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90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9
一种信号转换器,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信号转换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位置及连接线的需要扔存在许多不足,信号转换器的角度不能进行调节,在信号线比较杂乱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合理的放置,并且现有的信号转换器不能十分牢固地固定住,很容易掉落发生损坏的问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滑动链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下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上端内部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调节杆,第三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三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分别和调节板的下端互相铰接。节板的下端互相铰接。节板的下端互相铰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转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信号转换
,尤其是涉及一种信号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信号转换器是一种设备,通过数电的原理将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需专业的芯片处理,模数转换器是一种能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电子元件,通常是将信号采样并保持以后,再进行量化和编码,这两个过程是在转化的同时实现的,模数转换一般要经过采样、保持和量化、编码这几个步骤,在实际电路中,有些过程是合并进行的,如采样和保持,量化和编码在转换过程中是同时实现的,现有的信号转换器的原理已经十分成熟,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位置及连接线的需要扔存在许多不足,信号转换器的角度不能进行调节,在信号线比较杂乱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合理的放置,并且现有的信号转换器不能十分牢固地固定住,很容易掉落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信号转换器,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信号转换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位置及连接线的需要扔存在许多不足,信号转换器的角度不能进行调节,在信号线比较杂乱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合理的放置,并且现有的信号转换器不能十分牢固地固定住,很容易掉落发生损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滑动链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下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上端内部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调节杆,第三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三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分别和调节板的下端互相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分别转动形成本体角度可调节的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固定圈内从上至下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圈,第二齿圈和第三齿圈,第一齿圈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曲柄,第二齿圈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曲柄,第三齿圈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曲柄。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行星架,行星架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一齿圈互相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圈互相啮合,第三齿轮和第三齿圈互相啮合。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的内部啮合有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和第一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杆和行星架转动连接,第二齿轮的内侧啮合有第二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和下端的第三太阳轮转动连接,第二太阳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上端和第二连杆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一齿轮互相啮合,第一太阳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上端和第三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侧转动连接有弯杆,弯杆的外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和支撑板固定连接,弯杆的前端铰接有夹紧板,支撑板的表面设有四个通孔。
[0009]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信号转换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位置及连接线的需要扔存在许多不足,信号转换器的角度不能进行调节,在信号线比较杂乱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合理的放置,并且现有的信号转换器不能十分牢固地固定住,很容易掉落发生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调节板剖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齿圈和对应齿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弯杆和夹紧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

本体、2

调节板、3

支撑板、4

固定圈、5

第一曲柄、6

第二曲柄、7

第三曲柄、8

通孔、9

第一连杆、10

第一调节杆、11

第二调节杆、12

第二连杆、13

第三连杆、14

第三调节杆、15

第一齿圈、16

第二齿圈、17

第三齿圈、18

第一齿轮、19

第二齿轮、20

第三齿轮、21

固定杆、22

第一套筒、23

第二套筒、24

夹紧板、25

弯杆、26

弹簧、27

第一太阳轮、28

第二太阳轮、29

第三太阳轮、30

行星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本技术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下端滑动链接有调节板2,调节板2的下端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固定圈4的上端内部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2和第三连杆13、第一连杆9的上端铰接有第一调节杆10,第二连杆12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调节杆11,第三连杆13的上端铰接有第三调节杆14,第一调节杆10,第二调节杆11和第三调节杆14分别和调节板2的下端互相铰接,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2和第三连杆13分别转动形成本体1角度可调节的结构。
[0019]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支撑板3放置在需要连接本体1的区域,然后固定好支撑板3的位置,此时当第一连杆9开始逆时针转动的时候,由于此时第二连杆12和第三连杆13的上端铰接点是不动的,进而带动铰接的第一调节杆10开始向上转动,将调节板2的那一端向上顶起,实现调节板2第一连杆9那一侧的高低调节,来实现整个调节板2的前后角度调节,同时当需要调节第二连杆12上端调节板2的高度的时候,只需要让第二连杆12转动,带动上端铰接的第二调节杆11进行升降,实现第二连杆12上端调节板2的高度进行变化,实现整个调节板2的高度变化,同理只需要转动第三连杆13来实现第三调节杆14进行角度变化,进而可以实现调节板2整体角度的调节,进而可以实现本体1的角度调节,以适应在线束比较密集,空间比较狭小的连接环境内进行信号连接以及信号转换。
[0020]所述固定圈4内从上至下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圈15,第二齿圈16和第三齿圈17,第一齿圈1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曲柄5,第二齿圈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曲柄6,第三齿圈1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曲柄7。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转换器,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下端滑动链接有调节板(2),调节板(2)的下端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固定圈(4)的上端内部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2)和第三连杆(13)、第一连杆(9)的上端铰接有第一调节杆(10),第二连杆(12)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调节杆(11),第三连杆(13)的上端铰接有第三调节杆(14),第一调节杆(10),第二调节杆(11)和第三调节杆(14)分别和调节板(2)的下端互相铰接,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2)和第三连杆(13)分别转动形成本体(1)角度可调节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4)内从上至下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圈(15),第二齿圈(16)和第三齿圈(17),第一齿圈(1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曲柄(5),第二齿圈(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曲柄(6),第三齿圈(1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曲柄(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行星架(30),行星架(30)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禾利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