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2289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包括:工作活塞、大垫块、小垫块、顶锤、半环形垫片以及四个调节螺栓。工作活塞的端面与大垫块的下端部相连接;大垫块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加工平面;半环形垫片有两个,各设有两个平面段。小垫块置于顶锤后部的空腔内;顶锤套于在大垫块的上端部,四个调节螺栓分别与大垫块上四个加工平面相对应,通过四个调节螺栓调节顶锤的位置。将调节螺栓与半环形垫片及大垫块的接触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固定的可靠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固定的可靠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固定的可靠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超硬材料合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超硬材料行业,六面顶压机顶锤与活塞的连接是这样:大垫块固定不动安装在活塞上,顶锤通过四个调节螺栓固定在大垫块圆柱形的一端。通过前后、左右两对调节螺栓的旋进旋出实现顶锤的前后、左右位置的调校。通过略微松开两对调节螺栓,旋转顶锤,实现顶锤圆周位置调校。但是调节螺栓端部平面和大垫块圆周面的接触是线接触,靠摩擦力固定顶锤的效果很差,尤其是无法有效限制顶锤的圆周转动。在合成压机反复工作的过程中,顶锤因机械振动、重力和液压推力的作用下会出现频繁的的旋转和歪斜。
[0003]顶锤的旋转和歪斜是超硬材料合成过程中“放炮”和“酥锤”事故的主要原因,给工厂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为了防止顶锤旋转和歪斜带来的后果,目前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平均每8个小时检查一次六个顶锤位置精度,每24小时调校紧固六个顶锤一次。这给工厂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顶锤调校及固定装置,充分兼顾调校的灵活性和固定的可靠性。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包括:工作活塞、大垫块、小垫块、顶锤、半环形垫片以及四个调节螺栓。
[0007]所述工作活塞的端面与大垫块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大垫块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加工平面;所述半环形垫片有两个,各设有两个平面段,用于包围大垫块上端部一周。
[0008]所述小垫块置于所述顶锤后部的空腔内;所述顶锤套于在大垫块的上端部,四个所述调节螺栓分别与所述大垫块上四个加工平面相对应,通过四个调节螺栓调节顶锤的位置。
[0009]所述大垫块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上基准孔和上定位孔,所述工作活塞的端部沿圆周方向设有下基准孔和下定位孔,所述工作活塞与大垫块通过安装螺栓、定位螺栓进行连接和定位,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上基准孔、下基准孔相配合,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上定位孔、下定位孔相配合。
[0010]所述下基准孔和下定位孔均为螺纹孔。
[0011]所述大垫块上的上基准孔数量为4个,形状为腰形孔;所述上定位孔的数量为12个,形状为圆形孔;12个上定位孔以一上基准孔为基准,顺时针方向布置6个,逆时针方向布置6个。
[0012]所述大垫块顺时针方向6个上定位孔与上基准孔依次相差22.5
°
、45
°
、67.5
°
、112.5
°
、135
°
、157.5;所述大垫块逆时针方向6个上定位孔与上基准孔依次相差22.5
°
、45
°
、67.5
°
、112.5
°
、135
°
、157.5
°

[0013]所述工作活塞上的下基准孔个数为4个,定位螺纹孔为12个;12个下定位孔以一下基准孔为基准,顺时针方向布置6个,逆时针方向布置6个。
[0014]所述工作活塞上顺时针方向6个定位螺纹孔与基准孔分别相差23
°
、46
°
、69
°
、114.5
°
、137.5
°
、160.5
°
;逆时针方向6个定位孔与基准孔相差22.5
°
、45.5
°
、68.5
°
、114
°
、137
°
、160
°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将顶锤圆周位置的调校固定和前后左右位置的调校固定分离开,在两个结构上独立进行,解决了调校灵活性和固定可靠性的矛盾。将调节螺栓与半环形垫片及大垫块的接触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固定的可靠性有了极大的提高。用定位螺栓调校固定顶锤圆周位置的方法,确保了顶锤调校的灵活性和固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实施例安装后的状态图;
[0018]图3是大垫块与工作活塞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六面顶压机顶锤1调校固定装置,包括:工作活塞5、大垫块4、小垫块2、顶锤1、半环形垫片3以及四个调节螺栓6。
[0021]所述工作活塞5的端面与大垫块4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大垫块4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加工平面;所述半环形垫片3有两个,各设有两个平面段,用于包围大垫块4上端部一周。
[0022]所述小垫块2置于所述顶锤1后部的空腔内;所述顶锤1套于在大垫块4的上端部,四个所述调节螺栓6分别与所述大垫块4上四个加工平面相对应,通过四个调节螺栓6调节顶锤1的位置。
[0023]所述大垫块4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上基准孔9和上定位孔11,所述工作活塞5的端部沿圆周方向设有下基准孔10和下定位孔12,所述工作活塞5与大垫块4通过安装螺栓8、定位螺栓7进行连接和定位,所述安装螺栓8与所述上基准孔9、下基准孔10相配合,所述定位螺栓7与所述上定位孔11、下定位孔12相配合。
[0024]所述下基准孔10和下定位孔12均为螺纹孔。
[0025]所述大垫块4上的上基准孔9数量为4个,形状为腰形孔;所述上定位孔11的数量为12个,形状为圆形孔;12个上定位孔11以一上基准孔9为基准,顺时针方向布置6个,逆时针方向布置6个。
[0026]所述大垫块4顺时针方向6个上定位孔11与上基准孔9依次相差22.5
°
、45
°
、67.5
°

112.5
°
、135
°
、157.5;所述大垫块4逆时针方向6个上定位孔11与上基准孔9依次相差22.5
°
、45
°
、67.5
°
、112.5
°
、135
°
、157.5
°

[0027]所述工作活塞5上的下基准孔10个数为4个,定位螺纹孔为12个;12个下定位孔12以一下基准孔10为基准,顺时针方向布置6个,逆时针方向布置6个。
[0028]所述工作活塞5上顺时针方向6个定位螺纹孔与基准孔分别相差23
°
、46
°
、69
°
、114.5
°
、137.5
°
、160.5
°
;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活塞、大垫块、小垫块、顶锤、半环形垫片以及四个调节螺栓;所述工作活塞的端面与大垫块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大垫块的上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加工平面;所述半环形垫片有两个,各设有两个平面段,用于包围大垫块上端部一周;所述小垫块置于所述顶锤后部的空腔内;所述顶锤套于在大垫块的上端部,四个所述调节螺栓分别与所述大垫块上四个加工平面相对应,通过四个调节螺栓调节顶锤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垫块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上基准孔和上定位孔,所述工作活塞的端部沿圆周方向设有下基准孔和下定位孔,所述工作活塞与大垫块通过安装螺栓、定位螺栓进行连接和定位,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上基准孔、下基准孔相配合,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上定位孔、下定位孔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准孔和下定位孔均为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垫块上的上基准孔数量为4个,形状为腰形孔;所述上定位孔的数量为12个,形状为圆形孔;12个上定位孔以一上基准孔为基准,顺时针方向布置6个,逆时针方向布置6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六面顶压机顶锤调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垫块顺时针方向6个上定位孔与上基准孔依次相差22.5
°
、4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满政张延召丁建李乔王育松马鹏飞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