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90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包括背光源、玻璃基板、光遮蔽层、光扩散层和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源设在所述玻璃基板入光面处且与玻璃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


[0001]本技术涉及扩散板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保证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的转换效果,LED与扩散板之间会留出20

40mm的距离,简称OD距离,若OD距离不足,则光线分布不均且LED灯影明显,从而影响背光源光学特性及品味,因此,直下式背光源的厚度通常在30

50mm,与当下超薄背光的趋势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本技术针对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OD距离较大,造成整体扩散板厚度大这一缺陷,设计出一种不同区域反射率渐变的玻璃扩散板,在不影响扩散板光学特性及品味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OD距离,达到超薄背光的效果。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源、超薄背光结构和液晶面板;所述的超薄背光结构包括玻璃基板、光遮蔽层和光扩散层;所述的背光源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入光面处且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5

7mm;所述的光遮蔽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出光面上;所述的光扩散层设置在所述光遮蔽层上;所述的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光扩散层上方;所述的光遮蔽层的厚度呈阶梯式设置,且所述的光遮蔽层上正对所述背光源的中心部分其反射率为88

95%、透光率为4

10%;然后在所述中心部分的外围依次设置若干厚度递减的圆环,且最外围的所述圆环其反射率为65

85%、透光率为15

30%;所述的光扩散层是由涂覆浆料涂在所述光遮蔽层上形成;所述的光扩散层的厚度为50

100μm;所述光扩散层的透光率为40

60%;所述的玻璃基板的入光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结构。具体的,所述的光遮蔽层的中心部分为一定直径和厚度的圆盘状结构,所述的中心部分和若干所述的圆环围合形成圆环状的所述光遮蔽层,且所述光遮蔽层的厚度由中心部分向外逐渐递减。优选地,所述光扩散层是由涂覆浆料涂在所述光遮蔽层上形成,且所述的涂覆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树脂30

70%、二氧化硅5

10%、二氧化钛10

30%、二价酸酯15

30%,其中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作为光扩散粒子,二价酸酯作为有机溶剂。本技术的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通过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出光面上涂覆不同反射率的光遮蔽涂层,不同区域的反射率通过涂层的厚度调控,其涂层厚度(即光遮蔽层的阶梯厚度)的范围20

80μm,反射率控制在65%

95%,透光率在5%

30%。优选地,所述的扩散结构的作用与传统直下式背光源结构中的LED灯罩功效相同,本技术通过设置扩散结构可以替代传统的LED灯罩,从而进一步减少OD距离;由于OD距离的减小可以进一步缩小扩散板的厚度。相应的,OD距离越小,背光源
(LED)照射在玻璃基板表面的光线越集中,光线越强,设计的中心圆的反射率越大,即厚度越大,直径越小,OD距离大时,中心圆直经大,厚度小。优选地,所述光扩散层的厚度可在50

100μm范围内调整,LED光线越强、OD距离越小时,扩散层厚度越大,光扩散层也具备一定的遮蔽性,OD距离小,LED光线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扩散板品味调整难度加大,故需提高扩散层厚度,搭配光遮蔽层,光线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后,均匀程度提高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圆环设置为2

4个。具体是指在光遮蔽层中心部分的外围设置2

4个阶梯式的圆环,且圆环厚度从中心部分的圆心向外围依次递减,形成阶梯状厚度的整个光遮蔽层。OD距离越小,圆环个数越多,OD距离曾大时,圆环个数相应减少。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扩散层是由涂覆浆料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涂覆在所述光遮蔽层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1.1

2.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扩散结构为一体成型工艺制备的压花结构。此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光线的扩散效果,使之更均匀。
[0010]为满足背光源结构光学及品味需求,LED灯珠(即背光源)需保证足够的发光强度,且LED灯影不能显现,在传统直下式背光源结构中,大量密集的光线从LED灯珠发出后经过LED灯罩的初步扩散后无法均匀分布开,因此扩散板与LED灯珠之间需留出一段距离(即为OD距离)让光线充分扩散,然后再经过扩散板的二次扩散,实现将点光源转化为均匀的面光源,但如果OD距离不足,则光线分布不均且LED灯影明显,从而影响背光源光学特性及品味,故传统直下式背光源OD距离通常在20

40mm,直接导致扩散板机构的整体厚度无法达到超薄要求。因此,本技术采用了一体成型技术,在入光面上设置有光扩散效果的扩散结构的玻璃作为扩散板基板(所述的扩散结构的作用与传统直下式背光结构中的LED灯罩功效相同,通过在玻璃基板的入光面上设置扩散结构替代传统的LED灯罩可以进一步减少OD距离),光线在玻璃基板的入光面处经过扩散结构(压花结构)的初步扩散到达玻璃基板另一侧的出光面后,然后先经过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光遮蔽涂层,由于光线密集程度是由背光源(LED灯珠)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因此本技术中的光遮蔽涂层的厚度由背光源(LED灯珠)中心位置向四周作阶梯状递减的设计,光遮蔽涂层的厚度、形状及大小可根据LED光线强度、LED形状及排布作不同调整;光线最强的位置其光遮蔽涂层的厚度最大,相应的涂层反射率最高,光遮蔽涂层将大量光线反射回玻璃入光面,少量光线透过光遮蔽涂层射出,光线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后,可形成较均匀的光线,再经过扩散涂层再次分散,最终达到均匀分散的效果,同时,光遮蔽涂层具有比扩散涂层更优的遮蔽效果,可有效减小背光源的OD距离且无LED灯影。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提供的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本技术通过在玻璃基板的入光面设置扩散结构,出光面涂覆光遮蔽涂层及光扩散涂层,大大减小了背光模组的OD距离。本技术针对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OD距离较大,造成整体机构厚度大这一缺陷,设计出一种不同区域反射率渐变的玻璃扩散板,在不影响扩散板光学特性及品味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了OD距离(即将传统直下式背光源结构中的OD距离由20

40毫米缩小至0.5

7毫米),达到超薄背光的效果,符合当下超薄背光的趋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配超薄背光结构的玻璃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源(1)、超薄背光结构(6)和液晶面板(5);所述的超薄背光结构(6)包括玻璃基板(2)、光遮蔽层(3)和光扩散层(4);所述的背光源(1)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2)的入光面处且与所述玻璃基板(2)之间的距离为0.5

7mm;所述的光遮蔽层(3)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2)的出光面上;所述的光扩散层(4)设置在所述光遮蔽层(3)上;所述的液晶面板(5)设置在所述光扩散层(4)的上方;所述的光遮蔽层(3)的厚度呈阶梯式设置,且所述的光遮蔽层(3)上正对所述背光源(1)的中心部分,其反射率为88

95%、透光率为4

10%;然后在所述中心部分的外围依次设置若干厚度递减的圆环,且最外围的所述圆环,其反射率为65

85%、透光率为15

30%;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莲林俊良林金汉林金锡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