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292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包括量雨器、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和控制器,所述量雨器包括壳体、偏斜漏斗、滚轮、延迟漏斗和储水箱,所述壳体由进雨筒和测量筒组成,所述控制器包括蓄电池、电源开关、电磁阀和干簧管,所述电源开关位于蓄电池正极引出的屏蔽导线上,电源开关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控制板,所述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器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包含信息发送模块、时钟模块、LED显示屏、存储模块、单片机、D/A转换模块和电源稳压模块模块,数据采集处理器中以单片机为核心,其它模块都与其相连,还设置有断电延时继电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翻斗式雨量计数据不准确、数据丢失,蓄电池更换频繁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水量采集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其单位是毫米,符号是mm。常用年降水量来描述该地气候,是除气候类型之外的一个重要指标,并用等降水量线来划分各个干湿区域。
[0003]目前,国内外测量降水量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虹吸式测定雨量和翻斗式测定雨量。其中,虹吸式雨量计在我国最先推广使用,主要应用于基层水文站。但随着信息传输自动化的发展,其无法实现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近几年已经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配备有自动采集传输装置的翻斗雨量计。翻斗雨量计是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遥测雨量计,运行较为稳定,但其同样具有很多影响因素影响到其测量精度,例如,在翻斗口有异物堵塞时,或者翻斗不灵活时影响数据不准确;更为严重的是当降雨量超过特定值时翻斗翻转不及时,造成雨量数据丢失,严重影响降雨量的准确测定及水文资料统计。
[0004]由于需要测量的降水量分布范围广,需要的测量点多,而很多地方都无法做到电力直供因此很多雨量计通常是采用蓄电池持续供电,而蓄电池电量有限,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翻斗式雨量计数据不准确、数据丢失,蓄电池更换频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电能、测量精准的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br/>[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包括量雨器、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和控制器;所述量雨器包括壳体、偏斜漏斗、滚轮、延迟漏斗和储水箱,所述壳体由进雨筒和测量筒组成,所述测量筒为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测量筒右侧外壁上设置有背带,测量筒上端开口内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为中心带有通孔的方形板体,封板的通孔边缘连接有进雨筒,所述进雨筒为位于封板上方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竖直管体,进雨筒的中心轴线与测量筒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封板下方设置有连接在测量筒内侧壁上端的偏斜漏斗,所述偏斜漏斗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四棱台,偏斜漏斗的下端开口位于测量筒的中心轴线左侧,偏斜漏斗的下方有活动连接在测量筒内侧上部的滚轮,所述滚轮为圆柱体,滚轮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测量筒的前后侧壁,滚轮的中心位于测量筒的中心轴线上,滚轮的周壁上均布有向滚轮内部凹陷、开口朝外的集水槽,滚轮左上部的集水槽与偏斜漏斗的下端开口上下相对,滚轮后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导向板,每个所述导向板均为两端薄、中部厚的板体,每个所述导向板均沿滚轮的圆周方向顺时针弧形拱起,滚轮中
