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77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侧壁上部的进水口、设于本体一侧的出水口以及设于本体另一侧的密闭组件,密闭组件包括与本体一侧密封连接的压紧座以及铰接于压紧座上方的翻板组件,翻板组件包括翻板以及固接于翻板一侧的配重块,翻板与配重块的连接处与压紧座在进水口的位置铰接,翻板受配重块的作用紧密抵接于本体的进水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适配性灵活,可适配于浴室柜、洗手池、厨用水槽等产品下方的排水管,通过对本体内最优化的导流和流道设计,其排水量是市面上常规排水装置的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室内的排水系统中,排水管道往往设置过于简单、粗笨,在占用单位空间的同时,由于流道缺乏优化,造成管道受力不均,易渗水或堵塞,严重时会导致水管破裂。容易造成日常用水的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还存有机械密闭式和磁吸式防臭等几类室内排水装置。这几种排水装置虽然有他们各自的优点,但其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即排水速度小,达不到国家标准,防臭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另在现室内的排水系统中由于空间往往非常狭小,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通过优化排水管的空间布局,增强其收纳性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流量排水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侧壁上部的进水口、设于本体一侧的出水口以及设于本体另一侧的密闭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包括与本体一侧密封连接的压紧座以及铰接于压紧座上方的翻板组件,所述翻板组件包括翻板以及固接于翻板一侧的配重块,所述翻板与配重块的连接处与压紧座在进水口的位置铰接,所述翻板受配重块的作用紧密抵接于本体的进水口处。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紧座包括启停块,所述启停块与本体内壁上表面之间有容置空间,所述配重块位于容置空间内。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启停块表面设有启停斜面。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本体在进水口处设有导水斜面。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导水斜面上设有导水凸起。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本体内壁在进水口处设有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与导水斜面相对设置。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与翻板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长度比为1:3。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紧座通过扣盖和密封垫与本体密封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适配性灵活,可适配于浴室柜、洗手池、厨用水槽等产品下方的排水管,通过对本体内最优化的导流和流道设计,其排水量是市面上常规排水装置的2

3倍,除此之外,翻板组件的设置使其具有优良防臭和止水逆流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16]图2是无水流通过时,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0017]图3是有水流通过时,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翻板组件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A

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B

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C

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3、本体;131、导水斜面;132、导水凸起;133、圆弧段;14、翻板;141、配重块;142、转动支点;15、压紧座;151、启停斜面;16、密封垫;17、扣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本体13、设于本体13侧壁上部的进水口、设于本体13一侧的出水口以及设于本体13另一侧的密闭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包括与本体13一侧密封连接的压紧座15以及铰接于压紧座15上方的翻板组件,所述翻板组件包括翻板14以及固接于翻板14一侧的配重块141,所述翻板14与配重块141的连接处通过转动支点142与压紧座15在进水口的位置铰接,所述翻板受配重块141的作用紧密抵接于本体13的进水口处,本例中压紧座15包括启停块,所述启停块与本体13内壁上表面之间有容置空间,所述配重块141位于容置空间内。本排水装置使用过程中在出水口处连通有波纹管,伸缩式柔性管使排水管后移,增大收纳空间。本专利工作原理如下:当进水端输入水压F>0时,翻板在水压F的作用下转动,此时水路开启从出水端排水,当进水端输入水压F=0时,翻板在配重块141和转动支点142的作用下复位闭合,防臭和止逆效果明显。
[0028]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启停块表面设有启停斜面151,所述本体13在进水口处设有导水斜面131,所述导水斜面131上设有导水凸起132,本案水路设置主要有中心轴M1和中心轴M2交汇而成,其中进水口S1延中心轴M1延伸、出水口S2中心轴M2延伸,其中布置在进水口处的导水斜面131与中心轴M1呈b
°
,本例中优选5
°
≤b
°
≤15
°
,翻板摆动角度a
°
应与本体13上的导水斜面131所设置的角度b
°
成配比关系,优选a
°
≤b
°
,此外,导水凸起132高度优选0.3

2mm,导水斜面131和导水凸起132可起到导流作用,可有效解决流道中的负压问题,即翻板完全开启后与压紧座15上的启停斜面151之间存在间隙d,优选0.2≤d≤1mm,可防止水膜力吸住翻板,影响翻板复位。此外,导水斜面131和导水凸起132的角度和形状的设置能够快速打破流体S的水膜黏性,阻止流体S多向窜动尤其是横向流动。
[0029]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本体13内壁在进水口处设有圆弧段133,所述圆弧段133与导水斜面131相对设置。流体S在导水斜面131和导水凸起132的导流下,流体S在单位空间内显三区分布,具体为流体区W1、水气混合区W2、负压区W3,且空气与流体可快速分层流动。负压区W3中流体冲击产生的负压可通过翻板和压紧座15上的启停斜面151消除,水气混合区W2中的流体向下冲击产生的反弹力可通过圆弧段133导向转换成向外的力。此外,
设置出水口S2口径截面积大于进水口S1口径截面积,可降低流体阻力,流体S在导流通道T和横向截面Q所组成的流线型流道中可保持有序的流动。
[0030]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配重块141与翻板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长度比为1:3,使得本体13内无水流通过时,翻板在配重块141和转动支点142的作用下复位闭合,本例中转动支点142位置设置D和E成比例配置,优选为D/E=3/1,配重块141优选重量g=10

15g,翻板优选重量g=3

5g。
[0031]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压紧座15通过扣盖17和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侧壁上部的进水口、设于本体一侧的出水口以及设于本体另一侧的密闭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包括与本体一侧密封连接的压紧座以及铰接于压紧座上方的翻板组件,所述翻板组件包括翻板以及固接于翻板一侧的配重块,所述翻板与配重块的连接处与压紧座在进水口的位置铰接,所述翻板受配重块的作用紧密抵接于本体的进水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座包括启停块,所述启停块与本体内壁上表面之间有容置空间,所述配重块位于容置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庆朱开煌陈浩宽梁绍团
申请(专利权)人: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