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建专利>正文

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20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包括硬质肩壳、臂固定外壳以及按压结构,臂固定外壳上设有绑扎带,所述硬质肩壳与所述臂固定外壳铰接,所述硬质肩壳的内壳面与所述臂固定外壳的内壳面均朝向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卡环、调节螺杆以及固定垫块,所述卡环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垫块转动连接,旋转卡环可调节卡环与所述固定垫块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固定垫块上设有魔术贴,利用魔术贴可将该固定垫块固定到人体的腋下部位。该防护护肩采用了新的固定结构,能够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固定,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更加舒适。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针对肩关节脱臼或骨折时,一般需要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让肩部骨骼自行愈合。目前采用的固定方式一般为绑扎式,也即采用绑带和夹板的吊挂式的固定方式。由于人体的肩部紧邻颈部、下邻胸部,为了更好的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则需要将绑扎带缠绕到患者的胸围一周,然后再由患者的肩部来承受手臂的重量。这种绑扎结构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会让患者感觉不舒适,因为绑扎带紧紧缠绕在患者的肩部和胸部,会让患者胸部感觉压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取消了绑扎带围绕胸围一周的绑扎结构,能够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固定,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包括呈拱形的硬质肩壳、呈拱形的臂固定外壳以及按压结构,所述臂固定外壳上设有绑扎带,所述硬质肩壳通过一个角度可调机构与所述臂固定外壳铰接,通过该角度可调机构以固定或调节硬质肩壳与臂固定外壳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所述硬质肩壳的内壳面与所述臂固定外壳的内壳面均朝向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卡环、调节螺杆以及固定垫块,所述卡环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垫块转动连接,旋转卡环可调节卡环与所述固定垫块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固定垫块上设有魔术贴,利用魔术贴可将该固定垫块固定到人体的腋下部位。所述角度可调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该连接螺栓铰接、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形成的角角可变;所述连接螺栓上旋拧有紧固螺母,通过该紧固螺母可维持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夹角角度;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连接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硬质肩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连接螺栓的一端与所述臂固定外壳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硬质肩壳的内壳面上设有防滑胶垫。
[0006]进一步:所述防滑胶垫为硅胶垫或者橡胶垫,且所述防滑胶垫和硬质肩壳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0007]进一步:所述硬质肩壳上设有腋下绑带。
[0008]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用于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固定,可将患者手臂重量通过该防护护肩传递至患者肩头上并维持稳定,不用再使用绑扎带绑扎患者的胸部,能够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中防护护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按压结构的放大结构图;
[0011]图3为本实施例中硬质肩壳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包括用于在人体肩膀上固定用的硬质肩壳1、用于固定到人体手臂上的臂固定外壳3以及用于对臂固定外壳3的摆动进行限制的按压结构。
[0014]硬质肩壳1如图1和图3所示,呈拱形,且由硬质材质如硬塑胶、木材或者轻钢铝材等制成。硬质肩壳1的内壳面与人体的肩膀的形状匹配,可将硬质肩壳1扣合到人体肩膀上,以为人体的手臂提供重力支撑点。当然,为了使患者感觉舒适,硬质肩壳1的内壳面上还可以设置海绵垫层。但是在本案中,硬质肩壳1的内壳面上还设有防滑胶垫6,防滑胶垫6采用硅胶垫或者橡胶垫,并且在防滑胶垫6和硬质肩壳1上均开设透气孔。这样可以利用防滑胶垫6提高硬质肩壳1的内壳面与人体肩膀支架内的摩擦系数,从而更好的对硬质肩壳1 进行固定。
