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在线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367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流量在线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L形固定杆的横杆一端,所述L形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杆的中部,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直槽杆的一端,每个所述直槽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倒U形支架的竖杆两端,所述倒U形支架连接沟渠深度测试模块,两个所述直槽杆分别连接水流速测试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明渠测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水流量在线测量装置。本装置能方便测量水流速。装置能方便测量水流速。装置能方便测量水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流在线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明渠测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水流在线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明渠水流量测量多采用流速面积法、标准断面法、渠系建筑物法和堰槽法,其中标准断面法、渠系建筑物法和堰槽法因利用水工建筑物进行流量推算,存在测量精度低等问题。为实现明渠流量的精准测量,大多采用流速面积法,常见的流速测量方式有声学多普勒式、雷达式、转子式等,声学多普勒式存在穿透能力差的问题,在污水、浑浊水、水质杂物较多的场合不宜应用;雷达式大多采用表面雷达流速仪,测量一点或者多点的流速,表面流速与渠底、渠中、边坡流速存在较大差异,数据的可用性较差;转子式流速仪采用机械原理,在测量过程中存在易挂杂物、机械磨损等问题,一般不做实时在线测流应用。另外以上几种流速测量方式,因明渠存在淤积情况,需要单独考虑测量水深,需另外增加其他工程措施。
[0003]综上所述,针对明渠测流,特别是针对水质较差、水体浑浊、漂浮物较多、易淤积的明渠,目前没有较好的测流方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根据水深以及多点位测量水流速的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实现水流速的测量的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流量在线测试装置,方便测量水流速。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
[0006]一种水流在线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L形固定杆的一端,所述L形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杆的中部,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直槽杆的一端,每个所述直槽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倒U形支架的竖杆两端,所述倒U 形支架连接沟渠深度测试模块;
[0007]两个所述直槽杆分别连接水流速测试模块。
[0008]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水流速测试模块包括水流速测量传感器,两个所述直槽杆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每个所述直槽杆的滑槽内分别设置有一组滑块,每个所述直槽杆的内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过对应的一组所述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每个所述竖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滑轨,每个所述竖杆分别穿过方形套环,每个所述方形套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伸出杆的一端,每个所述伸出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U形连杆,每个所述U形连杆分别固定连接水流速测量传感器。
[0009]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方形套环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轴,每个所述限位轴均设置在摆动槽杆的滑槽内,每个所述摆动槽杆的一端分别铰连接固定杆的一端,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一的伸缩杆端部,每个所述电动推杆一的外壳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直槽杆的一端。
[0010]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摆动槽杆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L形板的一端,每个所述L形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横轴,所述横轴活动连接套环,所述套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二的伸缩杆一端,所述电动推杆二的外壳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轴的一端,两个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对应的所述固定杆。
[0011]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滑块上分别铰接连杆二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与其结构相同的连杆二的一端,且铰接处的销轴位于横向滑轨内,其中边缘的一个所述连杆二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直槽杆的一端,剩余的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杆二一端的铰接处。
[0012]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横向滑轨的上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三的伸缩杆端部,每个所述电动推杆三的外壳一侧分别通过L形支架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直槽杆的一端上侧,每个所述直槽杆的上侧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柱的一端,每个所述导向柱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横向滑轨的另一端。
[0013]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沟渠深度测试模块包括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啮合所述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倒U形支架,所述齿轮一轴承连接所述倒U形支架,测杆穿过所述齿轮一的中心和所述倒U形支架的横杆中心孔,所述倒U形支架的中心孔内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测杆上设置有键槽,所述限位块匹配所述键槽,所述测杆螺纹连接所述齿轮一的中心,所述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测杆探底传感器,所述测杆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水体感知传感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1)测量精度高:采用电磁式水流速测量传感器,不受水质、漂浮物等因素影响,可准确实时地测量水体不同位置的流速;采用通过等间距分布的电极式水体感知传感器,实现对水体的测量,电极固定于测杆内,始终保持恒定间距,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产生形变,可确保水深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0016](2)可靠性稳定性高:电磁式水流速测量传感器具有技术成熟、环境适应性好、数据稳定、数据变化灵敏、测速范围广等优势;电极式水体感知传感器具有无温度漂移、无零点漂移、不受漂浮物影响、不受杆体晃动影响等优势;可确保流速和水深数据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整个系统测量数据的稳定可靠。
[0017](3)能够方便的测量水深,通过测杆探底传感器和水体感知传感器的配合,最终实现水深的测量。
[0018](4)能够实现水流速测量传感器的位置改变,方便测量不同点位、不同间距、不同高度的水流速,进而实现平均水流速的计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一。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二。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三。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图一。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图二。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图三。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图四。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图五。
[0029]图中:1、电机,2、测杆,3、锥齿轮一,301、锥齿轮二,4、倒U形支架, 5、直槽杆,6、竖杆,7、测杆探底传感器,9、横杆,10、L形固定杆,11、固定板,12、安装,13、摆动槽杆,14、电动推杆二,15、固定杆,16、支撑轴, 17、电动推杆一,18、方形套环,19、水流速测量传感器,20、U形连杆,21、伸出杆,22、L形板,23、横轴,24、套环,25、限位轴,26、电动推杆三,27、横向滑轨,28、导向柱,29、滑块,30、导向杆,32、连杆二,33、滑轨,34、连杆一,35、控制装置,36、L形支架,37、限位块,38、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流在线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L形固定杆(10)的一端,所述L形固定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杆(9)的中部,所述横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直槽杆(5)的一端,每个所述直槽杆(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倒U形支架(4)的竖杆两端,所述倒U形支架(4)连接沟渠深度测试模块;两个所述直槽杆(5)分别连接水流速测试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速测试模块包括水流速测量传感器(19),两个所述直槽杆(5)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滑轨(33),每个所述直槽杆(5)的滑槽内分别设置有一组滑块(29),每个所述直槽杆(5)的内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30),每个所述导向杆(30)分别穿过对应的一组所述滑块(29),每个所述滑块(29)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竖杆(6)的上端,每个所述竖杆(6)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滑轨(33),每个所述竖杆(6)分别穿过方形套环(18),每个所述方形套环(18)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伸出杆(21)的一端,每个所述伸出杆(2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U形连杆(20),每个所述U形连杆(20)分别固定连接水流速测量传感器(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方形套环(18)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轴(25),每个所述限位轴(25)均设置在摆动槽杆(13)的滑槽内,每个所述摆动槽杆(13)的一端分别铰连接固定杆(15)的一端,每个所述固定杆(1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一(17)的伸缩杆端部,每个所述电动推杆一(17)的外壳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直槽杆(5)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流在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摆动槽杆(13)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L形板(22)的一端,每个所述L形板(2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横轴(23),所述横轴(23)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秋英沈东峰李心愉刘琳燕永存杨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和一汇盛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