心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滚轮位于滚轮前侧和导向板后侧,滚轮经转轴连接在测量筒内壁上,所述滚轮下方设置有延迟漏斗,所述延迟漏斗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是位于滚轮前侧和后侧的、凸起向下的半圆环形板体,所述底板是位于滚轮下方的、前后两边为弧形凸起向下的弧形边、左右两边为直边的弧形板体,底板内表面设置有不吸水海棉层,所述不吸水海棉层是使用不吸水海棉铺设而成的、与底板形状相配应的层状结构,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组合呈开口向上的弧形槽体,所述延迟漏斗的开口包围滚轮的下部边缘,不吸水海棉层的内表面与滚轮的下部边缘之间有间距,延迟漏斗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与测量筒的前后内壁之间有间距,延迟漏斗经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测量筒的左右内侧壁,延迟漏斗的底板底部设置有贯穿底板的漏水管,所述延迟漏斗下方设置有置于测量筒内部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为中空长方体,储水箱的外侧壁与测量筒内侧壁之间有间距,储水箱底面与测量筒内底面之间有间距,储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贯穿储水箱的顶板的进水孔,所述漏水管穿过进水孔伸进储水箱内,且漏水管的外壁与进水孔侧壁之间有间距,储水箱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直角三棱柱体,导向块的一个直面与储水箱的内底面贴合、另一个直面与储水箱的左侧内壁贴合,导向块的倾斜面由左到右向下倾斜,导向块的前后两端分别贴合在储水箱的前后内侧壁上,导向块的右端与储水箱的右侧内壁之间有间距,导向块右侧的储水箱内底面上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连通储水箱、下端竖直向下位于储水箱下方,排水管下端经软管连通贯穿测量筒右侧壁的放水孔;所述控制器包括蓄电池、电源开关、电磁阀和干簧管,所述电源开关位于蓄电池正极引出的屏蔽导线上,电源开关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控制板,所述静触头和动触头均为下端平齐的、竖直的弹性铜片,静触头、动触头下端均经绝缘板固定在导向板后侧的测量筒内壁上,静触头位于多个导向板阵列形成的圆环左部下方,静触头位于动触头右侧且与动触头之间有间距,动触头位于多个导向板阵列形成的圆环左侧,动触头前表面上端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是与导向板形状一致的弧形板体,控制板的弧形凸起方向与导向板的弧形凸起方向一致,控制板前端伸入多个导向板中位于最左侧的相邻的两个导向板之间,控制板上端位于导向板中位于最左侧的相邻的两个导向板外端之间,控制板下端位于多个导向板阵列形成的圆环左侧,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排水管上并经电源开关连接蓄电池,所述干簧管经长方形的连接板连接在延迟漏斗的前侧板上,转轴上向外伸出有至少四个位于连接板后侧的连杆,所述连杆端部设置有与干簧管相对的永久磁铁;所述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器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包含信息发送模块、时钟模块、LED显示屏、存储模块、单片机、D/A转换模块和电源稳压模块,数据采集处理器中以单片机为核心,其它模块都与单片机相连,存储模块用于实现实时数据存储;时钟模块负责实现时钟计时;D/A转换模块用于实现信息收集分析,D/A转换模块经过导线连接称重传感器和干簧管;信息发送模块外接天线,同时与单片机相连进行数据交换,蓄电池通过屏蔽导线接入到数据采集处理器的电源稳压模块的直流电源输入端,电源稳压模块连接信息发送模块、时钟模块、LED显示屏、存储模块、单片机、D/A转换模块,所述称重传感器位于储水箱底面和测量筒内底面之间;所述蓄电池通过屏蔽导线连接有断电延时继电器,所述断电延时继电器与电磁阀和数据采集处理器并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高度大于300mm,储水箱的水平截面积大于进雨筒水平截面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筒的前侧外壁下端分别向前伸出有第一固定板、后侧外壁向后伸出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装销钉固定测量筒的销钉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断电延时继电器和蓄电池安装于壳体左侧的电器箱内,所述电器箱为与测量筒高度和宽度均相等的中空箱体,电器箱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所述门上设置有显示窗,所述显示窗内安装LED显示屏。