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91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固定圆台、辅助单元、充电单元和顶罩;所述的固定圆台上端设置有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充电单元,位于辅助单元的上端设置有顶罩;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电动汽车自带的充电线由于距离有限,无法靠近充电桩,导致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无法充电;并且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线散落在地面,导致充电线会发生缠绕,以及充电过程中充电插头与充电桩之间接触不良,影响充电效果等问题。电效果等问题。电效果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座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
[0003]目前的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公共充电桩,存在一些燃油汽车停在充分桩内部的停车位内部,导致电动汽车无法靠近充电桩,电动汽车自带的充电线由于距离有限,无法靠近充电桩,导致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无法充电;并且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线散落在地面,导致充电线会发生缠绕,以及充电过程中充电插头与充电桩之间接触不良,影响充电效果。
[0004]所以为了提高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固定圆台、辅助单元、充电单元和顶罩;所述的固定圆台上端设置有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充电单元,位于辅助单元的上端设置有顶罩;其中:
[0006]所述的充电单元包括外套筒、套筒盖、滑动套环、顶杆、内固定块、集成线路板、固定圆盘、固定柱筒和插电模块;所述的外套筒外壁设置有套筒盖,外套筒的中部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滑动套环,滑动套环的外壁均匀设置有顶杆,且顶杆的右端与卡接块相配合;外套筒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固定柱筒,固定柱筒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插电模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固定柱筒的螺纹孔内;位于外套筒的右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有内固定块,内固定块的右端设置有安装孔,且内固定块上均匀设置有导线孔与内固定块的安装孔相连通,且内固定块上均匀设置的导线孔与外套筒上均匀设置的插电模块一一对应,内固定块的安装孔内设置有橡胶环,所述的集成线路板设置在内固定块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固定圆盘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内固定块的安装孔内;插电前,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与充电单元之间的实际距离,若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与充电单元无法靠近时;首先向内推动滑动套环,通过顶杆的作用将卡接块弹开,人工将充电单元从辅助单元上取下移动至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处,然后打开套筒盖,人工将充电插头插入至插电模块内部进行充电;否则直接打开套筒盖,人工将充电插头插入至插电模块内部进行充电;充电单元采取的活动连接方式便于人工将充电单元取下靠近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
[0007]优选的;所述的插电模块包括外螺纹柱筒、限位环、限位弹簧、多头导线、固定座、
金属触片、金属卡头和执行弹簧;所述外螺纹柱筒的内壁设置有阶梯圆孔,且外螺纹柱筒的阶梯圆孔内壁设置有橡胶垫环;外螺纹柱筒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导线孔,外螺纹柱筒的左端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金属卡头,且所述的金属卡头与外螺纹柱筒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的执行弹簧相连接,位于外螺纹柱筒的中部内壁阶梯圆孔处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左端外壁设置有金属触片,位于外螺纹柱筒的右端内壁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的限位环设置在外螺纹柱筒的内壁且位于固定座和限位环之间,所述的多头导线分别连接在金属触片和金属卡头上,且所述的多头导线一端与集成线路板相连接;插电时,将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插入至外螺纹柱筒的内部,分别通过执行弹簧顶伸金属卡头和限位弹簧顶伸固定座的作用使得充电插头与多头导线之间相连接,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插头的接电效果;插电模块有效的提高了充电插头与充电模块之间的接电效果,避免了充电插头在使用过程中接触不良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单元包括辅助套筒、固定杆、活动杆、辅助弹簧、电源线、卡接弹簧、卡接块和电路板,所述的辅助套筒外壁均匀设置有圆形安装槽,位于辅助套筒的圆形安装槽内壁均匀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的卡接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在辅助套筒的矩形槽内,且卡接块与辅助套筒的矩形槽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的卡接弹簧相连接;且辅助套筒的圆形安装槽内设置有导线孔与辅助套筒的内部相连通;辅助套筒的内部位于导线孔处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固定杆,辅助套筒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矩形槽,且设置的矩形槽位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杆之间,所述的活动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辅助套筒的矩形槽内,且活动杆与辅助套筒的矩形槽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