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高博专利>正文

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55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属于服务器领域,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本服务器在运行时,通过进水管朝向双层顶板内输送冷凝水,部分冷凝水向双层顶板下方渗透,在聚水气球处聚集形成较大的水滴并下落至热浮板表面,使热浮板表面保持保持局部的温差,加快吸热,在产生大量热时,在的聚热作用下,热推升囊受热快速膨胀,从而顶起热浮板,使热浮板不断靠近双层顶板,从而缩短水滴下落的路径,使热浮板上接触到水滴的频率增大,进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随热推升囊进一步膨胀,最终热浮板与双层顶板下端部的聚水气球挤压接触,并无限靠近双层顶板,使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本服务器运行时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它客户机(如PC机、智能手机、ATM等终端甚至是火车系统等大型设备)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服务器都具备承担响应服务请求、承担服务、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电子设备,其内部的结构十分的复杂,但与普通的计算机内部结构相差不大,如:cpu、硬盘、内存,系统、系统总线等。
[0003]对于大型的服务器,其内部集成大量的电子元件,因而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产热较多,其内部的热空气受热上浮,聚集在机柜顶部内,仅仅靠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孔,难以及时排出,导致机柜内的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降低,还会造成服务器整体运行速度降低,稳定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本服务器在运行时,通过进水管朝向双层顶板内输送冷凝水,部分冷凝水向双层顶板下方渗透,在聚水气球处聚集形成较大的水滴并下落至热浮板表面,使热浮板表面保持保持局部的温差,加快吸热,在产生大量热时,在的聚热作用下,热推升囊受热快速膨胀,从而顶起热浮板,使热浮板不断靠近双层顶板,从而缩短水滴下落的路径,使热浮板上接触到水滴的频率增大,进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随热推升囊进一步膨胀,最终热浮板与双层顶板下端部的聚水气球挤压接触,使整个过程中热浮板5与双层顶板3之间呈现半接触的状态,并无限靠近双层顶板,使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本服务器运行时的稳定性。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包括服务器本体,所述服务器本体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孔,所述服务器本体顶部开凿有热转移腔,所述热转移腔上端盖设有双层顶板,所述双层顶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聚水气球,所述双层顶板为中空结构,所述双层顶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带有水泵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双层顶板内部相通,所述服务器本体背面开凿有排水斜孔,所述排水斜孔朝向热转移腔的孔口与热转移腔内底端相平齐,所述排水斜孔外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远离服务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箱,所述热转移腔内设有热浮板,所述热浮板与热转移腔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热推升囊,本服务器在运行时,通过进水管朝向双层顶板内输送冷凝水,部分冷凝水向双层顶板下方渗透,在聚水气球处聚集形成较大的水滴并下落至热浮板表面,
使热浮板表面保持保持局部的温差,加快吸热,在产生大量热时,在的聚热作用下,热推升囊受热快速膨胀,从而顶起热浮板,使热浮板不断靠近双层顶板,从而缩短水滴下落的路径,使热浮板上接触到水滴的频率增大,进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随热推升囊进一步膨胀,最终热浮板与双层顶板下端部的聚水气球挤压接触,使整个过程中热浮板5与双层顶板3之间呈现半接触的状态,并无限靠近双层顶板,使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本服务器运行时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双层顶板朝向上方的端部为实心密封结构,所述双层顶板朝向热转移腔内的端面为多孔结构,在本服务器运行产热时,可以通过进水管朝向双层顶板内输送冷凝水,使冷凝水充满双层顶板内部,进而部分冷凝水能够沿着空隙朝向双层顶板下方渗透,在聚水气球处聚集形成较大的水滴并下落至热浮板表面,使热浮板表面保持水润,便于更快的散热。
