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新清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演示用原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38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次电池,特别是供教学演示用的原电池,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演示用原电池,电磷演示不明显,铜板上汽泡形成困难,和电解质溶液浓度高,极板消耗大等技术问题,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采用双电池槽和两对极板,电流显示靠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演示明显,灵敏度高,电流显示时间长,电解质溶液和极板消耗少,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演示用原电池,特别适用于教学演示原电池原理时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次电池,特别是一种供教学演示用的原电池。现有高中化学课教学演示用原电池,存在以下缺点,1、原电池电压较低,电流不稳,持续工作性差,用电流计检测时,指针偏转漂移不定,且逐渐走回零位。若用小电珠做显示时,则出现灯丝微红,瞬时即灭的现象。所以难以证明导线中有恒定持续的电流通过这一结论,2、由于现有技术电流不能保持持续、恒定、实验时需将两极板时而插入溶液,时而拨出,所以要观察铜板上有汽泡形成现象,难以实现。3、现有技术两极板需有较大面积,故装置体积较大,酸的浓度较高,耗酸多,金属极板消耗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演示效果明显,便于揭示原电池工作原理,减小装置体积,降低使用时的酸耗和极板损耗的新型教学演示用原电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极板由两块锌板和两块铜板组成,将电池槽由单槽制成双槽,在两极板之间接有发光二极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参看附图,在由两个槽体组成的电池槽6内,分别装有锌板和铜板3、锌板2、铜板4而且两个槽体内的锌板1、2与铜板3、4分别连接,即形成了两原电池的串联,这样即提高了原电池的电压,在锌板1与铜板3之间串联有发光二极管和电位器,发光二极管只要电路中有微弱电流存在即可发光,调整电位器,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还可发生明暗变化,为了使演示试验更加生动,还可增设压电陶瓷蜂呜器5,试验时即可看到发光二极管发光,还可听到蜂呜器5发出的声音。本技术实施例证明,本技术保持了原电池的原貌,便于说明原电池工作原理,演示效果明显,生动,直观,灵敏度高,发光现象持续时间长,由于降低了酸的浓度,减少了极板面积,所以金属和酸的消耗小,成本低,装置简单,体积小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演示用原电池,特别适用于教训学演示原电池原理时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供教学演示用原电池,由极板,电池槽,和电解质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极板由两块锌板1、2和两块铜板3、4组成,b、所述的锌板1和铜板3间串联有发光二极管和电位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电池,其特征在于与发光二极管和电位器并联有蜂呜器5。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次电池,特别是供教学演示用的原电池,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演示用原电池,电流演示不明显,铜板上汽泡形成困难,和电解质溶液浓度高,极板消耗大等技术问题,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采用双电池槽和两对极板,电流显示靠发光二极管,本技术具有演示明显,灵敏度高,电流显示时间长,电解质溶液和极板消耗少,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演示用原电池,特别适用于教学演示原电池原理时使用。文档编号G09B23/18GK2091016SQ9120747公开日1991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康新清, 康新, 谢俊华 申请人:康新清, 康新, 谢俊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教学演示用原电池,由极板,电池槽,和电解质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极板由两块锌板1、2和两块铜板3、4组成,b、所述的锌板1和铜板3间串联有发光二极管和电位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新清康新谢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康新清康新谢俊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