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哲楷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及其空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395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2
提供了一种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不同位置的载重空投组件以及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的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此外,还公开了相应的空投方法,包括:所述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使得所述微型电磁铁组件通电;重物与前后两个载重空投组件脱离,从而完成空投动作。该载重空投装置挂载稳定,空气动力学特性优良;而且空投即时准确快速。速。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及其空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模型
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及其空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CADC)中,有个比赛项目叫限距载重空投。限距载重空投要求参赛选手自行设计总重不超过1000克的飞机,在25米距离内离地起飞;飞机可装载水袋作为载重物,在指定高度投掷载重物到目标区域即可得分。每队最多派出两组参赛,每组参加两轮,两轮计算成绩总和。对于载重的要求是,载重越多,分数越高。在空投时,比赛场地设置一区直径8m,二区16m,三区40m的三个同心圆载重投放区,投中一区分数最高,二区次之,三区分数最低。
[0003]因而,在该项目中,要求在电动航模机身上设计载重空投装置,该装置既要挂载稳定,空气动力学特性优良;还要空投即时准确快速。
[0004]作为载重空投装置,军用飞机上一般具有功能类似的空投装置,用于装载导弹、炸弹和副油箱等。这类空投装置包括导轨式空投装置、弹射式空投装置和自由式空投装置。这些空投装置均为较为复杂的机电系统。例如,某种空投装置包括电磁铁组件、电缆、微动电门、支撑臂、连锁臂、连接板、挂钩、挡铁、爆炸控制盒、爆炸操纵臂、爆炸钩、地面开放臂、扇形臂、扇形轮等十几个功能单元组成。这类空投装置即使通过减小尺度和降低重量,使其缩减到合理的范围,也难以直接移植到电动航模上。
[0005]中国技术CN204452941U公开了一种用于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快速投放装置,包括机身、舵机、扇形摇臂、转轴、作动杆、粗套管、细套管、吊带和机翼,所述舵机、扇形摇臂、转轴、作动杆位于模型飞机机身内部,粗套管、细套管、吊带位于机身外部,所述舵机固定于机身,扇形摇臂安装于舵机输出轴上,所述转轴固定于机身两个侧面之间,作动杆被转轴穿过,置于机身底面,所述作动杆头部为半圆形挂钩,所述粗套管通过半圆形挂钩与作动杆咬合,所述细套管套入粗套管中,并用吊带将细套管固定于机身外底面,该航模载重空投的简易快速投放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结实耐用,成本较低,易于制作,能够实现快速投放,采用扇形摇臂作为投放机构的开关,提高了安全性与可靠性。该设计的不足之处是,舵机受力较大,而且受力方向和舵机主轴设计的主要承力方向不一致,有可能会导致舵机卡死。并且在装载时,需要在航模飞机的下部进行粗细套管对接和挂钩搭接等操作,不便于缩短装载时间。
[0006]另一方面,在空投时,多数电动航模仍然采取操纵者估计落点的方式进行重物空投。这种方式需要结合载重投放区的区域大小和电动航模的运行状态综合判断。通常需要反复大量训练才能掌握,而且主观性较强,容易受光照条件和风力条件影响,因而,空投动作不够即时准确快速,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落点。
[0007]因而,仍然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挂载稳定、空气动力学特性优良、空投即时准确快速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及其空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及其空投方法。所述载重空投装置不仅挂载稳定,空气动力学特性优良;而且空投即时准确快速。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不同位置的载重空投组件以及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的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所述载重空投组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上部包括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的轴线与机身轴线重合,使得所述载重空投组件挂载在所述电动航模机身上;所述板状结构下部设置竖直悬臂,所述竖直悬臂可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旋转;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载重空投组件的左右两侧相反,使得前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前旋转而后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后旋转。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下方设置可旋转横杆和扇形摇臂;所述可旋转横杆插在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结构上的横杆底座中;所述可旋转横杆与所述扇形摇臂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扇形摇臂在旋转的同时可带动可旋转横杆转动; 所述板状结构一侧上固定有微型电磁铁组件和轻质弹簧;所述扇形摇臂外圆弧另一侧与轻质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可旋转横杆上固定设置竖直悬臂。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摇臂的开口角度为10

170
°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磁铁组件包括导杆;所述导杆在断电时伸出,插入所述扇形摇臂外圆弧一侧的凹槽中;所述导杆顶部的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匹配;所述导杆在断电时缩回,与所述扇形摇臂外圆弧一侧的凹槽脱离。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磁铁组件均通过三极管与所述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I/O口相连。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包括主控MCU模块、GPS模块、无线电接收模块和数字气压计模块。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横杆与所述扇形摇臂之间通过一个可旋转卸扣连接。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悬臂下端设置有开口,用于挂载重物;所述竖直悬臂位于所述电动航模的正下方。
[001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述自动载重空投装置的空投方法,所述空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使得所述微型电磁铁组件通电,导杆在断电时缩回,与所述扇形摇臂外圆弧一侧的凹槽脱离;所述扇形摇臂在轻质弹簧作用下旋转,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可旋转卸扣和可旋转横杆转动;前后两个载重空投组件的可旋转横杆分别带动前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前旋转而后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后旋转;重物与前后两个载重空投组件脱离,从而完成空投动作。
[0018]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载重空投装置,所述载重空投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不同位置的载重空投组件以及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的
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所述载重空投组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上部包括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的轴线与机身轴线重合,使得所述载重空投组件挂载在所述电动航模机身上;所述板状结构下部设置可旋转横杆和扇形摇臂;所述可旋转横杆插在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结构上的横杆底座中;所述可旋转横杆与所述扇形摇臂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扇形摇臂在旋转的同时可带动可旋转横杆转动;所述板状结构一侧上固定有微型电磁铁组件和轻质弹簧;所述扇形摇臂外圆弧另一侧与轻质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可旋转横杆上固定设置竖直悬臂;所述竖直悬臂可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旋转;前后两个载重空投组件的左右两侧相反,使得前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前旋转而后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后旋转。
[0019]有利地,所述扇形摇臂的开口角度为20

150
°
;更优选地,所述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不同位置的载重空投组件以及设置在电动航模机身上的单片机自动控制组件;所述载重空投组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上部包括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的轴线与机身轴线重合,使得所述载重空投组件挂载在所述电动航模机身上;所述板状结构下部设置竖直悬臂,所述竖直悬臂可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旋转;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载重空投组件的左右两侧相反,使得前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前旋转而后面载重空投组件在垂直于板状结构的平面内向后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下方设置可旋转横杆和扇形摇臂;所述可旋转横杆插在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结构上的横杆底座中;所述可旋转横杆与所述扇形摇臂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扇形摇臂在旋转的同时可带动可旋转横杆转动; 所述板状结构一侧上固定有微型电磁铁组件和轻质弹簧;所述扇形摇臂外圆弧另一侧与轻质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可旋转横杆上固定设置竖直悬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摇臂的开口角度为10

17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载重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磁铁组件包括导杆;所述导杆在断电时伸出,插入所述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哲楷
申请(专利权)人:郑哲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