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安装于电器箱的顶面中心,天线高度低于进雨筒上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软管采用硅胶软波纹管,软管的内径大于等于1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量雨器、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和控制器;所述量雨器包括壳体(11)、偏斜漏斗(12)、滚轮(13)、延迟漏斗(14)和储水箱(15),所述壳体(11)由进雨筒(111)和测量筒(112)组成,所述测量筒(112)为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测量筒(112)右侧外壁上设置有背带(113),测量筒(112)上端开口内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为中心带有通孔的方形板体,封板的通孔边缘连接有进雨筒(111),所述进雨筒(111)为位于封板上方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竖直管体,进雨筒(111)的中心轴线与测量筒(11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封板下方设置有连接在测量筒(112)内侧壁上端的偏斜漏斗(12),所述偏斜漏斗(12)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四棱台,偏斜漏斗(12)的下端开口位于测量筒(112)的中心轴线左侧,偏斜漏斗(12)的下方有活动连接在测量筒(112)内侧上部的滚轮(13),所述滚轮(13)为圆柱体,滚轮(13)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测量筒(112)的前后侧壁,滚轮(13)的中心位于测量筒(112)的中心轴线上,滚轮(13)的周壁上均布有向滚轮(13)内部凹陷、开口朝外的集水槽(131),滚轮(13)左上部的集水槽(131)与偏斜漏斗(12)的下端开口上下相对,滚轮(13)后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导向板(132),每个所述导向板(132)均为两端薄、中部厚的板体,每个所述导向板(132)均沿滚轮(13)的圆周方向顺时针弧形拱起,滚轮(13)中心设置有转轴(133),所述转轴(133)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滚轮(13)位于滚轮(13)前侧和导向板(132)后侧,滚轮(13)经转轴(133)连接在测量筒(112)内壁上,所述滚轮(13)下方设置有延迟漏斗(14),所述延迟漏斗(14)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是位于滚轮(13)前侧和后侧的、凸起向下的半圆环形板体,所述底板是位于滚轮(13)下方的、前后两边为弧形凸起向下的弧形边、左右两边为直边的弧形板体,底板内表面设置有不吸水海棉层(141),所述不吸水海棉层(141)是使用不吸水海棉铺设而成的、与底板形状相配应的层状结构,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组合呈开口向上的弧形槽体,所述延迟漏斗(14)的开口包围滚轮(13)的下部边缘,不吸水海棉层(141)的内表面与滚轮(13)的下部边缘之间有间距,延迟漏斗(14)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与测量筒(112)的前后内壁之间有间距,延迟漏斗(14)经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测量筒(112)的左右内侧壁,延迟漏斗(14)的底板底部设置有贯穿底板的漏水管(142),所述延迟漏斗(14)下方设置有置于测量筒(112)内部的储水箱(15),所述储水箱(15)为中空长方体,储水箱(15)的外侧壁与测量筒(112)内侧壁之间有间距,储水箱(15)底面与测量筒(112)内底面之间有间距,储水箱(15)的顶板上设置有贯穿储水箱(15)的顶板的进水孔,所述漏水管(142)穿过进水孔伸进储水箱(15)内,且漏水管(142)的外壁与进水孔侧壁之间有间距,储水箱(15)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导向块(151),所述导向块(151)为直角三棱柱体,导向块(151)的一个直面与储水箱(15)的内底面贴合、另一个直面与储水箱(15)的左侧内壁贴合,导向块(151)的倾斜面由左到右向下倾斜,导向块(151)的前后两端分别贴合在储水箱(15)的前后内侧壁上,导向块(151)的右端与储水箱(15)的右侧内壁之间有间距,导向块(151)右侧的储水箱(15)内底面上连通有排水管(152),所述排水管(152)上端连通储水箱(15)、下端竖直向下位于储水箱(15)下方,排水管(152)下端经软管(153)连通贯穿测量筒(112)右侧壁的放水孔;所述控制器包括蓄电池(21)、电源开关(22)、电磁阀(23)和干簧管(24),所述电源开关(22)位于蓄电池(21)正极引出的屏蔽导线上,电源开关(22)包括静触头(221)、动触头
(222)和控制板(223),所述静触头(221)和动触头(222)均为下端平齐的、竖直的弹性铜片,静触头(221)、动触头(222)下端均经绝缘板固定在导向板(132)后侧的测量筒(112)内壁上,静触头(221)位于多个导向板(132)阵列形成的圆环左部下方,静触头(221)位于动触头(222)右侧且与动触头(222)之间有间距,动触头(222)位于多个导向板(132)阵列形成的圆环左侧,动触头(222)前表面上端连接有控制板(223),所述控制板(223)是与导向板(132)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瑾高亚军喇承芳刘姝芳芦璐赵量马成王莹喇承龙徐十锋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