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61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光玻璃,所述调光玻璃包括对盒设置的两个基板,所述基板包括透明衬底和形成在所述透明衬底上的透明电极层,两个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染料液晶,其中,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电路,两个所述基板中的至少一者对应有所述辅助电路,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与相应的基板的所述透明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辅助电路设置为在与所述辅助电路电连接的透明电极层上的电势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势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辅助电路中能够形成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至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助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助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光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光玻璃。

技术介绍

[0002]调光玻璃通常包括对盒设置的两个基板,两个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染料液晶。向所述基板施加电压后,可以控制染料液晶排列状态,并进而实现对调光玻璃透过率的控制。
[0003]然而,在撤电后,所述调光玻璃上会出现显示黑斑,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调光玻璃,该调光玻璃能够有效的消除撤电黑斑。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调光玻璃,所述调光玻璃包括对盒设置的两个基板,所述基板包括透明衬底和形成在所述透明衬底上的透明电极层,两个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染料液晶,其中,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电路,两个所述基板中的至少一者对应有所述辅助电路,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与相应的基板的所述透明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辅助电路设置为在与所述辅助电路电连接的透明电极层上的电势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势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辅助电路中能够形成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至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
[0006]可选地,所述辅助电路包括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单向导通元件能够在该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一极的电势比该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二极的电势高出所述预定阈值情况下使得第一极和第二极导通,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
[0007]可选地,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极。
[0008]可选地,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浮接。
[0009]可选地,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入预设电压。
[0010]可选地,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源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电源单元的正极为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其中一个所述电源单元的负极为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
[0012]可选地,所述电源单元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1.5V。
[0013]可选地,两个所述基板均对应有所述辅助电路,两个所述基板对应的辅助电路与对应的电源组件的负极电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接地端,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电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两个所述基板之
间的电压,并控制所述染料液晶的偏转状态。
[0016]可选地,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接插件,所述辅助电路通过所述接插件与所述基板的透明电极层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有撤电黑斑的调光玻璃;
[0019]图2(a)是相关技术中的调光玻璃未接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b)是相关技术中的调光玻璃接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c)是相关技术中的调光玻璃出现撤电黑斑的原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玻璃在电源组件为电池的辅助电路与调光玻璃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电源组件为除电池外其他直流电源的辅助电路与调光玻璃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电路与调光玻璃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0025]图6(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电源组件为除电池外其他直流电源的辅助电路与调光玻璃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0026]图6(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电源组件为电池的辅助电路与调光玻璃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电路与调光玻璃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光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所示的是调光玻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调光玻璃;2:驱动器;3:接插件;
[0033]11:基板;
[0034]21:辅助电路;22,驱动电路;
[0035]211:单向导通元件;212:电源组件;213:接地端;
[0036]221:驱动电路的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8]经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人反复研究发现,调光玻璃撤电后出现黑斑的原因如下:
[0039]染料液晶包括染料分子和液晶分子。由于染料液晶的材料特殊性,可能会产生杂质离子,杂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聚集在调光玻璃的取向膜表面并形成直流偏置。在所述调光玻璃撤电后,直流偏置消散较慢,这就导致了黑斑在撤电后长时间存在(如图1中调光玻璃1中的阴影区域为撤电黑斑)。
[0040]除此之外,染料液晶中的染料分子在长期加电作用下,点亮所述调光玻璃后、再关闭电源组件,可能产生部分染料分子分解,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发生偏转,并导致杂质离子增多。
[0041]如图2(a)所示,两个基板11之间未施加外部电压时,调光玻璃中的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均未发生偏转。
[0042]如图2(b)所示,两个基板11之间施加外部电压E

时,调光玻璃中的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也均未发生偏转。
[0043]如图2(c)所示,在外部电压撤销后,调光玻璃内部产生内部电压E

,调光玻璃中的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均发生偏转。
[0044]需要指出的是,在图2(a)至图2(c)中,椭圆阴影区域为液晶,长方形黑色区域为染料。
[0045]目前没有较好的消除撤电黑斑的装置。
[0046]综上可知,解决撤电黑斑的方案主要为避免杂质离子在基板上发生聚集。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增加调光玻璃的驱动频率可使杂质离子加速度降低。具体原理如下:
[0047]加速度a的公式为:a=qU/md(其中,m是物体质量,q为电荷电量),加速度随电场强度(E=U/d,U是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d是沿场强E方向的距离)增加。因此,降低驱动电压可使杂质离子加速度降低。杂质离子加速度及运动速度降低,降低了杂质离子在一帧时间内运动到基板的概率。杂质离子在一帧时间内的移动距离S:S=1/2at^2=qU/(8mdf^2),离子移动距离随驱动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增加驱动频率可降低杂质离子运动到基板的概率。
[0048]此方案仅可对其他类型,如mura(显示器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进行优化,但是,经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玻璃,所述调光玻璃包括对盒设置的两个基板,所述基板包括透明衬底和形成在所述透明衬底上的透明电极层,两个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染料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电路,两个所述基板中的至少一者对应有所述辅助电路,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与相应的基板的所述透明电极层电连接,所述辅助电路设置为在与所述辅助电路电连接的透明电极层上的电势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势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辅助电路中能够形成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至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的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单向导通元件能够在该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一极的电势比该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二极的电势高出所述预定阈值情况下使得第一极和第二极导通,其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的输入端浮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徐帅车春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