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535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包括外接设备、服务器、移动终端、微波传感器、PIR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主控芯片的主板,所述外接设备与主板连接,外接设备包括拾音器、摄像头、显示器,所述微波传感器与PIR人体红外传感器与主板相连,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主板通过WIFI模组相连,所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记载有效性高、对可能要发生的过激行为做预警并进行阻止的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止的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止的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交互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暴力案件的报道,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现在学校内通常都会安装摄像头系统,但其只能做简单的录像记录,对可能要发生的过激行为无法做预警和警示,不能起到防范校园暴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对可能要发生的过激行为做预警并进行阻止,防范校园暴力的发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包括外接设备、服务器、移动终端、微波传感器、PIR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主控芯片的主板,所述外接设备与主板连接,外接设备包括拾音器、摄像头、显示器,所述微波传感器与PIR人体红外传感器与主板相连,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主板通过WIFI模组相连,所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相连。微波传感器与PIR人体红外传感器对接近的人员进行监测,当有人员接近至一定范围时,摄像头开启拍摄,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并作记录,当拾音器接收到制定的功能词语时,服务器将人脸识别数据及相关信息发送到装有对应APP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使用者可通过相应APP接通显示器、拾音器等与现场人员进行视频对讲,摄像头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人员接近至一定范围时才开启拍摄进行人脸识别并作记录,对大量的无人活动的时间不作记录,其记录的数据都为有效数据,拾音器对范围内的人员进行语音识别,当识别到特定的功能词语可能会发过激行为时,通过服务器及时通知装有对应APP的移动终端使用者,移动终端使用者可快速接通显示器、拾音器等与范围内的人员进行视频对讲,对可能要发生的过激行为进行阻止,此系统用于校园内,可起到防范校园暴力的作用。
[0005]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为云端服务器或本地服务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0007]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记载有效性高、对可能要发生的过激行为做预警并进行阻止的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所示:服务器1;移动终端2;微波传感器3;PIR人体红外传感器4;主控芯片5;拾音器6;摄像头7;显示器8;WIFI模组9。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包括外接设备、服务器1、移动终端2、微波传感器3、PIR人体红外传感器4、设置有主控芯片5的主板,外接设备与主板连接,外接设备包括拾音器6、摄像头7、显示器8,微波传感器3与PIR人体红外传感器4与主板相连,服务器1与主板通过WIFI模组9相连,移动终端2与服务器1相连,服务器1为云端服务器或本地服务器装有图像处理系统与人像数据底库,摄像头7、拾音器6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对大量的无人活动的时间不作记录,微波传感器3与PIR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人员靠近,接近至5米内启动红外摄像头7与拾音器6,红外摄像头7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1进行人脸识别并作记录,使其记录的数据都为有效数据,拾音器6对范围内的人员进行语音识别,当识别到特定的功能词语如“救我”、“帮我”、“打电话”时,服务器1将人脸识别数据通过和人像数据底库对比判断具体人员,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装有对应APP的移动终端2(如智能手机),移动终端2使用者可通过相应APP接通显示器8、拾音器6等与现场人员进行视频对讲,对可能要发生的过激行为进行阻止,此系统用于校园内,可起到防范校园暴力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范校园暴力的智能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设备、服务器、移动终端、微波传感器、PIR人体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主控芯片的主板,所述外接设备与主板连接,外接设备包括拾音器、摄像头、显示器,所述微波传感器与PIR人体红外传感器与主板相连,所述服务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冠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