED灯条,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卡扣在所述LED灯条上,所述触摸FPC在与导光板相对位置设置有感应触摸透光区域,所述滑动触摸面板在与所述感应触摸透光区域相对位置设置有用于触发调节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处对应输出电压的面板触摸透光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光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所述导光板、所述面板触摸透光区域、所述感应触摸透光区域的数量均为两个。4.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戴站华邢晓浩李红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酷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