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99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一、将树脂粉末进行合模压制;二、将聚乙烯有机玻璃托进行清洗和烘干;三、将对三联苯颗粒和丙酮进行球磨;四、将二氯乙烷、丙酮和对三联苯粉末搅拌均匀,喷涂在聚乙烯有机玻璃托表面;五、将涂料聚乙烯有机玻璃托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进行复压合模压制;六、将闪烁体前驱体进行清洗和烘干;七、将闪烁体前驱体进行蒸镀铝,得到核探测β闪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备聚乙烯有机玻璃托,然后喷涂对三联苯,再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层进行保护,降低了对联三苯层的厚度,提高了探测β射线的灵敏度,为对联三苯起保护作用,提高了核探测β闪烁体检测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探测
β
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辐射探测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0002]闪烁体是一类吸收高能粒子或射线后能够发光的材料,在辐射探测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β闪烁体主要应用于核电站对惰性气体中β射线放射性测量,β闪烁体是将β射线转换为可见光,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进行测量。针对产品使用需求设计不同厚度的β闪烁体,以达到在外γ场使用时场测量β射线满足用户对设备的测量指标。目前,普通的闪烁体在测量β射线时,受核电站惰性气体中外γ放射场影响较高,无法保证闪烁体核探测器测量下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通过制备聚乙烯有机玻璃托,然后将对三联苯进行喷涂,再制备有机玻璃进行保护,降低了对联三苯层的厚度,提高了探测β射线的灵敏度,对γ射线灵敏度反应降低,实现在高γ放射环境下对β射线的精准测量,为对联三苯起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树脂粉末装入油压机的模具中进行合模压制,然后进行脱模,得到聚乙烯有机玻璃托;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聚乙烯有机玻璃托依次进行清洗和烘干;步骤三、将对三联苯颗粒和丙酮进行球磨,得到对联三苯粉末;步骤四、将二氯乙烷、丙酮和步骤三中得到的对三联苯粉末搅拌均匀,得到喷涂料,然后将喷涂料喷涂在步骤二中经烘干后的聚乙烯有机玻璃托表面,得到涂料聚乙烯有机玻璃托;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涂料聚乙烯有机玻璃托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装入油压机的模具中进行复压合模压制,然后进行脱模,得到闪烁体前驱体;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闪烁体前驱体依次进行清洗和烘干;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经烘干后的闪烁体前驱体进行表面蒸镀铝,得到核探测β闪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树脂粉末为372模塑粉,所述油压机合模压制时,油压机的温度为150℃~180℃,压力为120kg/cm2~180kg/cm2,脱模时油压机的温度为6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聚乙烯有机玻璃托为一面具有圆弧形凸起、另一面具有圆形平面凹陷的圆盘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清洗和烘干的过程为:将聚乙烯有机玻璃托放入十二烷基苯甲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浸泡,之后用绸布擦洗,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再放入温度为20℃~30℃的烤箱中烘干1h~3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球磨过程中采用10~20个玻璃球作为球磨介质,所述对三联苯颗粒的质量和丙酮的体积比为(40~60):(400~600),其中质量的单位为g,体积的单位为mL,所述球磨过程中球磨机的电压为80V~100V,球磨时间为40h~50h,所述对三联苯颗粒为闪烁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探测β闪烁体制作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聪刘杰杨妮莹于亮张越彭珑丽毕仙鹏庞开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核核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