[0015]当然,为了对硬质肩壳1进行更好的固定,还可以通过在硬质肩壳1上设腋下绑带7,利用绑带横穿过人体的腋下以后,将硬质肩壳1进一步固定到人体肩膀上,但是腋下绑带7固定因为人体的肌肉具有弹性的,而且人体腋下至肩膀处能够绑扎的范围很小,因此腋下绑带7只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
[0016]本案中:所述臂固定外壳3上设有绑扎带4,所述硬质肩壳1通过一个角度可调机构与所述臂固定外壳3铰接,通过该角度可调机构以固定或调节硬质肩壳1与臂固定外壳3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所述硬质肩壳1的内壳面与所述臂固定外壳3的内壳面均朝向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卡环51、调节螺杆52以及固定垫块53,所述卡环51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垫块53转动连接,旋转卡环51可调节卡环51与所述固定垫块53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固定垫块53上设有魔术贴,利用魔术贴可将该固定垫块53固定到人体的腋下部位。
[0017]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3以及连接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3的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3均与该连接螺栓铰接、且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3形成的角角可变;所述连接螺栓上旋拧有紧固螺母 22,通过该紧固螺母22可维持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3的夹角角度;所述第一连杆21远离连接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硬质肩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3 远离连接螺栓的一端与所述臂固定外壳3固定连接。
[0018]下面以具体的使用方式,以对本案中的防护护肩的实施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19]使用时,将硬质肩壳1向下扣合至患者的肩膀。然后再将腋下绑带7由患者的腋下穿过以对硬质肩壳1进一步固定。将臂固定外壳3通过绑扎带4帮扎到患者的手臂上,当然一定要绑扎牢固。硬质肩壳1和臂固定外壳3通过角度可调机构进行铰接,在穿戴的时候,需要先松开角度可调机构的紧固螺母22,使臂固定外壳3处于可活动的状态。当硬质肩壳1和臂固定外壳3完成穿戴以后,锁紧紧固螺母22,此时臂固定外壳3就不能再围绕硬质肩壳1继续转动,硬质肩壳1与臂固定外壳3的整个形状随即被锁定住。
[0020]如图1中箭头所示,在硬质肩壳1和臂固定外壳3完成绑扎以后,如果患者的手臂向
靠近身体内侧摆动,那么硬质肩壳1就会向人体外侧翻转,那么硬质肩壳1就无法完全承受来自臂固定外壳3的作用力,甚至有脱离人体肩膀的趋势。因此,本案中,增加了按压结构。将固定垫块53通过魔术贴粘合到患者的衣服上,魔术贴可先行在患者衣服上进行缝合或者粘贴。将卡环51卡到臂固定外壳3上,旋转调节螺杆,使卡环51能够与臂固定外壳3抵紧。此时,通过按压结构水平向左给臂固定外壳3施压压力,也促使臂固定外壳3不能反向旋转。在臂固定外壳3只能按照图1所示箭头方向正向旋转的情况下,硬质肩壳1 就能够稳定的固定在人体的肩膀上,进而促使硬质肩壳1能够提供给臂固定外壳3向上的拉力,由此完成了防护护肩的固定,而且非常牢靠。
[0021]需要说明的是:角度可调机构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并非是必须的,臂固定外壳3可直接与硬质肩壳1进行铰接。但是在具体使用时,角度可调机构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辅助患者穿戴,同时在固定的过程中方便调节,应用的范围很广,本实施例中就不再赘述。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肩关节固定防护护肩,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拱形的硬质肩壳(1)、呈拱形的臂固定外壳(3)以及按压结构,所述臂固定外壳(3)上设有绑扎带(4),所述硬质肩壳(1)通过一个角度可调机构与所述臂固定外壳(3)铰接,通过该角度可调机构以固定或调节硬质肩壳(1)与臂固定外壳(3)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所述硬质肩壳(1)的内壳面与所述臂固定外壳(3)的内壳面均朝向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卡环(51)、调节螺杆(52)以及固定垫块(53),所述卡环(51)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垫块(53)转动连接,旋转卡环(51)可调节卡环(51)与所述固定垫块(53)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固定垫块(53)上设有魔术贴;所述角度可调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3)以及连接第一连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F五零五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