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及其供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391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及其供给方法。装置包括养殖池、耕作单元、营养液容置桶、清水池、过滤装置、多通接头、抽水泵、养殖回流泵、营养液回流泵和清水回流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可以实现养殖水体循环使用,既为农作物提供营养也能用于水产养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额外补充营养物质,避免农作物营养不良,甚至死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实现了可控、间歇的补充营养液和养殖水体,给予植物一段时间无水环境,既保证农作物获取充分的营养,也避免长期水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及其供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涉及一种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液间歇供给装置及其供给方法,特别指出通过控制装置实现不同的时间段提供不同营养,既保证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过量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也通过补充性营养物质(钙、钾、铁、微生物等)实现种植蔬菜正常生长。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产养殖中,由于鱼类排泄物积累,水中的氨氮增加,使得生产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鱼类的养殖。然而,直接排水需要严格遵守环保规定,严格的尾水处理要求会提高养殖的成本;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换水又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鱼菜共生作为一种将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结合的新型农业耕种形式出现,为净化水质环境,实现养殖水体循环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
[0003]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多种不同营养物质,水产养殖过程中能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成分除了最常产生的氨氮等,还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如果长时间使用养殖水体进行农作物无土栽培,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甚至造成农作物的死亡,如养殖水体钙、钾、铁以及多种微生物不足。因此,为了提高鱼菜共生体系的效率及农作物的成活率,需要另外补充养殖水中含量不足的营养物质。
[0004]目前的鱼菜共生体系多为开环模式,即养殖尾水作为灌溉用水供给农作物后会作为废水排出,并不形成循环,这种模式同样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养殖成本。此外,无土栽培的植物长时间泡在营养液中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补充的营养物质若过多的循环进入养殖水中,会对养殖水体造成负担,不利于鱼类的生长,甚至会危害鱼类的健康。
[0005]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循环性、可控型的鱼菜共生营养装置,既提高水产养殖和农作物种植的效率,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鱼菜共生中高效合理的水循环和种植作物营养补充,并提供一种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及其供给方法。
[0007]本案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其包括养殖池、耕作单元、营养液容置桶、清水池、过滤装置、多通接头、抽水泵、养殖回流泵、营养液回流泵和清水回流泵;
[0009]所述养殖池的池水出口连接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出口经第二导管连接至多通接头的第一输入口,营养液容置桶的出口经第三导管连接至多通接头的第二输入口、清水池的出口经第四导管连接至多通接头的第三输入口,多通接头的出口经第五导管和其上设置的抽水泵连接至耕作单元;耕作单元的出水口合流后分为三个管路,其中管路一通过养殖回流泵连接至养殖池入水口,管路二通过营养液回流泵连接至营养液容置桶,管路三通过
清水回流泵连接至清水池。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上分别设有可控制开度的阀门。
[0011]优选的,养殖池的池水出口连接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并控制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上的阀门。
[0012]优选的,所述耕作单元与养殖池为上下叠合连接的立体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耕作单元有多个,耕作单元的入水口分别通过支路管道与抽水泵的出口相连,且各支路管道上均设置有可控制开度的阀门。各耕作单元形成并联的结构。
[0014]一种基于上述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的供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5]一个供给周期开始时,养殖池中的养殖水体通过导管流入过滤装置,控制装置打开第二导管上的阀门,同时关闭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上的阀门,抽水泵将过滤后的养殖水体通过导管输送到需要灌溉的耕作单元,养殖水体在流经耕作单元后合流,通过回流泵将养殖水体回流到养殖池中;养殖水体在耕作单元中循环时间为N;N优选为2小时。
[0016]在养殖水体通过耕作单元和养殖池之间循环N小时后,控制装置关闭第二导管上的阀门,打开第三导管上的阀门,抽水泵将营养液容置桶中的人工营养液输送到需要营养补给的耕作单元,人工营养液在流经耕作单元后合流,经营养液回流泵将人工营养液回流到营养液容置桶中,人工营养液在耕作单元中循环时间为0.1

0.3N;优选为0.25N;
[0017]人工营养液循环结束后,控制装置关闭第三导管上的阀门,让耕作单元中无土栽培的农作物根部在无水环境下充分吸收残余营养液;无水环境吸收营养时间依据具体植物而定,一般可选择为0.05

0.1N;
[0018]耕作单元中农作物充分吸收人工营养液后,控制装置打开第四导管上的阀门,抽水泵将清水池中的清水输送到耕作单元,清水将残余营养液稀释,清水回流泵将稀释液通过导管回流到清水池;设定时间后完成一个周期的供给,开启下一个供给周期。其中,清水在耕作单元中循环时间依据耕作单元出口稀释液残余浓度而定,当稀释液中浓度低于设定值后,可关闭第四导管上的阀门。
[0019]优选的,当清水池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人工营养液成分时,用清水对清水池中的液体进行稀释或更换清水。当营养液容置桶中营养液体积较少时,需及时补加营养液,当营养液中某成分浓度低于设定要求时,需补加对应的成分。
[0020]优选的,人工营养液中包含元素及浓度为:Ca(NO3)
2 1mmol/L、KNO
3 4mmol/L、NH4H2PO
4 0.5mmol/L、MgSO
4 0.5mmol/L、硼2.5μmol/L、锌2.0μmol/L、锰2.0μmol/L、钼0.5μmol/L、铜0.5μmol/L、铁50μmol/L。
[0021]借此,通过可控型的鱼菜共生营养供给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耕作单元供给营养种类,所述营养液供给间歇装置改善了养殖水体为农作物提供营养不足问题,避免了长期水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0023]其中,1

养殖池;2

过滤装置;3

营养液容置桶;4

清水桶;5

多通接头;6

耕作单元;7

第一导管;8

第二导管;9

第三导管;10

第四导管;11

第五导管;12

第六导管;13

抽水泵;14

养殖回流泵;15

营养液回流泵;16

清水回流泵;17

第七导管;18

第一阀门;19

第二阀门;20

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耕作单元、营养液容置桶、清水池、过滤装置、多通接头、抽水泵、养殖回流泵、营养液回流泵和清水回流泵;所述养殖池的池水出口连接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出口经第二导管连接至多通接头的第一输入口,营养液容置桶的出口经第三导管连接至多通接头的第二输入口、清水池的出口经第四导管连接至多通接头的第三输入口,多通接头的出口经第五导管和其上设置的抽水泵连接至耕作单元;耕作单元的出水口合流后分为三个管路,其中管路一通过养殖回流泵连接至养殖池入水口,管路二通过营养液回流泵连接至营养液容置桶,管路三通过清水回流泵连接至清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上分别设有可控制开度的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殖池的池水出口连接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并控制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上的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耕作单元为无土栽培耕作单元,其位于养殖池上方,与养殖池为上下叠合连接的立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耕作单元有多个,耕作单元的入水口分别通过支路管道与抽水泵的出口相连,且各支路管道上均设置有可控制开度的阀门,使各耕作单元形成并联灌溉的结构。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型鱼菜共生营养间歇供给装置的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供给周期开始时,养殖池中的养殖水体通过导管流入过滤装置,控制装置打开第二导管上的阀门,同时关闭第三导管、第四导管上的阀门,抽水泵将过滤后的养殖水体通过导管输送到需要灌溉的耕作单元,养殖水体在流经耕作单元后合流,通过回流泵将养殖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松明代明允张亚东张乐平叶章颖赵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