的辅助弹簧相连接,所述的电源线上端连接在充电单元上,电源线的下端穿过辅助套筒的导线孔并依次绕卷在固定杆和活动杆的外壁且连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在辅助套筒的下端内壁;当电动汽车的充电线束过短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电动汽车充电插头无法与充电单元靠近相连接时;人工取下充电单元,通过拉动充电单元使其移动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相靠近,在人工拉动充电单元的过程中,辅助套筒内部的电源线受到拉力的作用带动活动杆进行运动,从而对收卷的电源线进行放卷,进一步的便于人工移动充电单元使其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靠近;使用完成后,松开电动汽车插头与充电单元,内部的电源线通过辅助弹簧顶伸活动杆的作用使其绕卷,从而防止电源线缠绕,便于对内部的电源线收纳整理;辅助单元解决了充电线线束过短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电动汽车插头无法与充电单元靠近进行充电的问题,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辅助弹簧顶伸活动杆的作用可以对电源线进行收纳整理,并且始终保持电源线绷紧,防止电源线松塌缠绕。
[0009]优选的;所述的顶罩内壁均匀设置有光感应灯便于驾驶员在黑夜无光的情况下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右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滚珠提高了顶杆与卡接块之间的配合效果,便于顶杆控制卡接块与外套筒之间的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圆周外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均匀设置有滚珠提高了固定座的活动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的卡接块中部设置有梯形的通孔便于顶杆与其配合,从而在推动滑动套环时即可通过顶杆的作用控制卡接块运动,便于将整个充电单元取下从而更加便利的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0013]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环的外壁与套筒盖之间通过设置的橡胶绳相连接便于充电时拿取套筒盖,从而防止套筒盖遗失。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一、本专利技术设置的辅助单元解决了充电线线束过短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电动汽车插头无法与充电单元靠近进行充电的问题,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辅助弹簧顶伸活动杆的作用可以对电源线进行收纳整理,并且始终保持电源线绷紧,防止电源线松塌缠绕;
[0016]二、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充电单元采取的活动连接方式便于人工将充电单元取下靠近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
[0017]三、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插电模块有效的提高了充电插头与充电模块之间的接电效果,避免了充电插头在使用过程中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固定圆台(1)、辅助单元(2)、充电单元(3)和顶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圆台(1)上端设置有辅助单元(2),所述辅助单元(2)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充电单元(3),位于辅助单元(2)的上端设置有顶罩(4);其中:所述的充电单元(3)包括外套筒(31)、套筒盖(32)、滑动套环(33)、顶杆(34)、内固定块(35)、集成线路板(36)、固定圆盘(37)、固定柱筒(38)和插电模块(39);所述的外套筒(31)外壁设置有套筒盖(32),外套筒(31)的中部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滑动套环(33),滑动套环(33)的外壁均匀设置有顶杆(34),且顶杆(34)的右端与辅助单元(2)相配合;外套筒(31)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固定柱筒(38),固定柱筒(38)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插电模块(39)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固定柱筒(38)的螺纹孔内;位于外套筒(31)的右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有内固定块(35),内固定块(35)的右端设置有安装孔,且内固定块(35)上均匀设置有导线孔与内固定块(35)的安装孔相连通,且内固定块(35)上均匀设置的导线孔与外套筒(31)上均匀设置的插电模块(39)一一对应,内固定块(35)的安装孔内设置有橡胶环,所述的集成线路板(36)设置在内固定块(35)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固定圆盘(37)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内固定块(35)的安装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电模块(39)包括外螺纹柱筒(391)、限位环(392)、限位弹簧(393)、多头导线(394)、固定座(395)、金属触片(396)、金属卡头(397)和执行弹簧(398);所述外螺纹柱筒(391)的内壁设置有阶梯圆孔,且外螺纹柱筒(391)的阶梯圆孔内壁设置有橡胶垫环;外螺纹柱筒(391)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导线孔,外螺纹柱筒(391)的左端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金属卡头(397),且所述的金属卡头(397)与外螺纹柱筒(391)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的执行弹簧(398)相连接,位于外螺纹柱筒(391)的中部内壁阶梯圆孔处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固定座(395),且固定座(395)的左端外壁设置有金属触片(396),位于外螺纹柱筒(391)的右端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乐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