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耀绵专利>正文

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252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紫外线对含有维生素C溶液进行一定时间的持续照射,根据维生素C的光谱吸收峰,调节紫外线C波的特定波长,维生素C吸收后,其微观形态中原子外电子发生跃迁至不稳定的高能量轨道,在一定时间后又返回至原能量轨道,在这一阶段,释放出其吸收的特定能量的光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维生素C溶液的特殊处理后得到的产物能够释放紫外线C波光子,在医疗领域能够起到突破性的效果。在医疗领域能够起到突破性的效果。在医疗领域能够起到突破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紫外线
,特别涉及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紫外线光量子血液疗法(UBIO疗法),即将血液从体内抽出,经过紫外线定时定量照射,再将血液回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在上世纪20年代起源于欧美国家,经过80多年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已在国外广泛运用,在我国也已经运用超过30年。如CN92226208.X,介绍了一种利用紫外灯对离体血液进行照射的装置。
[0003]但是该疗法自问世以来一直有争议,特别是由于血液抽出体外,再回输人体,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后又诞生紫外线体内疗法,如CN109414591A,介绍了一种体内紫外线疗法,是将紫外线发光装置通过递送管、内窥镜等传递物送入人体内,但是这种方法,紫外线直接在人体内发光照射,对人身体有极大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并提供一种紫外线C波治疗仪。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
[0006]步骤1:启动紫外线发生装置,对溶液管道进行照射,所述溶液管道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
[0007]步骤2:向溶液管道的入口中通入溶液I,所述溶液I中含有维生素C;
[0008]步骤3:保持紫外线发生器持续照射,保持溶液I持续从溶液管道入口流入,保持经照射后的溶液I从溶液管道出口流出,持续时间为1
>‑
2小时。
[0009]上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所述紫外线发生模块发生紫外线C波,波长在100nm

280nm之间。
[0010]前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所述紫外线发生模块发生紫外线C波,波长为245nm。
[0011]前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所述溶液Ⅰ的基础是生理盐水或0.9%的葡萄糖溶液或两者的混合物。
[0012]前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所述溶液I流入、流出溶液管道中的流量为1

5ml/分钟。
[0013]前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步骤3 中,所述溶液I在开始流入溶液管道入口持续0.5小时后,溶液I 流入流量降低20%

50%。
[0014]前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所述紫外线发生装置位于所述溶液管道内部,所述紫外线发生装置外围采用石英玻璃管。
[0015]前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所述紫外线发生模块发生
紫外线的强度为紫外线指数3

11。
[0016]前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中,所述溶液I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6

18g/L。
[0017]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配套设备,包括由围板围设出的箱式装置,所述箱式装置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箱盖,紫外线发生装置安装在箱式装置内,在箱盖与紫外线发生装置之间设置有玻璃管,玻璃管固定于围板上,且玻璃管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均露出于围板外。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开创性地通过对含有维生素C的溶液进行紫外线光照作用后,其溶液本身具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将其用于特殊位置的杀菌,具有很高的医疗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1]实施例:包括一个设备,参照图1所示:包括由围板2围设出的箱式装置,所述箱式装置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箱盖1,箱盖1设置成可拆卸式
[0022]紫外线发生装置21安装在箱式装置内,在箱盖1与紫外线发生装置21之间设置有石英玻璃管3,石英玻璃管3固定于围板2上,且石英玻璃管3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均露出于围板2外。
[0023]本设备用于对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0024]步骤1:启动紫外线发生装置,对石英玻璃管进行照射;紫外线发生装置发出紫外线C波,波长在100

280nm之间,紫外线发生模块发生紫外线的强度为紫外线指数3

11。
[0025]步骤2:向石英玻璃管的入口中通入溶液I,溶液Ⅰ的基础是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溶液I中含有维生素C;
[0026]步骤3:保持紫外线发生器持续照射,保持溶液I持续从溶液管道入口流入,保持经照射后的溶液I从溶液管道出口流出,持续时间为1

2小时,溶液I流入、流出溶液管道中的流量为1

5ml/分钟;
[0027]并且溶液I在开始流入溶液管道入口持续0.5小时后,溶液I 流入流量降低20%

50%。
[0028]以如上实施例的实施为基础,其对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维生素C和紫外线C波的特异性反应,将光量子带入特定位置产生作用。
[0029]维生素C的分子:
[0030][0031]其中C2和C3原子连接的官能团羟基不稳定,电子较为活跃,在吸收过紫外线照射以及磁场的作用下,电子发生跃迁;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则,当光子的能量刚好等于此处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而跃迁之后,电子不稳定,在不太长的某一时间会从高能级轨道返回低能级轨道,释放出光子。
[00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有三种电子会发生跃迁,σ电子、π电子、n电子,与此对应有三种电子轨道,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反键轨道。其中成键轨道能态最低,非键轨道次之,反键轨道最高。
[0033]维生素C中的C2上的羟基所带的活跃电子一开始在成键轨道上,接受光子后,会跃迁至非键轨道或反键轨道,根据E=hc/λ,可得能使电子在跃迁的光量子波长为245nm。也就是说,氢原子吸收245nm 波长的光子后会使其电子发生跃迁,能态升高,而当电子跃迁回低能态轨道时,其释放的光量子的波长仍然为245nm。
[0034]根据紫外线分段,紫外线C波属于紫外线短波段,其波长为100~280nm,因此245nm的光就处于这个波段上。而紫外线C波段的特点,就是穿透性较弱,杀菌能力极强。
[0035]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完美条件下(实验室中提供的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中,得出上述的245nm;
[0036]而通过样本更多的实验进行,得出以下结论:维生素C溶液的特征波长(即使其原子跃迁的波长)为一区间,酸性越大,波长越短;碱性越大,波长越长;而这一区间也符合紫外线C波的波长区间,即 100

280nm。
[0037]经过紫外线照射处理之后的维C溶液,能够释放与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启动紫外线发生装置,对溶液管道进行照射,所述溶液管道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步骤2:向溶液管道的入口中通入溶液I,所述溶液I中含有维生素C;步骤3:保持紫外线发生器持续照射,保持溶液I持续从溶液管道入口流入,保持经照射后的溶液I从溶液管道出口流出,持续时间为1

2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发生模块发生紫外线C波,波长在100nm

280n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发生模块发生紫外线C波,波长为245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Ⅰ的基础是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或两者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紫外线C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I流入、流出溶液管道中的流量为1

5ml/分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有维生素C溶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绵
申请(专利权)人:张耀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