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维恒专利>正文

多功能地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20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仪器,是一种多功能地球仪,现行地球仪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球体1、支架2、底座3、时圈4、黄道面5、晨昏圈6、子时圈7、转盘8、中轴9及24节气盘10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增加了功能,可以演示昼夜更替、时间变换、四季成因和极昼极夜等天文现象。(*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仪器,是一种多功能地球仪。现行地球仪是一个在其表皮上标有地图并能自转的球体。类似的仪器还有时区地球仪、经纬仪和天球仪等。这些仪器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观的能够融演示时区划分、时间换算和四季成因等天文现象于一身的多功能地球仪。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地球仪,包括球体(1)、支架(2)和底座(3),球体的赤道上标有24个时区,并套有时圈(4),球体外围有一个与球体同心的晨昏罩,它由黄道面(5)、晨昏圈(6)和子时圈(7)连接而成,并通过转盘(8)安装在底座中轴(9)的上部,固定在该轴上部并重叠在转盘下面的,还有24节气盘(10)。时圈(4)上所标的经度和对区与球体上所标的一致,时圈分内外两圈,内圈为经度时区圈,是固定在球体赤道上的,外圈为24小时圈,可以转动。黄道面(5)是与球体(1)的赤道面构成23度26分夹角的平面园圈,予时圈(7)为半园圈,晨昏圈(5)为整园圈,它们相交成90度,都垂直穿过黄道面(5),汇交于转盘(8),在与子时圈与黄道面交点相对应的黄道面上,有一太阳直射点(12)。支架(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中轴(9)上,另一端与球体的自转轴(11)连接,中轴(9)与自转轴(11)构成25度26分的夹角。转盘(8)带动晨昏罩转动,其转轴就是底座的中轴(9),转盘(8)上刻有指示标记,该标记与黄道面的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垂面内,用于指示24节气的某一节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主要在于它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演示昼夜更替、昼夜长短、时间换算和时区划分,还可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四季成因及极昼极夜等天文现象。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地球仪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球体,2为支架,3为底座,4为时圈,5为黄道面,6为晨昏圈,7为子时圈,8为转盘,9为中轴,10为24节气盘,11为自转轴,12为太阳直射点。实施例提供的为一教学用的多功能地球仪,包括球体(1)、支架(2)和底座(3),球体的赤道上标有24个时区,并套有时圈(4),球体外围有一个与球体同心的晨昏罩,它由黄道面(5)、晨昏圈(6)和予时圈(7)连接而成,并通过转盘(8)安装在底座中轴(9)的上部,固定在该轴上部并重叠在转盘下面的,还有24节气盘(10)。时圈(4)上所标的经度和时区与球体上所标的一致,时圈分内外两圈,内圈为经度时区圈,是固定在球体赤道上的,外圈为24小时圈,可以转动。黄道面(5)是与球体(1)的赤道面构成23度26分夹角的平面园圈,予时圈(7)为半园圈,晨昏圈(6)为整园圈,它们相交成90度,都垂直穿过黄道面(5),汇交于转盘(8),在与子时圈与黄道面交点相对应的黄道面上,有一太阳直射点(12)。支架(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中轴(9)上,另一端与球体的自转轴(11)连接,中轴(9)与自转轴(11)构成23度26分的夹角。转盘(8)带动晨昏罩转动,其转轴就是底座的中轴(9),转盘(8)上刻有指示标记,该标记与黄道面的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垂面内,用于指示24节气的某一节气。该地球仪有多种功能。转动球体,可演示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和经过日界线时要改变日期的原理;转动时圈的24小时圈,可演示时间变换及换算;转动晨昏圈,可演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四季变换和极昼极夜现象以及五带的划分。另外,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也显示得很清楚。权利要求1.多功能地球仪,包括球体(1)、支架(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球体的赤道上标有24个时区,并套有时圈(4),球体外围有一个与球体同心的晨昏罩,它由黄道面(5)、晨昏圈(6)和子时圈(7)连接而成,并通过转盘(8)安装在底座中轴(9)的上部,固定在该轴上部并重叠在转盘下面的,还有24节气盘(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时圈(4)上所标的经度和时区与球体上所标的一致,时圈分内外两圈,内圈为经度时区圈,是固定在球体赤道上的,外圈为24小时圈,可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球仪,其特征在于黄道面(5)是与球体(1)的赤道面构成23度26分夹角的平面园圈,子时圈(7)为半园圈,晨昏圈(6)为整园圈,它们相交成90度,都垂直穿过黄道面(5),汇交于转盘(8),在与子时圈与黄道面交点相对应的黄道面上,有一太阳直射点(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支架(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的中轴(9)上,另一端与球体的自转轴(11)连接,中轴(9)与自转轴(11)构成23度26分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仪,其特征在于转盘(8)带动晨昏罩转动,其转轴就是底座的中轴(9),转盘(8)上刻有指示标记,该标记与黄道面的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垂面内,用于指示24节气的某一节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教学仪器,是一种多功能地球仪。现行地球仪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本技术主要由球体1、支架2、底座3、时圈4、黄道面5、晨昏圈6、子时圈7、转盘8、中轴9及24节气盘10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增加了功能,可以演示昼夜更替、时间变换、四季成因和极昼极夜等天文现象。文档编号G09B27/00GK2282238SQ9624517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戴维恒 申请人:戴维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地球仪,包括球体(1)、支架(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球体的赤道上标有24个时区,并套有时圈(4),球体外围有一个与球体同心的晨昏罩,它由黄道面(5)、晨昏圈(6)和子时圈(7)连接而成,并通过转盘(8)安装在底座中轴(9)的上部,固定在该轴上部并重叠在转盘下面的,还有24节气盘(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恒
申请(专利权)人:戴维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