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62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3
本申请涉及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其包括两个折叠侧模,两个所述折叠侧模相互拼接,两个所述折叠侧模的拼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折叠侧模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模板单元,所述模板单元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斜切面,相互铰接的两个所述模板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以及两个分别铰接于两根连接杆端部的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模板单元内侧,所述连接座的回转轴线与模板单元的回转轴线平行;两个所述折叠侧模内设置有驱使连接杆远离连接座的一端朝折叠侧模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杆。本申请具有提高脱模效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提高脱模效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提高脱模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

技术介绍

[0002]箱梁为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单箱、多箱等,箱梁浇筑需要用到箱梁内模。
[0003]在现浇箱梁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制作底座,并将外模安装固定在底座两侧,底腹板钢筋骨架采用吊架整体吊装入模,箱梁内模采用龙门吊吊装至底腹板钢筋骨架上就位,顶板钢筋骨架采用吊架整体吊装至内膜上侧,接着安装一次成型端模,并用波纹管穿过端模的内撑管作为支撑,然后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震荡,同时一插入式振捣棒辅助振捣,以消除混凝土内的气泡,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端模,脱模并取出箱梁内膜,最后拆除外模,即可完成现浇箱梁制作,脱模时需要对箱梁内膜进行拆卸后再从箱梁内腔拉出。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箱梁模板装拆需要人工进入狭小的内模空间进行装拆作业,操作十分不便,从而影响了脱模效率,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脱模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包括两个折叠侧模,两个所述折叠侧模相互拼接,两个所述折叠侧模的拼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折叠侧模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模板单元,所述模板单元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斜切面,相互铰接的两个所述模板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以及两个分别铰接于两根连接杆端部的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模板单元内侧,所述连接座的回转轴线与模板单元的回转轴线平行;两个所述折叠侧模内设置有驱使连接杆远离连接座的一端朝折叠侧模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折叠侧模的拼接处设置连接件,从而提高了折叠侧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降低在浇筑模板时因折叠侧模分离而导致浇筑质量不佳的概率;对箱梁内模进行脱模工作时,通过将连接件拆除,并往侧模长度方向拉动驱动杆,驱动杆迫使连接杆朝侧模端部方向摆动,由于两根连接杆相互铰接,且与连接杆端部铰接的连接座转动连接于模板单元内侧,从而迫使两个相互铰接的模板单元远离铰接处的一端相互靠近,从而实现了模板单元与箱梁内腔的内侧壁分离的目的,待两个相互铰接的模板单元远离铰接点一端相互抵接时,连杆机构锁死,此时继续拉动驱动杆即可将折叠侧模一起拉出,从而完成了箱梁内模的脱模工作,无需对箱梁内模进行拆卸,有利于提高脱模效率,同时也保持了箱梁内模的完整性,便于循环使用。
[0009]优选的,所述斜切面呈45
°
设置,所述折叠侧模的两个所述斜切面各自所在的平面
之间存在夹角。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折叠侧模之间的拼接通过各自的斜切面贴合实现,从而提高了折叠侧模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混凝土从拼接处直接进入折叠内模内的概率,通过将折叠侧模的两个斜切面呈夹角设置,使得当两个折叠侧模相互拼接时,其中一个折叠侧模的两个斜切面位于另一个折叠侧模的两个斜切面的内侧,使得在同时驱动两根驱动杆移动时,两个折叠侧模同时向内侧折叠,且两个折叠侧模互不干涉,便于通过牵引设备同时将两个折叠侧模同时取出,有利于提高脱模效率。
[0011]优选的,两根所述驱动杆均开设有牵引孔,且两个所述牵引孔位于折叠侧模的同一端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孔的设置便于钢丝绳绑接,降低钢丝绳与驱动杆脱离的概率。
[0013]优选的,折叠侧模内侧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端分别抵紧于相互铰接的两个模板单元内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站在内模上侧施工,通过在折叠侧模内侧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为模板单元提供支撑力,有利于提高折叠侧模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角铁,所述角铁与相互拼接的两个模板单元外侧通过点焊固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过程中必须排除混凝土内的气泡,所以需要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而捣固过程产生的震动能量会传递至折叠侧模上,使得折叠侧模间发生错位,容易导致支撑柱发生倾倒现象,从而失去对折叠侧模的支撑作用,通过将角铁点焊在两个模板单元的外侧,有利于提高两个模板单元的连接稳固性,降低支撑柱倾倒的概率;当振捣工作结束后,需要对角铁进行拆除,点焊的固定方式连接效果好且便于施工人员用敲具将角铁敲落,无需用切割用具进行切割拆除。
[0017]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外周侧套设有牵引绳。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支撑抵紧在折叠侧模内侧,不易直接通过人工拆除,通过将牵引绳套设在支撑柱外周侧,从而便于通过牵引设备将支撑柱拆除。
[0019]优选的,两个所述折叠侧模的拼接处填充有泡沫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泡沫胶对两个折叠侧模的拼接处的缝隙进行封堵,提高了内模的密封性,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渗入内模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折叠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折叠侧模;11、模板单元;111、斜切面;2、连杆机构;21、连接杆;22、连接座;221、连接轴;3、驱动杆;31、牵引孔;4、支撑柱;5、角铁;6、加强筋;7、垫块;8、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及其使用方法。参照图1和图2,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包括两个折叠侧模1,两个折叠侧模1相互拼接形成了一个内部中空、两端开口设置的模板。折叠侧模1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模板单元11。所述模板单元11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斜切面111,斜切面111呈45
°
设置,当两个折叠侧模1相互拼接时,同个折叠侧模1的两个斜切面111各自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90
°
的夹角。两个折叠侧模1之间的拼接通过各自的斜切面111贴合实现,当两个折叠侧模1相互拼接时,其中一个折叠侧模1的两个斜切面111位于另一个折叠侧模1的两个斜切面111的内侧,当两个折叠侧模1同时向内侧折叠,两个折叠侧模1互不干涉。模板单元11内侧固定有若干加强筋6,加强筋6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模板单元11的强度。
[0027]参照图2和图3,相互铰接的两个模板单元11之间均安装有两个连杆机构2,两个连接机构分别位于折叠侧模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杆机构2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21以及两个分别铰接于两根连接杆21端部的连接座22。连接座22两侧均同轴固定有连接轴221,连接轴221贯穿加强筋6且与加强筋6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折叠侧模(1),两个所述折叠侧模(1)相互拼接,两个所述折叠侧模(1)的拼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折叠侧模(1)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模板单元(11),所述模板单元(11)远离铰接点的一侧设置有斜切面(111),相互铰接的两个所述模板单元(11)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2),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21)以及两个分别铰接于两根连接杆(21)端部的连接座(22),两个所述连接座(22)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模板单元(11)内侧,所述连接座(22)的回转轴线与模板单元(11)的回转轴线平行;两个所述折叠侧模(1)内设置有驱使连接杆(21)远离连接座(22)的一端朝折叠侧模(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抽拉式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面(111)呈4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浪刘学康禹栋梁周虹宇白兴红崔云坤刘磊李胜李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深圳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