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5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信号提取器,所述第一信号提取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供电端口,所述第一信号提取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输入端接入信号源,所述公共端口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交流耦合电容,所述交流耦合电容输出端电性连接有T型匹配网络,所述T型匹配网络输出端电性连接有BPF2滤波器,所述BPF2滤波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f3通带输出端口,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有益效果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多工器频率相对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以及插入损耗大,通道频率覆盖性有限,和调试时间长,需要通过人工调节滤波器的问题。需要通过人工调节滤波器的问题。需要通过人工调节滤波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接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多信号频带的技术主要有多工器以及双工器,多工器采用的是多通道带滤波器与分支接头组成,有多个发端口、收端口和一个天线接口,它使各个收发信道同时共用一个天线口,采用的实现形式大部分为腔体或是介质的形式,实现的模式为双收双发的多工器。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多工器主要采用腔体或是介质形式,使用这种结构的实现存在五个问题,第一是尺寸大,由于采用的实现方式为腔体结构或者介质形式,导致产品的尺寸偏大;第二是频率相对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多工器中多通道滤波器采用的是腔体结构或者介质,工作频率只与结构尺寸、谐振腔相关,使得工作频率无法灵活调整,遇到频率出现变更的时候,需重新设计;第三是调试时间长,生产周期长,每个设计仿真的双工器都需要通过人工调谐滤波器,先把每个通道的滤波器调试好,再调节分支接头,调试滤波器的过程比较依赖经验;第四是重复性不好,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由于腔体每个通道的滤波器都需要人工调试,且调试出来的指标都会存在重复性不好的问题;第五是插入损耗大,通道频率覆盖性有限,传统的多工器采用的实现形式决定多工器的插损大,同时受限于尺寸,无法实现宽频段设计。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通过T型匹配网络使得本电路可以有效的实现单端口到多端口的信号转换,通过调试合适的匹配网络,从而达到一个比较良好的指标,以及在能够保证BPF1滤波器、BPF2滤波器、BPF3滤波器、f1通带输出端口、f2通带输入端口和f3通带输出端口达到良好的指标的前提下,能拥有满足低插损、小尺寸、容差大、频率覆盖性广、一致性好的优点,另外在电路频率调整时,可以通过更换BPF1滤波器、BPF2滤波器和BPF3滤波器,以及调整T型匹配网络,提高整个单端口转多端口的灵活性,极大的简化电路设计,以解决传统的多工器频率相对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以及插入损耗大,通道频率覆盖性有限,和调试时间长,需要通过人工调节滤波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包括第一信号提取器,所述第一信号提取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供电端口,所述第一信号提取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输入端接入信号源,所述公共端口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交流耦合电容,所述交流耦合电容输出端电性连接有T型匹配网络,所述T型匹配网络输出端电性连接有BPF2滤波器,所述BPF2滤波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f3
通带输出端口。
[0007]优选的,所述交流耦合电容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信号提取器,所述第二信号提取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BPF1滤波器,所述BPF1滤波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f1通带输出端口。
[0008]优选的,所述T型匹配网络输入端电性连接有BPF3滤波器,所述BPF3滤波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有f2通带输入端口。
[0009]优选的,所述BPF1滤波器、BPF2滤波器和BPF3滤波器均采用LTCC或LC小封装通用滤波器。
[0010]优选的,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带宽设置为f1
±
5M,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插损设置为1.7dB,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驻波比设置为1.3,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隔离度设置为40dB(min)@f1

f2或30dB(min)@f1

f3。
[0011]优选的,所述f2通带输入端口的带宽设置为f1
±
52M,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插损设置为3.1dB,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驻波比设置为1.2,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隔离度设置为63dB(min)@f2

f1或71dB(min)@f2

f3。
[0012]优选的,所述f3通带输出端口的带宽设置为f1
±
50M,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插损设置为2.1dB,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驻波比设置为1.9,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的隔离度设置为53dB(min)@f3

f2或67dB(min)@f3

f1。
[0013]优选的,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f2通带输入端口和f3通带输出端口大小均设置为12mmx12mm。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T型匹配网络使得本电路可以有效的实现单端口到多端口的信号转换,通过调试合适的匹配网络,从而达到一个比较良好的指标,以及在能够保证BPF1滤波器、BPF2滤波器、BPF3滤波器、f1通带输出端口、f2通带输入端口和f3通带输出端口达到良好的指标的前提下,能拥有满足低插损、小尺寸、容差大、频率覆盖性广、一致性好的优点,另外在电路频率调整时,可以通过更换BPF1滤波器、BPF2滤波器和BPF3滤波器,以及调整T型匹配网络,提高整个单端口转多端口的灵活性,极大的简化电路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多工器频率相对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以及插入损耗大,通道频率覆盖性有限,和调试时间长,需要通过人工调节滤波器的问题。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BPF1滤波器、BPF2滤波器和BPF3滤波器均采用小封装通用滤波器能有效的节省多工器的内部空间,从而减小多工器的尺寸大小,以及将f1通带输出端口、f2通带输入端口和f3通带输出端口大小均设置为12mmx12mm,能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多工器采用的实现方式为腔体结构或者介质形式,导致产品的尺寸偏大的问题。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BPF1滤波器、BPF2滤波器和BPF3滤波器均采用小封装通用滤波器的设置能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多工器中多通道滤波器采用的是腔体结构或者介质,工作频率只与结构尺寸、谐振腔相关,使得工作频率无法灵活调整,遇到频率出现变更的时候,需重新设计的问题,以及由于每个设计仿真的双工器都需要通过人工调谐滤波器,先把每个通道的滤波器调试好,再调节分支接头,调试滤波器的过程比较依赖经验,通过采用小封装通用滤波器的设置能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多工器调试时间长,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同时由于腔体每个通道的滤波器都需要人工调试,且调试出来的指标都会存在重复性不好的问题,通过采用小封装通用滤波器的设置能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多工器重复性不好,不适合大批量生
产的问题。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T型匹配网络将f2频率信号以及f3频率信号进行分离,将f2频率信号以及f3频率信号分离至f2通带输入端口及f3通带输入端口,从而完成单端口到多端口的转换,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多工器采用的实现形式决定多工器的插损大,同时受限于尺寸,无法实现宽频段设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包括第一信号提取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提取器(1)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供电端口(2),所述第一信号提取器(1)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公共端口(3),所述公共端口(3)输入端接入信号源(4),所述公共端口(3)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交流耦合电容(5),所述交流耦合电容(5)输出端电性连接有T型匹配网络(6),所述T型匹配网络(6)输出端电性连接有BPF2滤波器(7),所述BPF2滤波器(7)输出端电性连接有f3通带输出端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耦合电容(5)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信号提取器(9),所述第二信号提取器(9)输出端电性连接有BPF1滤波器(10),所述BPF1滤波器(10)输出端电性连接有f1通带输出端口(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匹配网络(6)输入端电性连接有BPF3滤波器(12),所述BPF3滤波器(12)输入端电性连接有f2通带输入端口(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PF1滤波器(10)、BPF2滤波器(7)和BPF3滤波器(12)均采用LTCC或LC小封装通用滤波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尺寸、低损耗多信号频带工作的转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1通带输出端口(11)的带宽设置为f1
±
5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刚赵海军何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