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340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且靠近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底座筒,所述底座筒的顶部开口,所述底座筒的底端与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底端插进底座筒的内部,所述伸缩架的侧面开设有框型口;测量框体,所述测量框体位于框型口的内部,且测量框体与框型口的内侧壁之间通过活动销钉活动连接;触动架,所述触动架的底端插进测量框体的内部,所述触动架的中段设置有Z字型弯角;弧形卡框,所述弧形卡框与触动架侧面固定连接。以解决现有的脚手架沉降监测结构安装不方便,测量精度不高,无法进行局部范围性的监测脚手架的沉降情况。的沉降情况。的沉降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工程中脚手架沉降监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中,城市中的土地也是越来越金贵,楼层建造的也是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建筑物外侧设置脚手架,给工人工作做支撑,而且能够承载各种设备的安装和物料的提升运输工作,高楼层的脚手架结构的整体质量不可忽视,底部的支撑柱受到强大的压力的时候会产小范围的沉降,一般沉降距离在标准范围之内,不需要进行修正脚手架结构,如果沉降的比较大,将会对脚手架的受力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搭建脚手架后设置检测装置,进行监控脚手架的沉降情况。
[0003]现有的脚手架沉降监测结构安装不方便,测量精度不高,无法进行局部范围性的监测脚手架的沉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且靠近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底座筒,所述底座筒的顶部开口,所述底座筒的底端与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还包括: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底端插进底座筒的内部,所述伸缩架的侧面开设有框型口;测量框体,所述测量框体位于框型口的内部,且测量框体与框型口的内侧壁之间通过活动销钉活动连接;触动架,所述触动架的底端插进测量框体的内部,所述触动架的中段设置有Z字型弯角;弧形卡框,所述弧形卡框与触动架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卡框靠近触动架的顶端。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通过连接支架与伸缩架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位于测量框体的正后方。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测量框体包括:
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柔性测量条,所述柔性测量条的两端均与外框体的侧面连接形成U字型,且其中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块滑动连接;前侧板,所述前侧板设置在外框体的前侧面,所述前侧板采用透明材料制得,所述前侧板的前侧面设置有刻度。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连接块包括:滑槽口,所述滑槽口竖直设置,所述滑槽口的顶部设置有上堵块;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滑槽口的内底部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限位杆的长度;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位于滑槽口的内部,所述滑动块的侧面与柔性测量条固定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配重球,所述配重球为实心铅球,所述配重球的顶部与测量框体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弧形卡框包括:弧形筒体,所述弧形筒体的截面为大于180
°
的圆形;连接钉,所述连接钉的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钉的一端与弧形筒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钉的外端贯穿触动架,所述连接钉的侧面且位于触动架的前侧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连接钉的侧面且位于触动架与弧形筒体之间设置有垫环。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触动架采用金属板,所述触动架的底端设置有圆弧形状。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柔性测量条的侧面且靠近前侧板设置有标准刻度。
[0013]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为:利用膨胀螺钉将安装底座固定连接在建筑物上,然后将触动架侧面的弧形卡框直接卡在脚手架管上,并调节上下的位置,使触动架的底端顶在柔性测量条的内侧底部,利用柔性测量条上的标准刻度与前侧板上的刻度的位置进行确定脚手架的沉降距离。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测量框体与触动架结构,将触动架侧面的弧形卡框卡在脚手架的侧面,测量框体利用伸缩架与底座筒结构连接在建筑物上,建筑物本身不会发生沉降,脚手架沉降后会使触动架下移,从而在测量框体内部产生移动标量,能够很方便进行监测脚手架的沉降,相对与现有的结构,本装置能够单独地在小范围内使用,而且安装非常的方便,在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设置多个本装置,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脚手架的沉降情况;2)、本专利技术在测量框体的后方设置有挡风板结构,因为测量框架处于活动销钉连接,在自然状态些处于竖直悬置的状态,会受到风的影响使测量框体发生倾斜,影响测量结构,挡风板能够很好的保护测量框体不受风的影响;
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测量框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测量条,其中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块滑动连接,触动架的底端顶在柔性测量条的内侧,当触动架向下动的时候,会带动柔性测量条的一端向下滑动,使柔性测量条最低端的位置发生变化,能够反应脚手架沉降的距离,进行实时的监控;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滑动块结构,滑动块在竖直设置的滑槽口内部上下滑动,能够保证柔性测量条一端上下滑动的目的,底部的弹簧会支撑着滑动块,也就是说,只有柔性测量条受向下的力,才能够带动滑动块结构向下压缩弹簧进行向下滑动;5)、本专利技术在测量框体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配重球,能够使测量框体的底部受力比较大,能够自然悬置处于竖直状态;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弧形卡框结构,其具有的弧形筒体能够直接卡在脚手架的侧面,安装使用非常的方便;7)、本专利技术将触动架采用金属板,触动架的底端设置有圆弧形状,底部顶着柔性测量条内侧的时候,不会对刮破柔性测量条;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柔性测量条的侧面且靠近前侧板设置有标准刻度,与前侧板设置的刻度一并使用,进行确定柔性测量条的相对位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例说明:1、安装底座;101、安装孔;2、底座筒;3、伸缩架;301、框型口;4、活动销钉;5、测量框体;501、前侧板;5011、刻度;502、外框体;503、柔性测量条;504、固定连接块;505、活动连接块;5051、滑槽口;5052、限位杆;5053、弹簧;5054、上堵块;5055、滑动块;6、挡风板;601、连接支架;7、触动架;701、Z字型弯角;8、弧形卡框;801、弧形筒体;802、连接钉;803、垫环;804、螺母;9、配重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且靠近四角处设置有安装孔(101);底座筒(2),所述底座筒(2)的顶部开口,所述底座筒(2)的底端与安装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架(3),所述伸缩架(3)的底端插进底座筒(2)的内部,所述伸缩架(3)的侧面开设有框型口(301);测量框体(5),所述测量框体(5)位于框型口(301)的内部,且测量框体(5)与框型口(30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活动销钉(4)活动连接;触动架(7),所述触动架(7)的底端插进测量框体(5)的内部,所述触动架(7)的中段设置有Z字型弯角(701);弧形卡框(8),所述弧形卡框(8)与触动架(7)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卡框(8)靠近触动架(7)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风板(6),所述挡风板(6)通过连接支架(601)与伸缩架(3)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6)位于测量框体(5)的正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框体(5)包括:外框体(502),所述外框体(502)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柔性测量条(503),所述柔性测量条(503)的两端均与外框体(502)的侧面连接形成U字型,且其中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块(50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块(505)滑动连接;前侧板(501),所述前侧板(501)设置在外框体(502)的前侧面,所述前侧板(501)采用透明材料制得,所述前侧板(501)的前侧面设置有刻度(50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块(505)包括:滑槽口(5051),所述滑槽口(5051)竖直设置,所述滑槽口(5051)的顶部设置有上堵块(5054);限位杆(5052),所述限位杆(5052)的底端与滑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元勋陶思宇王韵李超张锋王开阳刘月生郭晓雪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