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及流计算的用户细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255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及流计算的用户细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生成采集用户行为日志指令;S2.生成封装指令;S3.生成事件流标记指令;S4.生成数据建模指令;S5.生成模型规则应用指令;S6.生成累加指令;S7.生成构建符合计算事件指令;S8:生成实时更新用户画像指令。该方法在充分运用原有成熟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日”级别的数据运算周期提升至“分钟”级别的运算周期,从而对营销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强而有力的支撑;通过“流计算”技术特性,把集中时段的大数据量运算转换成小批量数据的离散时段或持续时段的运算方式,极大降低了IT硬件资源性能要求,真正意义上做到“提效降耗”,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及流计算的用户细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营销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运用“流计算技术”给用户打标签的用户细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以来,诞生了无数的应用软件APP,其中不乏现象级的APP,人们在线上的活动愈发活跃与频繁,可以说,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生活在线上的;在通讯、社交、购物、学习等多方面,均存在用户行为;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用户的大部分行为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而从营销技术的角度来说,描绘一个用户的“用户画像”,对于营销活动有非常大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集中于线上的用户行为为我们带来大量的价值和研究意义,形成可供分析的“行为数据”。
[0003]在现有技术中,有些采用B/S结构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例如中国专利CN106227832A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架构在企业内业务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大数据架构对电商平台用户行为进行收集,通过日志应用集群对用户行为日志数据进行清洗后,将数据放入mq消息队列中,经过流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及流计算的用户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成采集用户行为日志指令,将所述采集用户行为日志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埋设监测代码,在软件上采集用户的行为日志,形成用户行为日志数据;S2:生成封装指令,将所述封装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获取用户行为日志数据,并将用户行为日志数据封装为事件流;S3:生成事件流标记指令,将所述事件流标记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获取包含N个事件的事件流,对事件流附加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包括全局唯一的流序号和时间戳;其中,N≥1;S4:生成数据建模指令,将所述数据建模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建立条件组模型,对于满足同一个条件组模型的用户,则进行标记;所述条件组模型由N个条件模型组成,每个条件模型之间采用与、或、非的逻辑关系任意组合;每个条件模型包括行为数据和频次数据,其表达式为:行为*频次;其中,N≥1;S5:生成模型规则应用指令,将所述模型规则应用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将每个事件流进行模型规则应用,通过规则转换器将事件流转换为逻辑元;其中,每个事件流的因素转换为对应的逻辑元的计算因子,将事件流的流序号、时间戳、用户行为日志数据转换为逻辑元的用户、规则ID、匹配结果;S6:生成累加指令,将所述累加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将转换后的逻辑元数据经过累加器进行累加计算,将相同用户、规则ID、匹配结果的数据进行累加和存储,并在逻辑元上附加累加次数属性;S7:生成构建符合计算事件指令,将所述构建符合计算事件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将累加器流出的逻辑元输入至逻辑元运算器,所述逻辑元运算器加载关联逻辑元,对相同用户、规则ID进行逻辑组合运算;所述逻辑元运算器判断规则ID所需的子逻辑元是否满足模型设定的要求;若规则ID所需的所有子逻辑元均满足模型设定的要求,则逻辑元运算器构建符合计算事件,并将计算事件发送到外部设备;S8:生成实时更新用户画像指令,将所述实时更新用户画像指令发送至系统,根据该指令信息,外部设备接收到来自逻辑元运算器的计算事件,抽取用户和规则ID,并根据规则配置为目标用户打上标签,实时更新用户画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7中,所述逻辑组合运算包括与、或、非运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靖杨翌文陈志良丁敬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迅捷微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