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3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数字化工段智能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在关键工艺技术环节打造标准数字化工段数字化工段,从而提高关键工段生产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在制品流转效率,构建互联互动流畅生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解决行业痛点难点,在提高生产制造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产制造标准化和个性化,搭建具有较强适用性、可移植性的智能云平台,结合数字化智慧工厂建设需要,从解决产业生产各工艺技术环节共性技术痛点,打通包材生产全链条中阻碍的瓶颈,提高数字化制造水平,稳步提高产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套智能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制造业正面临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需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我国制造业正面临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特征的“制造业信息化”与创新驱动是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战略举措。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理念,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山东西部部分县市的主打产业,手套产业是纺织产业后端的功能应用后端产业,我国的手套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而山东省的手套产值占全国的大部分,生产规模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具有较大产量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清醒认识到目前该产业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0003]第一:行业技术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第二:基于传统设备工艺段自动化较好,流程性环节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第三:关键环节信息采集、指令下达手段简陋、实时性差,绝大部分生产环节为信息孤岛;第四:数据采集需求迫切,数字化建设认识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0006]第一步:数字化工段智能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在关键工艺技术环节打造标准数字化工段数字化工段,从而提高关键工段生产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在制品流转效率,构建互联互动流畅生产线;
[0007]第二步:车间/工厂数字化管理—在完善关键环节基础数据采集、与ERP交互连接基础上,实现设备之间、生产环节之间、生产/管理部门/系统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建设MES制造执行系统,完善车间、企业生产流程管理、设备管理、智能仓储管理,搭建岗位、工段、产线和车间多级生产看板,实现关键要素KPI统计分析;
[0008]第三步:搭建手套行业公共服务云平台—在综合分析各企业数据基础上,搭建行业云平台,实现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能效管理、排产电子引导、智能研发、协同制造等公用服务和产业数据统计分析。
[0009]优选地,所述数字化工段智能改造中按照手套生产不同工艺流程和不同材料,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期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稳步提高产品质量,主要进行如下数字化工段数字化工段设计改造:
[0010]S1:关键工艺数字化工段设计
[0011]版式智能化互动设计工段主要解决目前设计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打通设计软件和裁剪缝制设备之间的信息互动通道,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对技能人才依赖程度;自动裁剪智能化工段基于现场工艺流程,采用桁架式机器人技术实现智能化改造,多工位桁架机器人主要作用为搬运移载物体,然后细化到需要精确定位、装卡、换向、调整姿态、柔性裁剪等,该工段需要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作业,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改善劳动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准微装配缝制数字化工段针对目前装配缝制工序主要采用人工实现,作业烦琐,占用大量的人力,且工作强度大,现场物料品种和数量繁多,摆放形态混乱,经常出现少件、用错物料、装配一致性不达标等问题,现场需要填写大量单据,有可能导致交货延迟、库存积压等问题。通过机器人和专用设备相结合实现元件精准微装配、缝制,达到标准组装、质量稳定、减少人工等目标;
[0012]S2:质量检测数字化工段设计
[0013]由于手套生产行业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目前主要靠人工实现产品的外观缺陷检测,用工数量较多,且对检测人员经验要求较高,同时人眼长时间直观检测易疲劳,会带来检测效率较低、错误率较高、检测结果主观性较强等问题,而传统机器视觉检测方案自适应较差,不能解决检测品柔性、类型多变的难题,采用多角度倾斜视觉自动构建检测品3D模型,在保证生成速度的前提下从外观结构、色泽等多方面真实刻画检测品,提升机器对产品样本外观结构自学习能力,使用模式匹配技术自动定位检测区域,实现手套外观缺陷和烫印质量的快速检测;
[0014]S3:转序数字化工段设计
[0015]手套生产工序较多,而目前各工段之间物料的转序绝大部分采用人工实现,占用大量的人力,各转序工位操作信息和物料信息等由人工记录,工作完成后统一上传,不仅占用操作人员工作时间,信息上传实时性也较差,另外,物料的暂存极易造成混放,为手套的生产带来非工艺的损失,转序数字化工段主要根据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实现物料的正确流动,是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根据前后工段对在制品输入方式、姿态的不同要求,采用自动化输送设备、机器人系统设计通用转序智能化节点,按照后工段操作需求将产品自动输送、精准放置到固定操作工位,结合手套生产链条各段工艺特点,采用RFID跟踪物料托盘,灵活定义、拆解、组合小批量物料流,实现物料信息自动化采集,搭建从源头到成品入库的全链条物料自动化管理系统。
[0016]优选地,所述车间/工厂数字化管理中为了实现设备互联,构建车间物联网,为提升生产数字化水平搭建基础通信平台;实现设备生产数据和运行参数数字化采集、生产过程数字化统计和产品质量信息的数字化分析;搭建生产MES,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数字化采集,设备维修维护计划的数字化实施和备品备件的数字化管理;开发针对本行业的数字化排产系统,改变目前人工排产完全依赖经验的状况,提升生产排产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构建企业WMS,提升企业物流数字化水平;实现企业ERP系统、MES系统、WMS系统与生产数字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从企业订单到产品发货全程数字化管理;构建以生产管理服务为主的企业云平台,做到生产过程可视化、生产数据传送电子化、生产管理数字化:
[0017]S1:关键工艺数字化工段设计
[0018]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关键设备与生产信息系统连接,建立设备数据通信平台,实现生产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的上传下达,包括生产工艺参数从MES系统直接下发到设备,
实现防呆防错、生产流转单电子化、生产任务数字化统计等功能。在设备联网基础上构建包括企业层、管理层、操作层、控制层和现场层等5个层次架构的数字化工厂,各个层次之间通过工业通讯网络连接。数字化工厂基础数据采集主要通过如下方式:通过通讯网络接口及标准的工业协议信息数据采集,所能支持的常见的工业标准协议包括CAN、485、以太网、TCP/UDP工业协议;I/O采集(PLC接线端子、传感器等);系统信息采集(设备的计算机、PLC、触摸屏信息等);
[0019]S2:建设MES制造执行系统
[0020]通过建立MES系统可极大提高产品生产数字化水平,可极大提高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实现在线质量分析、设备运行效率分析、人员劳效分析:
[0021]a: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系统的核心业务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数字化工段智能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在关键工艺技术环节打造标准数字化工段数字化工段,从而提高关键工段生产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在制品流转效率,构建互联互动流畅生产线;第二步:车间/工厂数字化管理—在完善关键环节基础数据采集、与ERP交互连接基础上,实现设备之间、生产环节之间、生产/管理部门/系统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建设MES制造执行系统,完善车间、企业生产流程管理、设备管理、智能仓储管理,搭建岗位、工段、产线和车间多级生产看板,实现关键要素KPI统计分析;第三步:搭建手套行业公共服务云平台—在综合分析各企业数据基础上,搭建行业云平台,实现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能效管理、排产电子引导、智能研发、协同制造等公用服务和产业数据统计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工段智能改造中按照手套生产不同工艺流程和不同材料,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期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稳步提高产品质量,主要进行如下数字化工段数字化工段设计改造:S1:关键工艺数字化工段设计版式智能化互动设计工段主要解决目前设计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打通设计软件和裁剪缝制设备之间的信息互动通道,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对技能人才依赖程度;自动裁剪智能化工段基于现场工艺流程,采用桁架式机器人技术实现智能化改造,多工位桁架机器人主要作用为搬运移载物体,然后细化到需要精确定位、装卡、换向、调整姿态、柔性裁剪等,该工段需要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作业,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改善劳动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准微装配缝制数字化工段针对目前装配缝制工序主要采用人工实现,作业烦琐,占用大量的人力,且工作强度大,现场物料品种和数量繁多,摆放形态混乱,经常出现少件、用错物料、装配一致性不达标等问题,现场需要填写大量单据,有可能导致交货延迟、库存积压等问题。通过机器人和专用设备相结合实现元件精准微装配、缝制,达到标准组装、质量稳定、减少人工等目标;S2:质量检测数字化工段设计由于手套生产行业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目前主要靠人工实现产品的外观缺陷检测,用工数量较多,且对检测人员经验要求较高,同时人眼长时间直观检测易疲劳,会带来检测效率较低、错误率较高、检测结果主观性较强等问题,而传统机器视觉检测方案自适应较差,不能解决检测品柔性、类型多变的难题,采用多角度倾斜视觉自动构建检测品3D模型,在保证生成速度的前提下从外观结构、色泽等多方面真实刻画检测品,提升机器对产品样本外观结构自学习能力,使用模式匹配技术自动定位检测区域,实现手套外观缺陷和烫印质量的快速检测;S3:转序数字化工段设计手套生产工序较多,而目前各工段之间物料的转序绝大部分采用人工实现,占用大量的人力,各转序工位操作信息和物料信息等由人工记录,工作完成后统一上传,不仅占用操作人员工作时间,信息上传实时性也较差,另外,物料的暂存极易造成混放,为手套的生产带来非工艺的损失,转序数字化工段主要根据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实现物料的正确流动,
是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根据前后工段对在制品输入方式、姿态的不同要求,采用自动化输送设备、机器人系统设计通用转序智能化节点,按照后工段操作需求将产品自动输送、精准放置到固定操作工位,结合手套生产链条各段工艺特点,采用RFID跟踪物料托盘,灵活定义、拆解、组合小批量物料流,实现物料信息自动化采集,搭建从源头到成品入库的全链条物料自动化管理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套智能生产线的收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工厂数字化管理中为了实现设备互联,构建车间物联网,为提升生产数字化水平搭建基础通信平台;实现设备生产数据和运行参数数字化采集、生产过程数字化统计和产品质量信息的数字化分析;搭建生产MES,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数字化采集,设备维修维护计划的数字化实施和备品备件的数字化管理;开发针对本行业的数字化排产系统,改变目前人工排产完全依赖经验的状况,提升生产排产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构建企业WMS,提升企业物流数字化水平;实现企业ERP系统、MES系统、WMS系统与生产数字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从企业订单到产品发货全程数字化管理;构建以生产管理服务为主的企业云平台,做到生产过程可视化、生产数据传送电子化、生产管理数字化:S1:关键工艺数字化工段设计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关键设备与生产信息系统连接,建立设备数据通信平台,实现生产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的上传下达,包括生产工艺参数从MES系统直接下发到设备,实现防呆防错、生产流转单电子化、生产任务数字化统计等功能。在设备联网基础上构建包括企业层、管理层、操作层、控制层和现场层等5个层次架构的数字化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者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