[0010]进一步的,所述聚水气球为内部填充有空气的弹性光滑球面结构,便于对双层顶板内下渗的水进行聚集,从而在该处形成水滴下落在热浮板上,从而有效提高热浮板处热量的吸收效果,进而有效避免热量在服务器本体内的聚集,从而提高本服务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且多个聚水气球的分布密集度比多个热推升囊的密集度大,使能够形成更为密集的水滴,使热浮板表面能够更加全面的接触到冷凝水,使吸热效果更好,加快散热。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热浮板外端部不与热转移腔内壁接触,且热浮板外端部与热转移腔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使在热推升囊作用下,便于热浮板能够较为自如的在热转移腔内上下移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热推升囊为密封弹性材料制成,且热推升囊内部填充有高导热气体,所述高导热气体优选氦气,在服务器本体产热较大时,热推升囊受热膨胀,顶起热浮板,使其向上运动不断靠近热推升囊,从而缩短水滴下落的路径,使热浮板上接触到水滴的频率增大,进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随热推升囊进一步膨胀,最终使热浮板与双层顶板下端部的聚水气球挤压接触,使整个过程中热浮板5与双层顶板3之间呈现半接触的状态,并无限靠近双层顶板,使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热推升囊内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柔性杆,所述半柔性杆包括与热浮板下端固定连接的聚热定杆、与热转移腔内底端固定连接的柔性聚热绳,所述聚热定杆与柔性聚热绳固定连接,半柔性杆用于快速吸热,加速热推升囊的膨胀,从而有效避免服务器本体内热量的聚集,使本服务器的稳定性更高。
[0014]进一步的,所述聚热定杆为硬质导热材料制成,使热浮板不易直接与热转移腔底部相接触,使其自身具备一定的高度,从而使热浮板需要升高的距离相对较短,使其接触到双层顶板的难度较小,有效保证散热效果,所述柔性聚热绳为柔性材料材料制成,使柔性聚热绳不易影响热推升囊在纵向的膨胀延伸。
[0015]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聚热绳下端部呈折叠状与热转移腔内底端相接触,有效增大半柔性杆与热转移腔内底端的接触面积,使聚热效果更好,有效保证热推升囊的快速膨胀,且柔性聚热绳长度不低于热转移腔纵向的深度,使在热浮板上升与双层顶板接触时,柔性聚热绳下端部仍然能够处于折叠状态,从而有效保证半柔性杆的聚热性,从而有效加快散热。
[0016]进一步的,所述热浮板内开凿有多个均匀年分布的异形聚水孔,且多个异形聚水
孔与热推升囊不在同一纵向截面上,使异形聚水孔不易影响热推升囊的密封性。
[0017]进一步的,所述异形聚水孔的上下两个孔口内径小,中间内径大,且中间内径为孔口内径的3

4倍,有效延长滴落的水滴在异形聚水孔中部的停留时间,从而使热浮板吸热更快,使其散热效果更好。
[0018]3.有益效果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本方案的本服务器在运行时,通过进水管朝向双层顶板内输送冷凝水,部分冷凝水向双层顶板下方渗透,在聚水气球处聚集形成较大的水滴并下落至热浮板表面,使热浮板表面保持保持局部的温差,加快吸热,在产生大量热时,在的聚热作用下,热推升囊受热快速膨胀,从而顶起热浮板,使热浮板不断靠近双层顶板,从而缩短水滴下落的路径,使热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包括服务器本体(1),所述服务器本体(1)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本体(1)顶部开凿有热转移腔(31),所述热转移腔(31)上端盖设有双层顶板(3),所述双层顶板(3)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聚水气球(7),所述双层顶板(3)为中空结构,所述双层顶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带有水泵的进水管(41),所述进水管(41)与双层顶板(3)内部相通,所述服务器本体(1)背面开凿有排水斜孔(43),所述排水斜孔(43)朝向热转移腔(31)的孔口与热转移腔(31)内底端相平齐,所述排水斜孔(43)外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42),所述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远离服务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箱,所述热转移腔(31)内设有热浮板(5),所述热浮板(5)与热转移腔(31)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热推升囊(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顶板(3)朝向上方的端部为实心密封结构,所述双层顶板(3)朝向热转移腔(31)内的端面为多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气球(7)为内部填充有空气的弹性光滑球面结构,且多个聚水气球(7)的分布密集度比多个热推升囊(6)的密集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接触式高稳定型大数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浮板(5)外端部不与热转移腔(31)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高博
申请(专利权)人:曹高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