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温拌直投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68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温拌直投制备工艺,混合料按质量百分数包括:93~96%原生集料、3~7%基质沥青、0.3~1.2%SBS胶乳、0.03~0.12%交联剂;所述交联剂由单质硫、超级硫化促进剂及有机过氧化物混合而成,工艺步骤为:先将集料加热至一定温度,投入拌缸中,然后在加入基质沥青的同时,将SBS胶乳与交联剂的混合液在特种输送设备的作用下一并喷入拌缸中,充分搅拌后出料。将SBS胶乳通过直投拌缸的方式,使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或温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成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解决了改性沥青的老化问题、高污染问题、凝胶问题、交联不充分问题、储存离析及高温保温问题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温拌直投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沥青
,具体涉及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温拌直投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公路沥青路面的有机氮氧化物及沥青烟气的污染,绝大部分在施工前场,即路面摊铺施工现场。在后场(拌合楼生产热沥青混合料工厂)的污染物,如粉尘、沥青烟气等,都有相应的处置装置,但前场至今无法处置,只能任由飘散空气中。
[0004]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很多技术方案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SBS干法直投改性工艺,虽然解决了拌和即改性,避免了SBS的老化,但是,将SBS颗粒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导致SBS粉末价格高昂,并没有降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成本;同时,其拌和温度和出料温度,与传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相同,节能减排效果不明显,且为保证SBS粉末的充分溶解,还要延长搅拌时间,降低了设备使用效率;再如还有人将SBS与基质沥青先混合研磨,加入特殊的交联剂,以改善SBS改性沥青的稳定性,其工艺实质与传统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并没有什么区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温拌直投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将SBS胶乳通过直投拌缸的方式,将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或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制备成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使其路用性能达到JTG F40

2017和GTB25033

2010的技术标准,直接实现了改性沥青制备与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的二合一过程;解决了改性沥青的老化问题、高污染问题、凝胶问题、交联不充分问题、储存离析及高温保温问题等。
[0006]并且本专利技术在温拌的条件下实现了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彻底杜绝了沥青烟气的产生根源,根据实际测算,本专利技术中生产一吨改性沥青混合料,与传统工艺生产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每吨少排放二氧化碳9公斤,减排率高达38%以上,并且消除传统工艺方法导致的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运输、使用、储存要求条件高、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有限等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所述混合料按质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93~96%集料、3~7%基质沥青、0.3~1.2%SBS胶乳、0.03~0.12%交联剂;
[0009]所述交联剂由单质硫、超级硫化促进剂及有机过氧化物混合而成。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SBS胶乳温拌直投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工艺,所述工艺步骤为:
[0011]先将集料加热至一定温度,投入拌缸中,然后在加入基质沥青的同时,将SBS胶乳与交联剂的混合液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一并喷入,搅拌后出料。
[001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实现了温拌:由于胶乳中的活性剂,使得混合料拌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温度,具有在125℃的温度同传统改性沥青混合料160℃相同的压实特性;
[0014]实现了高分散性:SBS胶乳在30

40秒内能够快速与基质沥青均匀混合,通过激光粒度仪测量,其SBS细度达到0.1微米左右,且分布均匀,大大提高了SBS的效能,有效地降低了SBS用量;
[0015]实现了抑烟:SBS迅速均匀分散到沥青中后,将沥青中的芳香分吸附并溶胀,避免了芳香分飘逸到空气中。由于SBS对芳香分的吸附比例是12

18倍,因此,当SBS与基质沥青比达到3%以上时,沥青中的芳香分基本被SBS所吸附,无法溢出,避免了沥青烟气的产生。
[0016]实现了低温交联:由于本专利技术中配有超级促进剂及过氧化物,能够使得SBS在90℃左右的温度实现SBS交联。
[0017]实现了高交联率:本专利技术交联剂添加量可以在0.03~0.12%范围(以混合料重量为基准),大大提高了SBS的交联率,且不会产生凝胶。
[0018]突破SBS添加量的限制:本专利技术通过将SBS胶乳直投拌缸中,解除了SBS在沥青中含量限制,且无需担心离析、溶胀,更无需添加芳烃以助溶;在活性剂的帮助下,SBS与基质沥青稳定吸附融合,形成均一混合物,交联剂将其连接成一个网状整体。
[0019]对高再生率的温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当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添加量超过40%以上时,若要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其SBS无法渗透到RAP沥青中去,且无法实现改性,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解决了高比例再生混合料的改性生产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所述混合料按质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93~96%集料、3~7%基质沥青、0.3~1.2%SBS胶乳、0.03~0.12%交联剂;
[0023]所述交联剂由单质硫、超级硫化促进剂及有机过氧化物混合而成。
[002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剂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数为:单质硫为40~70%,超级硫化促进剂为10~30%,有机过氧化物为25~45%;
[0025]优选的,超级硫化促进剂是秋兰姆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二流代氨基甲酸锌
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剂添加量为0.03~0.12%;传统SBS改性沥青,其交联剂硫的添加量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添加量仅为0.005~0.015%,SBS交联不充分,添加超量,将导致SBS凝胶,因此,传统改性沥青只能是部分交联,SBS的改性效能无法充分发挥;本专利技术交联剂添加量可以在0.03~0.12%范围,大大提高了SBS的交联率,且不会产生凝胶。
[0027]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SBS胶乳为阳离子或非离子胶乳,固含量为45~50%,分子量为7万~30万,星型结构或线型结构,嵌段比为3:7~4:6;
[0028]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SBS胶乳是用溶解蒸馏工艺方法生产出来的阳离子或非离子胶乳;SBS胶乳的制备工艺,一般分为二种:一种是活性乳液聚合法(简称乳液聚合法),一种是溶剂溶解乳化蒸馏法(简称溶解蒸馏法)。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按质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93~96%原生集料、3~7%基质沥青、0.3~1.2%SBS胶乳、0.03~0.12%交联剂;所述交联剂由单质硫、超级硫化促进剂及有机过氧化物混合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数为:单质硫为40~70%,超级硫化促进剂为10~30%,有机过氧化物为25~4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硫化促进剂选自秋兰姆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二流代氨基甲酸锌类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BS胶乳为采用溶解蒸馏工艺方法生产出来的阳离子或非离子胶乳,固含量为40~50%,分子量为7万~30万,星型结构或线型结构,嵌段比为3:7~4: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中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娟韩飞飞田明坤贾金鹏孙强强韦志明李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茂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