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288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包括:传送装置,被配置为带动多个氧传感器到达各个工位;贴膜装置,被配置为吸取防水透气膜后将其贴合在位于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位置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防水透气膜进行图像处理,以检测防水透气膜的位置是否符合误差阈值要求;透气量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检测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输送气体,以检测防水透气膜的透气量;以及保护壳贴合装置,被配置为抓取保护壳后将其贴合在位于贴壳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器的进气口上。器的进气口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氧传感器的进气口需要贴一层防水透气膜(DAE膜),传统工艺是人工操作吸气装置,以吸取防水透气膜,然后将其贴合在氧传感器的进气口目标位置,之后通过人工肉眼检测贴合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符合误差阈值要求,然后人工操作将氧传感器放置在透气量检测工装上,由透气量检测装置检测防水透气膜的透气量,最后通过人工操作在防水透气膜上安装一层保护壳。由上述步骤可知,贴膜这一简单的工艺涉及到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均需要人工操作,且步骤之间的关联性较低,以上两个原因造成了该工艺效率极低,需要多个熟练且配合度高的工人协作,一旦某一个步骤的操作换人后,进一步降低效率。
[0003]另外,人工操作导致贴合位置的准确性较低,且肉眼检测贴合位置,不仅肉眼不容易确定目标位置的标准,且难以确定实际的贴膜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差值,以上两个原因造成该工艺的报废率较高。上述操作需要手持氧传感器,容易不小心触碰到防水透气膜,造成防水透气膜的污染,这会进一步降低产品的良率。
[0004]综上所述,传统贴膜工艺用多个独立工位完成防水透气膜(DAE膜)的贴合工位,具有效率低、成本高、报废率高、防水透气膜污染概率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氧传感器贴膜工艺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包括:
[0007]传送装置,被配置为将多个氧传感器传送到达相应工位;
[0008]贴膜装置,被配置为吸取防水透气膜并将其贴合在位于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
[0009]位置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拍摄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防水透气膜的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以检测防水透气膜的位置是否符合误差阈值要求;
[0010]透气量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检测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输送气体,以检测防水透气膜的透气量;以及
[0011]保护壳贴合装置,被配置为抓取保护壳并将其贴合在位于贴壳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还包括:
[0013]第一预压装置,被配置为对第一预压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防水透气膜施加第一压力,以防止防水透气膜脱离;以及
[0014]第二预压装置,被配置为对第二预压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保护壳施加第二压力,以防止保护壳脱落。
[0015]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还包括向上料工位输送氧传感器的第一送料装置,其包括:
[0016]第一输送装置,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以推动氧传感器向第一抓取工位移动;以及
[0017]第一抓取装置,被配置为抓起第一抓取工位上的氧传感器后,将其放置在上料工位上,其中:
[0018]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螺旋滑道和底部旋转电机,第一抓取装置包括气缸驱动的机械手或夹持工装。
[0019]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还包括:
[0020]第二送料装置,其包括螺旋滑道和底部旋转电机,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以推动保护壳向第二抓取工位移动,以使:
[0021]保护壳贴合装置抓起第二抓取工位上的保护壳后,将其贴合在位于贴壳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其中:
[0022]保护壳贴合装置包括气缸驱动的机械手或夹持工装。
[0023]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还包括:
[0024]第三送料装置,其包括转盘和传送带,防水透气膜粘贴在长条形的基底上形成膜带,膜带缠绕在转盘上,随着转盘转动,膜带上的防水透气膜依次被传送带传输至吸附工位;其中:
[0025]贴膜装置到达吸附工位,从基底上吸取防水透气膜后移动,将防水透气膜放置在位于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消除施加给防水透气膜的吸附力。
[0026]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还包括:
[0027]出料装置,被配置为将出料工位上的氧传感器进行分类输出;其中:
[0028]正常情况下,出料装置将氧传感器传输至第一容器;
