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娄海燕专利>正文

楼房建筑雨水分流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89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房建筑雨水分流收集装置,包括通过导管连通的分流器和储水器,所述分流器包括连成一体的主管和支管,主管内壁设有导流螺旋线,所述储水器包括一桶体,所述桶体设有放水管和溢流管,溢流管下端接有排水管;所述桶体设有桶架,所述桶架包括挂架和托架,挂架设有与之铰接的固定架头,托架包括底座和架框,底座上设有管孔,所述底座以及架框均与挂架的活动架体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完成对雨水的定量收集,收集的雨水可进行浇花或者家用,节约水资源。不用时,可整体折叠收起,减少室内占用空间,使用方便。楼房居家使用,不仅有利于雨水资源的收集再利用,而且还能降低楼宇落水管的排水压力和地面大径流。径流。径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房建筑雨水分流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物顶部雨水收集再利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楼房等高层建筑物雨水分户分流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水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天然水资源,可广泛用于园林绿化、洒水消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地城区高楼林立、比肩接踵。而现有的楼房,特别是住宅楼,从上往下每户室外都设有落水管,下雨时,楼顶雨水顺着落水管落入地面下水管道而径直流走,住户却一边看着雨水从身边流失,一边取用自来水浇花,感到非常可惜。楼顶雨水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收集利用,而且遇到急雨时,落水管还容易发生溢水和大的地面径流。也有的住宅区,为了利用雨水资源,设置了地下蓄水池,将小区内径流雨水蓄集后再利用,这种方式对雨水的收集能力有限,也仅能用于公共绿化,不能满足一家一户大量用水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对楼房屋顶雨水进行户内定量收集,且能进行自动分流和排溢的楼房建筑雨水分流收集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通过导管连通的分流器和储水器,所述分流器包括连成一体的主管和支管,主管内壁设有导流螺旋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储水器包括一桶体,所述桶体设有放水管和溢流管,溢流管下端接有排水管;所述桶体设有桶架,所述桶架包括挂架和托架,挂架设有与之铰接的固定架头,托架包括底座和架框,底座上设有管孔,所述底座以及架框均与挂架的活动架体紧固连接。
[0005]所述桶体包括活连接的下桶体和上桶体,所述下桶体的桶底设有与之活连接的溢流管,上桶体为软体的囊状,上桶体下端设有压接圈,上桶体通过压接圈与下桶体的桶底紧密连接,上桶体上设有与导管相接的集水接头。
[0006]所述溢流管为高度可调的插接管,上桶体顶部设有桶口,所述桶口上设有桶盖,放水管设在上桶体侧部。
[0007]所述导管和排水管均为软管,所述固定架头上端设有销体座,所述架框上设有销接头。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技术具有分流器和储水器,储水器包括桶体和桶架,桶体与分流器通过导管连通,桶体上还设有放水管和溢流管,溢流管下端接有排水管,分流器和排水管从上往下分别与楼宇落水管连接。分流器内壁设有导流螺旋线,下雨时,落水管内的雨水沿管壁下流时,部分雨水会自动经支管分流,再经导管进入桶体;桶体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会从溢流管溢出,并经排水管回流到落水管,能自动完成对雨水的定量收集。桶体内收集的雨水可进行浇花或者家用,节约水资源,水位下降后,又会自动补充。当桶体水用尽且无雨水收集时,可利用桶架将其整体折叠收起,减少室内占用空间,使用方便。本
技术适于楼房居家使用,不仅有利于雨水资源的收集再利用,而且还能降低楼宇落水管的排水压力和地面大径流。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0]图1是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储水器各组件分体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桶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分流器剖视图;
[0014]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通过导管13连通的分流器1和储水器2。分流器1包括连成一体的主管11和支管12,主管11为一塑料管节,其两端设有与落水管配合连接的管口,主管内壁设有顺时针方向的导流螺旋线111;支管12内管口的底缘凸出于主管11内壁,有利于分流主管11内下落的雨水;导管13采用软管,其两端分别于与支管12和储水器2连接。储水器2包括一扁平桶体21,桶体21侧面和底部分别接有放水管22和溢流管23,溢流管23的上端开口于桶体内,其下端口接有排水管24。桶体21上设有桶架4,桶架4包括连成一体的挂架41和托架42。挂架41的上架体为固定架头411,固定架头411与之挂架41的下部的活动架体铰接。托架42包括底座421和架框422,底座421上设有托板,托板设有溢流管23的管孔423,底座421以及架框422均与挂架41的活动架体紧固连接。桶体21与架框422插接,其底部坐落在底座421上。
[0016]参照图1至图3所示,桶体21由活连接的下桶体211和上桶体212组成,下桶体211的桶底中心位置设有溢流管23,溢流管23通过螺圈与桶底紧固连接,下桶体211安装在托架42上。上桶体212为塑胶软囊体,上桶体212的下端口设有压接圈216,压接圈216通过螺栓与下桶体211的桶底紧固连接,上桶体212与下桶体211紧密连接成为一体,上桶体212上设有与导管13相接的集水接头215。下桶体211上的溢流管23为高度可调的插接管,上桶体212顶部设有桶口213,桶口213上设有桶盖214,放水管22设在上桶体212侧部。打开桶口213可对桶体进行清理和调节溢流管23高度,通过调节溢流管23高度,可调整桶体最大集水量。导管13和排水管24均为塑胶软管,固定架头411的上端设有销体座412,架框422上设有销接头424。当不需要收集雨水,且桶体内收集的水用尽时,可搬动托架42,将其与桶体一起折叠立放,使销接头424与销体座412对位插接,再利用销体座412上的销体进行连接锁定即可。
[0017]参照图5所示,本技术可安装在楼房凉台内,与室外落水管6接近的位置,挂架41的固定架头411 与墙体5紧固连接,主管11和排水管接头24均串接在落水管6上, 主管11和排水管通过软管分别与储水器的桶体入口和溢流管23连接。下雨时,楼顶雨水顺落水管6落下,部分水就会经每户各自的支管12自动分流进入室内的桶体内,实现雨水自动收集;桶体水位达到溢流口位置时,再进入的水又会自动回流到落水管6,不会溢出到外面,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房建筑雨水分流收集装置,包括通过导管(13)连通的分流器(1)和储水器(2),所述分流器(1)包括连成一体的主管(11)和支管(12),主管(11)内壁设有导流螺旋线(111),其特征是所述储水器(2)包括一桶体(21),所述桶体(21)设有放水管(22)和溢流管(23),溢流管(23)下端接有排水管(24);所述桶体(21)上设有桶架(4),所述桶架(4)包括挂架(41)和托架(42),挂架(41)设有与之铰接的固定架头(411),托架(42)包括底座(421)和架框(422),底座(421)上设有管孔(423),所述底座(421)以及架框(422)均与挂架(41)的活动架体紧固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楼房建筑雨水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桶体(21)包括活连接的下桶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娄海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