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23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管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连接的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所述接管段为一轴线水平设置的管体结构,所述导向耐磨段为一具有朝下出料窗口的罩状结构,该罩状结构自管体结构的管口前端面上半部向前并向下延伸汇聚至一点形成,且所述顶点位于对称面上且位于管体结构的轴线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布料管采用可整体成型的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组成,接管段强度高,用于与混凝土泵车的泵料管连接,而导向耐磨段用于承受混凝土的冲刷。而导向耐磨段采用特殊形状的罩状结构,对于混凝土的导向效果好,出料顺畅,又减少导向耐磨段的冲击,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管桩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除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还广泛应用于桥梁、港口、铁路或水利工程等各领域。管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 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薄壁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TSC管桩)。
[0003]管桩在进行混凝土的灌装时,将钢模水平放置,由一根与混凝土泵车连接的钢制泵料管从水平方向伸入钢模内实现混凝土的灌料。
[0004]为了让混凝土准确的落入钢模内相应的位置,泵料管的出口端通常会设置封板后在下表面开出料口。该结构的缺点是:混凝土对于泵料管出口段的封板冲击损伤较大,且出料不够顺畅,造成管内压力异常,需要频繁的更换出口段的管体,不但生产成本高,还影响正常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料顺畅、均匀且使用寿命长的混凝土管桩布料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管,其创新点在于:
[0007]限定与布料管自身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个垂直面为对称面,所述布料管自身在该对称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限定布料管在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
[0008]所述布料管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连接的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所述接管段为一轴线水平设置的管体结构,所述导向耐磨段为一具有朝下出料窗口的罩状结构,该罩状结构自管体结构的管口前端面上半部向前并向下延伸汇聚至一点形成,且所述点位于对称面上且位于管体结构的轴线正下方。布料管采用可整体成型的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组成,接管段强度高,用于与混凝土泵车的泵料管连接,而导向耐磨段用于承受混凝土的冲刷。而导向耐磨段采用特殊形状的罩状结构,对于混凝土的导向效果好,出料顺畅,又减少导向耐磨段的冲击,使用寿命长。
[0009]优选的,所述罩状结构为一中轴线倾斜向下并在底部开有出料窗口的斜圆锥形壳,所述出料窗口自斜圆锥形壳的顶点向后延伸,且顶点在高度方向上不低于接管段的最低点。
[0010]优选的,所述出料窗口自斜圆锥形壳的顶点向后延伸至接管段的前中部,在接管段形成一个预出料区域。能够减少布料管前端的出料压力,提升混凝土落入钢模内的分布均匀性,也进一步提升出料顺畅度。
[0011]优选的,在导向耐磨段上,出料窗口自斜圆锥形壳的顶点向后并同时倾斜向上延伸至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的交界处;在接管段上,出料窗口自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的交界处向后水平延伸至接管段的前中部。既保证了出料窗口的开口面积,保证最基础的出料流量,又能够延长导向距离,改善混凝土在钢模内的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整体成型为一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混凝土管桩布料管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混凝土管桩布料管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混凝土管桩布料管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连接的接管段1与导向耐磨段2,本实施例中,接管段1与导向耐磨段2整体成型为一体。
[0016]限定与布料管自身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个垂直面为对称面,布料管自身在该对称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限定布料管在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
[0017]接管段1为一轴线水平设置的管体结构,导向耐磨段2为一具有朝下出料窗口3的罩状结构,该罩状结构自管体结构的管口前端面上半部向前并向下延伸汇聚至一点形成,点位于对称面上且位于管体结构的轴线正下方。
[0018]作为本技术中更详细的实施方式,罩状结构为一中轴线倾斜向下并在底部开有出料窗口3的斜圆锥形壳,出料窗口3自斜圆锥形壳的顶点向后延伸,且顶点在高度方向上不低于接管段的最低点。
[0019]为了减少布料管前端的出料压力,提升混凝土落入钢模内的分布均匀性,出料窗口3 自斜圆锥形壳的顶点向后延伸至接管段1的前中部,在接管段1形成一个预出料区域。
[0020]此外,在导向耐磨段2上,出料窗口3自斜圆锥形壳的顶点向后并同时倾斜向上延伸至接管段1与导向耐磨段2的交界处;在接管段1上,出料窗口3自接管段1与导向耐磨段2的交界处向后水平延伸至接管段的前中部。这样,既保证了出料窗口3的开口面积,保证最基础的出料流量,又能够延长导向距离,改善混凝土在钢模内的分布。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作该混凝土管桩布料管的方法:
[0022]首先,采用浇铸的方式整体制作出布料管,该布料管包括接管段1与导向耐磨段2;
[0023]然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具体包括三次热处理:
[0024]第一次热处理,将布料管整体加热到900℃,采用淬火油进行淬火,然后400~410℃回火,保温时间5~10min;
[0025]第二次热处理,采用局部高频加热的方式,对布料管的接管段1进行高频加热回火,回火温度692~715℃,保温时间3~4min;
[0026]第三次热处理,采用局部高频加热的方式,对布料管的导向耐磨段2进行高频加热回火,回火温度970~1050℃,保温时间2~3min。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布料管,其特征在于:限定与布料管自身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个垂直面为对称面,所述布料管自身在该对称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限定布料管在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所述布料管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连接的接管段与导向耐磨段,所述接管段为一轴线水平设置的管体结构,所述导向耐磨段为一具有朝下出料窗口的罩状结构,该罩状结构自管体结构的管口前端面上半部向前并向下延伸汇聚至一点形成,且所述点位于对称面上且位于管体结构的轴线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布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状结构为一中轴线倾斜向下并在底部开有出料窗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一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