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242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变倍光学系统,该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且满足预定的条件式,从而能够实现小型且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正。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使用于镜头可换式相机等的变倍光学系统中,实现了小型化和光学性能的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期望进一步的小型化和光学性能的提高。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847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第一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
[0007]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
[0008]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0009]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
[0010]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11](1)1.00<(

f1)/f2<3.00
[0012]其中,
[0013]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0014]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0015]另外,第二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其中,
[0016]所述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
[0017]构成为,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
[0018]构成为,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
[0019]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20](1)1.00<(

f1)/f2<3.00
[0021]其中,
[0022]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0023]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附图说明
[0024]图1A、图1B以及图1C分别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5]图2A和图2B分别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和远焦端状态下的无
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0026]图3A和图3B分别是第1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和远焦端状态下的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0027]图4A、图4B以及图4C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以及远焦端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8]图5A和图5B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和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0029]图6A和图6B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和远焦端状态下的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0030]图7是示出具备变倍光学系统的相机的结构的图。
[0031]图8是示出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33]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0034](1)1.00<(

f1)/f2<3.00
[0035]其中,
[0036]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0037]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0038]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根据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实现变倍,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
[0039]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根据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能够确保充分的变倍比。
[0040]条件式(1)是用于对第1透镜组的焦距与第2透镜组的焦距的比规定适当范围的条件式。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从而能够抑制球面像差或彗差等各像差,且确保充分的变倍比。
[0041]当脱离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的条件式(1)的范围时,由于第1透镜组的焦距与第2透镜组的焦距的关系变得不适当,因此难以抑制球面像差和彗差的产生。
[0042]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的上限值设定为2.9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2.80、2.70、2.60、2.50、2.40、2.30、2.20、2.10、2.08,进一步为2.05。
[0043]另一方面,通过将条件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1.1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1.20、1.30、1.40、1.50、1.60、1.70,进一步为1.71。
[0044]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良好地对以球面像差和彗差
为首的各像差进行校正。
[0045]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分别具备一个以上的凸形状的空气透镜。
[0046]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根据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实现变倍,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
[004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中,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分别具备一个以上的凸形状的空气透镜。根据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且得到良好的光学性能。
[0048]另外,空气透镜是指由相邻的透镜与透镜之间的空气部分形成的透镜。
[0049]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0050](2)2.50<(

f1)/fw<3.50
[0051]其中,
[0052]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0053]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
[0054]条件式(2)是用于对第1透镜组的焦距与广角端状态下的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规定适当范围的条件式。本实施方式的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2),从而能够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中,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0<(

f1)/f2<3.00其中,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2.一种变倍光学系统,其中,从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及第3透镜组,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化,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分别具备一个以上的凸形状的空气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50<(

f1)/fw<3.50其中,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fw:广角端状态下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FNо<1.45其中,FNо: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F值。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2透镜组在最靠物体侧具备第1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0<f21/f2<4.50其中,f21:所述第1正透镜的焦距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2透镜组从最靠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正透镜和第2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0<f22/f2<3.50其中,f22:所述第2正透镜的焦距
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2透镜组从最靠物体侧依次具备第1正透镜和第2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50<f2F/f2<2.00其中,f2F:所述第1正透镜与所述第2正透镜的合成焦距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2透镜组具备由从物体侧依次连续地配置的第a正透镜、第a负透镜、第b负透镜及第b正透镜构成的部分透镜组,由所述第a负透镜与所述第b负透镜的彼此相对的面形成的空气透镜具有双凸形状,在所述部分透镜组的物体侧具备至少一个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50<f2A/f2<2.00其中,f2A:配置于所述部分透镜组的物体侧的全部所述正透镜的合成焦距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1透镜组在最靠像面侧具备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0<f1R/(

f1)<6.00其中,f1R:所述第1透镜组的配置于最靠像面侧的正透镜的焦距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0<r3R/Bf3w<4.30其中,r3R:所述第3透镜组的配置于最靠像面侧的透镜的像面侧透镜面的曲率半径Bf3w:广角端状态下的从所述第3透镜组的配置于最靠像面侧的透镜的像面侧透镜面到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空气换算距离。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50<r2R/Bf2w<2.20其中,r2R:所述第2透镜组的配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野谷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