[0029]当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贴膜工位上的防水透气膜的位置不符合误差阈值要求时,产生报废信号,发送至透气量检测装置、保护壳贴合装置、第一预压装置、第二预压装置,以使各个装置在该氧传感器到达其对应的工位时不进行现有动作;
[0030]位置检测装置将报废信号发送至出料装置,以使出料装置在该氧传感器到达出料工位时,将该氧传感器传输至第二容器。
[0031]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各个工位的顺序依次为:
[0032]上料工位、贴膜工位、第一预压工位、检测工位、贴壳工位、第二预压工位和出料工位;
[0033]所述上料工位、贴膜工位、第一预压工位、检测工位、贴壳工位、第二预压工位和出料工位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位装置,以检测氧传感器是否到位,正确输送至其所对应的工位上。
[0034]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所述传送装置由步进电机驱动;
[0035]贴膜装置、透气量检测装置、保护壳贴合装置、第一预压装置、第二预压装置由气缸驱动机械手或夹持工装;
[0036]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三送料装置由电机驱动,第一抓取装置由气缸驱动机械手或夹持工装;
[0037]位置检测装置包括CCD相机。
[0038]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所述传送装置为能够绕圆心转动的中间圆盘;
[0039]多个固定工装依次分布在中间圆盘的边缘上,相邻的两个固定工装与圆心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相等,中间圆盘每步进一次,将固定工装输送至每个工位上后停止,等待各个装置对其对应的工位上的氧传感器进行相应操作,然后进行下一次步进;
[0040]在中间圆盘步进一次停止后,第一送料装置对上料工位进行一次上料。
[0041]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八个固定工装依次分布在中间圆盘的边缘上,相邻的两个固定工装与圆心的连线之间的角度为45
°
,中间圆盘每步进一次转动45
°

[0042]第一送料装置、贴膜装置、第一预压装置、透气量检测装置、保护壳贴合装置、第二预压装置、出料装置依次围绕分布在中间圆盘的侧面;
[0043]除第一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之间的角度为90
°
以外,相邻两个装置之间的角度为45
°
,以到达以下目的:
[0044]上料工位、贴膜工位、第一预压工位、检测工位、贴壳工位、第二预压工位、出料工位、及空余工位依次固定分布在中间圆盘的边缘。
[004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中,通过传送装置带动多个氧传感器到达各个工位,氧传感器到达工位后,各个装置针对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被配置为将多个氧传感器传送到达相应工位;贴膜装置,被配置为吸取防水透气膜并将其贴合在位于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位置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拍摄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防水透气膜的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以检测防水透气膜的位置是否符合误差阈值要求;透气量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检测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输送气体,以检测防水透气膜的透气量;以及保护壳贴合装置,被配置为抓取保护壳并将其贴合在位于贴壳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压装置,被配置为对第一预压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防水透气膜施加第一压力,以防止防水透气膜脱离;以及第二预压装置,被配置为对第二预压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保护壳施加第二压力,以防止保护壳脱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上料工位输送氧传感器的第一送料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以推动氧传感器向第一抓取工位移动;以及第一抓取装置,被配置为抓起第一抓取工位上的氧传感器后,将其放置在上料工位上,其中: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螺旋滑道和底部旋转电机,第一抓取装置包括气缸驱动的机械手或夹持工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送料装置,其包括螺旋滑道和底部旋转电机,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以推动保护壳向第二抓取工位移动,以使:保护壳贴合装置抓起第二抓取工位上的保护壳后,将其贴合在位于贴壳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其中:保护壳贴合装置包括气缸驱动的机械手或夹持工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送料装置,其包括转盘和传送带,防水透气膜粘贴在长条形的基底上形成膜带,膜带缠绕在转盘上,随着转盘转动,膜带上的防水透气膜依次被传送带传输至吸附工位;其中:贴膜装置到达吸附工位,从基底上吸取防水透气膜后移动,将防水透气膜放置在位于贴膜工位上的氧传感器的进气口上,消除施加给防水透气膜的吸附力。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线束氧传感器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装置,被配置为将出料工位上的氧传感器进行分类输出;其中:正常情况下,出料装置将氧传感器传输至第一容器;当位置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库周超陶恒鑫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