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994060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载雷达探测技术领域,为一种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将重点区域离散化,用每个坐标交点被探测到的次数来表示机载雷达的探测能力,以预警机一个完整航线周期对该重点区域的探测次数进行汇总;当坐标交点在机载雷达的探测范围内并且不在其多普勒速度盲区中的时候,则视为可以探测到,其探测次数加1,反之为0。对影响预警机探测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稳定探测覆盖范围和区域盲速概率的定义,再针对目标速度方向调整、巡逻位置调整和两架预警机协同探测等若干情形,对重点区域的探测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过程能反向验证预警机航线规划的结果合理性,对预警机任务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导意义。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载雷达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作战态势和环境复杂多变,获得准确的情报和清晰的战场态势已成为赢得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机载预警雷达作为预警探测的重要手段,可实现目标探测、空中警戒、目标识别和指挥引导等诸多功能,已成为本领域发展的重点。机载预警雷达面临多样任务和复杂探测环境,通常要求单一的机载预警雷达必须配合其他机载预警雷达或预警探测设备进行情报协同。目前,围绕点状区域开展多机协同探测能力的现有技术比较多,而对重点来袭区域的探测能力开展分析研究还比较少。由于预警机雷达工作体制的特性,相对径向速度盲区对预警机探测性能的影响较大。预警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常会面临探测区域有限、多普勒盲区等问题,如何规划预警机航线,保证对探测任务区域的稳定覆盖,发挥现有装备最大效能,是预警机探测相关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敌方重点来袭区域进行预警探测是预警机的重要任务之一。
专利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重点区域离散化,用每个坐标交点被探测到的次数表示机载雷达的探测能力,以预警机一个完整航线周期对该重点区域的探测次数进行汇总;当坐标交点在机载雷达的探测范围内并且不在其多普勒速度盲区中的时候,则视为可以探测到,其探测次数加1,反之为0;当目标速度方向固定情形下,分别对重点区域与预警机巡逻区域居中正对时,以及重点区域与预警机巡逻区域偏离正对时,分别进行探测能力仿真分析;当巡逻位置固定的情形下,对目标速度方向与正对方向具有夹角时进行探测能力仿真分析;当两架预警机协同探测的情形下,重点区域的大小、位置不变,目标的速度和方向不变,对两架预警机均以与正对方向呈45度夹角的V字形巡逻时进行探测能力仿真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点区域长为100km,宽为50km,将重点区域离散化,建立一个100乘以50的坐标系网格,以形成5000个子区,用每个坐标交点被探测到的次数来表示机载雷达的探测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目标速度方向固定情形时,选取空域内做双180度转弯航线飞行,航线长度L为150km,半径r为25km,预警机在该航线上的一个周期为400个步进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重点区域与预警机巡逻区域居中正对时,仿真分析参数设置如下:预警机与重点区域最近距离为250km,目标以150m/s的速度方向正向下方,最小可检测速度为30m/s。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重点区域的预警机探测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警机的机载雷达的探测能力受杂波凹口的影响,其定义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茂吴卫华黄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